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醫病平台】由AFIP的「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課程」 對病理診斷的幫助談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醫病平台】由AFIP的「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課程」 對病理診斷的幫助談起

 2020-05-14 15:58
所有的影像後面都有病理學的根據,無一例外!也唯有如此,放射線學所見,才能為臨床表徵提供解釋。示意圖/Pixabay
所有的影像後面都有病理學的根據,無一例外!也唯有如此,放射線學所見,才能為臨床表徵提供解釋。示意圖/Pixabay

寫這篇文章的起源是因爲COVID-19疫情,讓我對2019的環球遊輪之行重新回顧,其中最為深刻的是經過巴拿馬運河這一段。工程浩大令人感動,想到這是1904-1915年完成的,更是讓人敬佩!因為即使2007-2015完成的新航道,除了機具與工程技術進步外,其實還是因爲黃熱病不再為虐。

我由維基百科查到華特•里德少校(Major Walter Reed)是美國陸軍的一名醫生,他於1901年領導的小組證實了古巴醫生卡洛斯•芬萊(Carlos Finlay)的理論,即黃熱病是通過特定蚊子為媒介而不是直接接觸傳染的。而最近幫朋友覆閱片子的經歷,想到曾經受美國三軍病理學院(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簡稱AFIP)的「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課程(Radiology-Pathology correlation course) 」啟發:於是啟動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有一次,對準備做切片的當事人做完影像分析後,我告知受檢者:她的腰痛應該是椎間盤凸出引發的症狀,並非癌症或發炎,不用做切片(當然也取得主治醫師的同意);病人跟先生雖然如釋重負,卻也質疑我是如何判定的?於是我又是畫圖,又是說明依據。當兩人都滿意之後,很開心地告訴我:「我們頭一次知道有一種醫師可以把影像發現解釋得這麼清楚!」。我笑著回答:「我是放射診斷醫師,這是我們的專業。」

我也提醒他們:如果回去後、仍有疑問,或是有任何新症狀出現,務必回來找主治醫師複診,我也很樂意為她做切片;如今也已過了十年。

前一陣子,幫好朋友看孩子的片子,解了疑惑,他也說:「如果當初能有這樣條理分明、將影像跟臨床變化按照時間序交代得很清楚,我們就不會如此焦慮了。」想起來,這雖是我一直做的常規,卻似乎很讓人意外。

回顧一切,得感謝美國三軍病理學院的影像與病理整合課程所給予的啟發與協助、我也一直秉持這種態度行醫,執行放射科醫師的工作。

頭一次聽到這個課程,是在住院醫師時代與一位敬重的留美前輩聊天,他說大部分美國的放射科住院醫師在參加專科醫師資格考試之前,都會參加這個課程。在那個年代,要六個星期才能完成,學費由部門支付。我們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好羨慕!

沒想到,十年後,我有機會參加為「主治醫師級」所辦的課程,為期雖然只有兩週,卻紮紮實實並涵蓋各個領域,不但讓我眼界大開,也圓了多年的心願。

它的形式是由臨床表徵的介紹開始,配合相關的影像,然後對可能的鑑別診斷加以分析;最後配以病理所見、包括巨視及顯微鏡(gross & microscopic)診斷。

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每次聽完北美放射線學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的教育演講,總有似曾相識、茅塞頓開的感覺,因為它也是由AFIP支持,用同一個教育模式的課程。

我學到的是:

(1)所有的影像後面都有病理學的根據,無一例外!也唯有如此,放射線學所見,才能為臨床表徵提供解釋。

(2)錯,沒有關係,只要是有道理就好;答案雖對,如果講不出道理,就是蒙(猜)出來的,那不是從事醫學的人應有的態度。

此後,我也以這種方式分析片子所見,並和學生分享看片的趣味,樂此不疲。

同時,因為臨床之需要,我也開始以影像引導的切片工作(imaging guided biopsy).每次拿到樣本後,都會立即拿去病檢科,跟同事在顯微鏡之下討論,一切彷彿又回到AFIP的課堂裡,這是非常快樂的學習,除了可以立即印證自己的臆診是否有誤,如有必要,還可以馬上加送檢體,常有意外的發現!這種過程,真是興味盎然。

AFIP的前身是美國陸軍的軍事醫學博物館,1862年成立,目的是將南北戰爭時的病理樣本收藏並供研究,它在1866年開幕,十年後、已有6539件收藏。地點就位於後來成立的陸軍華特.里德總醫院(Walter Reed General Hospital)的院區內。


2011年,AFIP改制為美國放射病理學院,直屬於美國放射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圖/擷自AFIP網站

陸軍醫學博物館,原本只是個軍事教育機構,1920才對平民醫師及醫學生開放,起初只提供眼科與耳鼻喉科樣本的諮商,逐漸擴及所有的次專科,並於1930年成立美國病理登錄處(American Registry of Pathology),1946年改稱美國三軍病理學院(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二戰後,由於放射線診斷對臨床醫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有成立放射病理部(Department of Radiologic Pathology ),將AFIP納入的想法,1954正式作業。除了整合影像診斷與病理診斷,並提供相關知識的教育訓練,因此才有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課程的設立。起初只針對華府及費城地區軍醫院裡的放射線醫師(1954-1966),其後才廣邀各領域出色的放射科醫師擔任講師,對象也擴增至準備專科醫師資格考試的第四年住院醫師。幾年後成為美國放射線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認定的「住院醫師訓練之必要教育」。

1980年起,北美放射線學會(RSNA)的再教育課程裡、開始加入AFIP的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

2011年,AFIP改制為美國放射病理學院(American 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Pathology,AIRP)、直屬於美國放射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而不再是軍事機關。

自陸軍醫學博物館、AFIP到AIRP,將近160年間,承蒙幾位關鍵人物的遠見與規劃,使放射線醫學的教育訓練,能站在病理診斷的基礎上,而進步神速,我深感受益匪淺。

※本文轉載自:元氣網醫病平台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