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過後,美國的國際政策中,被討論得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TPP(跨太平夥伴關係)協議可能夭折。在近日於秘魯首都利馬舉辦的亞太峰會上,各國領導人也呼籲美國不要拋棄環球貿易協定,希望美國批准TPP,向世界各國實行最高程度的開放。專家們的預測更是異彩紛呈:英媒大談「白宮易主 中國將主導亞太經濟一體化」,還有一些專家希望川普當選後只落實一半競選承諾或者乾脆放棄其中四分之三。
如果將TPP協議成立的初衷加以簡要剖析,以及它在美國為何遭到強烈反對,將它與美國亞太戰略的關係稍作剝離,亞太國家也許不需要這麼擔心。
TPP是為了增強亞太國家對美國的向心力
亞太各國從來很少正視美國國會不肯批准TPP協議的原因,那就是這項協議的受益者主要是亞太國家,歐巴馬總統對此項協議的考量更多地出於地緣政治而非經濟利益。TPP協議初議之始,美國國內製造業界大都持反對意見。即使希拉蕊承諾要「接收」歐巴馬的政治遺產,那「遺產」中也未包括TPP協議。
TPP協議對歐巴馬總統來說很重要。今年4月他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重返太平洋是他宏大的外交戰略當中的主要內容,TPP協定則是他希望用來鞏固重返亞太戰略的經濟支柱。他之所以要簽訂TPP協定,乃是因為要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關係,並將中國排除在外。
TPP各國。圖/取材自https://goo.gl/DLZNoV
當年小布希總統時期,美國軍隊逐漸撤離亞太地區:一則是因為911事件之後,美國需要集中軍力對付伊拉克及中東地區,二是因為發現亞洲盟友的三心二意。其時,全世界都看著中國這顆未來之星的光芒日漸耀眼,亞洲國家也不約而同地形成了「經濟利益靠中國,政治安全靠美國」這種兩頭通吃的戰略,美國發現費力不討好。但美國退出之後,和平崛起的中國勢焰日漸逼人,堪稱亞洲經濟大國的日本與中國,恰好都不為亞洲國家所喜,因此它們希望美國繼續充當「亞洲的太陽」。但是,美國真正重返亞太之後,發現困境依舊,亞太國家仍然奉行兩頭通吃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歐巴馬總統下決心建立TPP,通過放開美國市場,為TPP成員國減免關稅,增多工作機會,加強其產品競爭力等方式,提振這些國家的經濟,從而削弱其對中國的依賴,加強亞太國家對美國的向心力。但公平而論,美國並未從中獲得經濟好處,這是奉行國際主義至上的奧巴馬總統為了維護國際秩序而做的一項決策。
也因此,TPP一開始就在美國國內引起爭議。反對者主要是美國的製造業工會與中小企業。福特公司所代表的美國汽車業人士認為,TPP協議將嚴重影響美國汽車在像日本這樣的國家的銷售。在銷售業績受損的情況下,美國的製造業企業只剩下兩個選擇:要麼將生產移至海外,要麼徹底關閉企業。無論哪一種情況,傷害的都是那些依靠一份好工作來支付大學學費或儲蓄養老金的美國家庭。
美國國際卡車司機兄弟會會長詹姆斯·荷弗(James P. Hoffa)說,根據已知的TPP協定內容,只能說知道的細則越多,人們的抵觸就會越多。人們質疑這個貿易協定,一是認為協議生效之後,會將美國國內的工作崗位轉移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其他國家;二是會減少美國工人的工資收入。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更多不安全的受污染的食品進入 美國等等。勞工工會一直是民主黨的有力支持者,因為TPP協議,今年大選中,鐵銹地帶許多工會會員脫離工會領袖自行選擇投票。
TPP對中國究竟有多大制裁作用?
2015年10月,我曾在《TPP為何不帶中國玩?》一文裡,專門分析過TPP不帶中國玩的主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那句「不能讓中國等國家來書寫全球經濟規則」。TPP並不設置排除中國的規則,但加入的國家必須符合標準,而歐巴馬為TPP制訂規則的方向就是限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與努力。對照TPP規則,中國知道自家哪條都夠不上:貿易和服務自由,即禁止各種門檻。而中國最善於設置各種門檻來管制經濟,官員則將此當作尋租工具;貨幣自由兌換:即禁止政府操縱匯率;稅制公平,即禁止國家給企業出口補貼(中國政府如果不補貼,中國出口企業將大批垮掉)。其餘如國企私有化(中共正想讓國企到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強的私企參股控股)、保護勞工權益(中國血汗工廠世界聞名)、保護智慧財產權(中國是世界第一山寨大國)、保護環境資源(中國水陸空污染還在加劇)、資訊自由(中國多年來保持「新聞自由之敵」與「互聯網之敵」的稱號)。因此,成立TPP,就是想孤立中國,等於在中國政府臉上抓了幾條傷痕。
中國政府當然知道美國將中國排除在TPP之外的原因,但在去年10月正式宣佈各國進入簽協議階段之後,中國政府反而低調應對,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中國知道美國國內阻力強大,不僅國會強力反對,就連當時準備競選總統的希拉蕊也表示絕不通過;二是因為中國深知TPP的軟肋在哪。善於盤算的中國政府早就經過一番精密計算,商務部官員白明的說話有代表性:「TPP某種程度會稀釋入世(WTO)對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紅利,但也不要被嚇住。在TPP的12個成員國中,新加坡、越南、汶萊、馬來西亞已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與中國有自貿關係,澳大利亞、紐西蘭、秘魯、智利也與中國有雙邊自貿協定,如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順利,只剩下NAFTA中的美加墨三國了,還是老對手嘛。」
這話的意思是:TPP未必難得住中國。TPP體系將中國排除在外,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中國不能從美國直接獲得如今這麼巨額的貿易順差,但中國完全可以利用自己與他國的關係繞道與美國做生意。比如美國對中國實行軍事技術限制出口,中國就通過與美國重要的軍事技術合作夥伴以色列獲得軍事技術與武器。美國的軍事技術約占以色列武器進口的85-90%和出口的40%,這種合作關係加上自身的研發能力,使以色列成為世界武器和軍事裝備出口大國,中國通過以色列輕而易舉得到了不少美國拒向中國出口的軍事技術。美國雖然很生氣,卻無法阻止以色列不賺中國的錢。
各國願望的實現,取決於協議與美國利益的交集
以上分析說明,TPP協議的成立,從一開頭就不是出於美國自身的經濟需要,而是出於圍堵中國的需要。亞洲國家出於實利採取「經濟利益靠中國,政治安全靠美國」的策略,註定了這些國家對美國更多的是利用,即「我們與中國的經濟來往要繼續,美國得站在我們身後,一旦與中國在領土問題上發生摩擦,看到背後的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美國退出太平洋,面對中國這一龐然大物,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臣服於中國,這使一干亞洲國家心有不甘。有了美國,進,他們既可以向中國叫板,也可以像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那樣,利用「中間位勢」向中國要更多的好處;退,即發生衝突時,有美國站在身後做保護傘。如果說他們以前對簽訂TPP還有所猶疑的話,自從川普成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後,這些國家擔憂川普成為總統後真有可能掉頭不顧亞太地區,因此亟欲將TPP協議變成事實,讓美國與亞太國家之間多一重羈絆,不至於讓他們獨自面對中國這個大國。
川普正式進入白宮之後,按照其團隊公佈的施政綱領,即以美國國內經濟建設為中心,放棄意識形態鬥爭,以減稅,基建,再工業化,就業為四大重心,現有的TPP協議除了做大修改,否則不可能通過。但美國是否從此退出太平洋,則還要看美國外交、軍事兩大專業人士組成的強勢集團的態度。作為候任總統,川普目前正在謀求與建制派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這從他外交大政問計於基辛格及挑選國務卿之謹慎可見端倪。這兩大集團也有重量級人物不斷發出聲音表達意見,比如11月15日,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就川普「再次重新設定」與俄關係的行為發出警告,表示「美國不應該對普京改善雙方關係的願望給予重大信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哈里斯於同一天亦公開表示,亞太地區對美國的繁榮與安全至關重要,政府雖然換屆,但保衛亞太安全的決心不改。這至少可讓亞太國家暫時放下一半心來。
本文取材自美國之音《TPP航船是否出港與亞太國家的憂慮》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