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今(28)日下午召開環評大會,針對離岸風力發電進行政策環評,包括彰化環保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團批評目前環境衝擊、漁業衝擊的評估資料都不足,要求政府應暫緩近岸區塊的開發,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研究員吳慧君更說,歐洲各國離岸風機設置距離平均離岸45公里,台灣卻有將近一半的區塊設在8.2公里內,台灣白海豚的棲息地非常狹窄,一旦開發,僅存60隻左右的白海豚將「無路可逃」。
吳慧君指出,台灣36個風場,平均離岸距離是19.35公里,其中將近一半的區塊,離岸距離都在8.2公里之內,但是在國外,離岸40-50公里都可以做到,歐洲各國的風機離岸平均距離就是45公里。
吳慧君也表示,現在環保署一直強調會加強水下噪音減緩措施,但是就香港鯨豚保育專家的經驗,那些措施最後在港珠澳大橋的開發案開始後都沒有效用,鯨豚也都跑光,但台灣西部白海豚的棲息範圍非常狹窄,就是在近海的幾百公尺內,白海豚也不可能跨越台灣海峽,逃到對岸去,水下噪音會嚴重影響白海豚的聽力,連帶影響白海豚尋找食物跟配偶,希望政府不要這樣對待台灣瀕臨絕種的國寶魚。
彰化野鳥學會的黃聖揚理事長也說,目前離岸風場的野鳥過境生態調查數據都不足,依照離岸風電目前規劃的場址公告圖,正好就與灰面鵟鷲每年遷移的路線剛好重疊,風車陣會嚴重影響候鳥的路徑,架設風機前,應該對候鳥遷移路徑做五年以上生態調查研究。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陳秉亨也強調,行政院到現在都還遲遲不公告白海豚的生態棲息範圍,應該先提出保育的積極辦法,等到白海豚數量從現在的六十隻恢復到專家建議的一百隻,再來討論範圍內該如何開發,才不會對白海豚造成傷害。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指出,經濟部提出的風力發電政策環評,當中漁業資源的引用資料都非常舊,甚至有超過三十年前的老資料,好像台灣海域完全沒有受到氣候變遷過度漁撈的影響,這種草率的評估實在令人擔憂。
施月英也拿出目前的場址公告圖,呼籲政府先行開發遠岸的風機,而近岸的11-19號區塊,應該再針對豐富的生態和環境衝擊影響做更進一步的研究,不要讓「綠色執政」變成「血色執政」,海島國家更應該守護珍貴的海洋生物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