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疫情下盛開的冬日花朵(八)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疫情下盛開的冬日花朵(八)

—評「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

 2022-02-28 11:30
葉子啓的創作《歡迎翻閱行為藝術》,沒有任何路人向她詢問藝術或書籍的相關問題,終究是抵擋不住資本主義的運作,以失敗收場!圖/陳金萬拍攝
葉子啓的創作《歡迎翻閱行為藝術》,沒有任何路人向她詢問藝術或書籍的相關問題,終究是抵擋不住資本主義的運作,以失敗收場!圖/陳金萬拍攝

連續兩天的行為藝術展演為何看不累?為何很療癒?這是一個蠻奇特的觀展經驗,與長時間待在美術館裡面看雙年展的經驗很不一樣。我想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是行為藝術的美學特質,第二個是淨土藝術節選擇的展演場域。第三個是偶發藝術給觀眾帶來新的啟發。這三個原因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綜合效果,讓長期觀賞的民眾不會感覺疲倦,還會感覺精神奕奕,特別振奮。

行為藝術挑戰觀眾的思考慣性和文化邏輯

首先行為藝術經常挑戰觀眾的思考慣性和文化邏輯,觀眾必須保持一種專著力,才能夠理解和欣賞藝術家的創作。然而,這種專著力並不是藉由觀眾自我要求或勉強所產生的,而是因為藝術家的創作引發觀者的好奇心所產生的。這是由外而內所產生的專著力;換句話說,有一股外在的力量在吸引觀眾,所以觀眾不會感覺疲乏。當然,作品能不能產生足夠的吸引力,這件事情也考驗藝術家的功力,這是相對應的問題。

當觀眾專著在行為藝術上,所接收到的感官刺激和觀感刺激,將啟發觀眾新的感知能力,而重新達到一種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狀態。過程中由於大腦的特殊運作,像是在作大腦體操一樣,會觸發腦內啡的分泌,而讓人感到身心舒暢、輕鬆愉快,這是行為藝術為何看不累的第一個原因。並且在行為藝術節中一件作品的時間大多不超過20分鐘,觀眾也可以自由走動、不必固定在一個位置上,所以容易保持專注也不會造成負擔。


陳俊宇準備創作《D-O-G-S》(三-條-狗-狗)。圖/陳金萬拍攝

游擊式或移動式的展演策略

第二個原因是「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採取游擊式或移動式的展演策略。他們所選擇的展演場域跟美術館慣常使用的室內外空間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在新北市福和橋下空間、跳蚤市場,台北市寶藏巖藝術村的步道平臺、籃球場、公園草地和小溪,還是新北市烏來區的老街、攬勝橋、出版社樓上的天臺、紅河谷大橋和橋下的溪谷等等,這些異質性的展演空間都在刺激和挑戰藝術家的想像力,思索藝術創作與日常生活之間種種的問題,作出來的作品當然就很不一樣。

同時在這樣真實的生活場景裡面,行為藝術所帶來的超現實感受,更是大大的衝擊在場的觀眾。這種類似「環境劇場」的美學效果是白盒子與黑盒子再怎麼努力,也難以企及的目標;何況還有隨時加入的一般民眾,所帶來不可預料的變化。這些明示或暗喻、預設或偶發的訊息,可能輕易打開觀者原來封閉的心靈。加上徜徉在烏來這樣美麗的山水景致之中,觀者能夠一邊欣賞行為藝術,一邊呼吸新鮮空氣,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偶發藝術讓得失心得到疏解

第三具有實驗性質的創作本來就有承擔失敗的風險,創作失敗了下次改進就好,不是什麼大問題。這裡所要強調的是,這種突發狀態的「不確定性」也是行為藝術精彩、動人的地方。譬如,宇中怡在創作《微型山水》的時候,嘗試以樹脂將拆散的石片或石塊重新黏貼起來,重新建構一個小型的山水景觀。黏好的石堆突然倒塌並不在她原來的預料之中;但是,她馬上決定「到此為止」,就讓這個自然發生的「殘局」交由觀眾去定義或附與它新的意義。


宇中怡試圖將石塊組合成一座假山。圖/陳金萬拍攝

筆者的體會是坦然接受和面對這個「殘局」,其實比她牢牢地將一座假山組合起來,要好太多了。因為這個假山就是人工化和虛假的象徵,假山的失敗是地心引力的勝利,也是大自然的勝利,人是無法逆天而行的。有趣的是藝術的「破壞力」往往比「建設力」更能夠帶給觀眾更多的省思,這是我喜歡這個崩塌的主要原因。至於觀眾會產生什麼樣的聯想則因人而異,每個人都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去尋找或附與作品新的意義。

葉子啓作品《歡迎翻閱行為藝術》的結果同樣以失敗收場。她不但沒有遇見任何路人向她詢問藝術或書籍的相關問題,而周遭聚集和翻閱書籍的人也都是參加藝術節的人,最後她還被店家老闆趕走。但是,她成功地揭露了藝術創作與資本主義運作邏輯之間的矛盾,這就是她的勝利。貝嶺創作《圖展說》,當天如果沒有遇見「正義姐」,也有可能以失敗收場,至少結果不會這麼順利。


貝嶺和「正義姐」的相遇。圖/陳金萬拍攝

這一切都是偶然發生的,不是創作者可以完全控制的。靠的是三分運氣和七分準備。成敗問題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所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通常無法完全二分。以上三個例子,都有助於得失心太重的人,重新把心門打開。正如李敏如引用金剛經,在她創作使用的橡皮圈上所寫的句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意是「不要執著於私慾,善心就能自然生長」。


陳奕如拿起擴音器開始呼籲,大家關心兒童權益。圖/陳金萬拍攝

文明病就要用文明的方法療癒

基本上,行為藝術以身體作為創作的核心,比較沒有「文字障」的問題。有些當代藝術的文件展要看之前就需要先作功課,看完之後還要查資料;然後,有問題的地方再看個幾遍才能看懂。行為藝術大部分是屬於比較直觀的作品,如果沒有牽涉到語言文化差異的問題,就不必大費周章地研讀資料。有些藝術家所使用的道具或肢體語言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若沒有跟藝術家進一步接觸,他人未必能夠全然領會;不過,這並不妨礙觀眾來欣賞作品。看不懂或不喜歡都沒有關係,走過去就好;繼續看總是會遇見適合自己的作品。


劉寅生的作品具有多重的宗教意象。圖/陳金萬拍攝

藝術治療能夠發揮療癒人心的效果,我想這種觀賞行為藝術的方式應該也可以,因為它可以幫助人轉移注意力,暫時忘卻煩惱,不用再鑽牛角尖;並且透過適當距離的步行、與人閒聊可以轉換心境。如果觀者能在觀賞的過程中得到什麼樣的激勵或啟發,而重新獲得人生的動力,那就太好了。不過,心理醫師或藝術治療師大概很難提出這樣的處方;因為成本太高了,又可遇不可求。所以,再有類似的行為藝術節趕快報名就對了,請「病假」也要去。現代人的「文明病」就要用文明的方法療癒。(全文完)


林哲明的行為作品《Hi》(嗨)。圖/陳金萬拍攝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