新聞標題【民報】​珍貴台灣民主史料公開 看日治時期留日青年怎麼替台灣爭自由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珍貴台灣民主史料公開 看日治時期留日青年怎麼替台灣爭自由

清大將於14日舉辦葉榮鐘典藏文物展

 2016-11-10 16:30
珍貴的林獻堂手稿。圖/清大提供
珍貴的林獻堂手稿。圖/清大提供

清華大學圖書館將在11月14日舉辦「葉榮鐘的台灣史/傳書寫:林獻堂、梁​啟超」座談會暨文獻史料展,展出林獻堂私人秘書葉榮鐘收藏的24件珍貴文物,包括林獻堂的手稿、詩詞、書信等,其中還有日治時期東京台灣留學生為爭取自由平等,首先發刊的《臺灣青年》都將一同亮相。

清大表示,活動將邀請多位學者專家與會座談,以葉榮鐘筆下的林獻堂為主軸,探討林獻堂與梁啟超的相識對臺灣民族運動的影響,重現林獻堂這位「阿罩霧」名士,為向日人爭取台人自主與權利而努力奔走的一生。

林獻堂與梁啟超相識 對台灣民族運動路線產生影響   

清大表示,林獻堂是台灣民主運動先驅,1907年首次前往日本旅遊,在奈良旅館巧遇因戊戌變法失敗避難的梁啟超,兩人透過翻譯與筆談互動,雙方不僅相談甚歡,梁啟超的一席話更成為林獻堂日後採取溫和的民族主義運動立場的關鍵因素。

葉榮鐘是台灣文化界耆老,長年擔任林獻堂的私人秘書與日文翻譯,著有《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灣人物群像》等系列重要著作。

舉凡林獻堂所參與的重大文化事件,葉榮鐘幾乎無役不與,他的一生跨越日治時代中晚期、台灣光復與七十年代本土運動三個關鍵年代,不僅是重要的政治、文化及社會運動家,也是著名的新文學作家及漢詩人。

葉榮鐘的子女感念父親生前熱愛文化與對台灣濃厚的使命感,2003年、2014年將他珍藏的大量書籍及手稿、史料、日記、信札、詩稿與剪報,無條件捐贈清大圖書館典藏,以妥善保存這批珍貴史料,並鼓勵更多人士投入研究。

 
已故的台灣文化界耆老葉榮鐘。圖/清大提供

策展人邱淑芬指出,葉榮鐘家族自2003年陸續捐贈近萬筆葉榮鐘的文物,包含珍貴的手札、手稿、書畫等給清華圖書館。館方完成部分捐贈資料的數位化工作,並架設「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網站(連結網址:http://archives.lib.nthu.edu.tw/jcyeh/),成為台灣史研究、教學與國際交流之學術平台。

葉榮鐘在《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描述,27歲的林獻堂和梁啟超兩人在日本相談時,提出台灣同胞如何在日本統治下爭取自由的問題,梁氏回應說:「中國在今後30年,斷無能力幫助臺人爭取自由。故臺灣同胞,切勿輕舉妄動,而供無謂之犠牲。最好倣效愛爾蘭人對付英本國之手段,厚結日本中央政界之顯要,以牽制臺灣總督府之政治,使其不敢過份壓迫臺人。」這一席話讓林獻堂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葉榮鐘在相關著作中分析,林獻堂成長於望族,養成仕紳氣質,不具備革命家強硬的性格,他的地位和聲望使行動受到一定限制;再者,有鑑於慘痛的歷史教訓和日本當局的高壓統治,也讓林獻堂不得不更加謹慎。因此,在梁啟超的指引下,採取溫和路線從事民族運動,是林獻堂覺得唯一可行的方式。此外,梁啟超也在思想、學問及文學方面對林獻堂與其家族晚輩影響甚深。

梁啟超來台兩周 在臺北東薈芳酒樓發表詩4首紓志

葉榮鐘的相關著作中評論,1911年林獻堂邀請梁啟超來台遊歷,期間雖僅2周左右,但對當時的知識份子,尤其是詩人遺老的影響卻很大。梁啟超深知當時臺人的處境,但無法明說,於是採取「以詩代言」的婉轉方式表達他哀憤的心情。

根據史料,梁啟超在臺北東薈芳酒樓發表4首七言律詩,其中「萬死一詢諸父老,豈緣漢節始沾衣」、「破碎山河誰料得、艱難兄弟自相親」,一語道破臺人的心情與困境,對臺灣父老們的民族意識起了發酵作用,且梁啟超深厚的學術涵養也刺激了台灣青年的求知欲,引發他們對新思想、新學問的熱烈追求。

「葉榮鐘的台灣史/傳書寫:林獻堂、梁​啟超」座談會訂於11月14日下午1點30分於清大總圖書館一樓清沙龍舉行,邀請與會座談人士包括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徐秀慧與葉榮鐘次子、作家葉蔚南擔任主持人。

預計由清大中文系教授楊儒賓主講「銜接的一代:葉榮鐘、林獻堂與梁啟超」,台灣文學館館長廖振富主講「葉榮鐘書寫林獻堂的歷史意義」,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潘朝楊教授主講「葉榮鐘先生的儒學兩行一致的承繼與照面-對臺灣史的意義」,清大中文系退休教授、人間出版社發行人呂正惠主講「葉榮鐘的人格特質-從他與林獻堂和矢內原忠雄的交往談起」。報名網址:

https://ridge.lib.nthu.edu.tw/lib_action/public/libtour.php?with=single&class=45

另外,「葉榮鐘的台灣史/傳書寫:林獻堂、梁​啟超」文獻史料展自11月14日至21日在清大總圖書館一樓閱報區,11月24日至12月2日於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圖書分館展出。


日治時期最早的出現的台灣民主思想刊物《台灣青年》。圖/清大提供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