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劇團工作者:官員都有人送票 怎理解經營很苦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劇團工作者:官員都有人送票 怎理解經營很苦

【520/庶民的新政府期待系列二】希望常常在劇場見到部長 就像一般觀眾花錢來看表演一樣

 2016-05-21 22:04
喜歡在劇場人員工作的人雖然都有「甘願」的特質、對舞台有熱情,所以大多不會計較自身的勞動權益,劇場者工作者毛毛因此認為,應該要有工會幫忙注意工作者的權益和觀念的推展。圖/毛毛提供
喜歡在劇場人員工作的人雖然都有「甘願」的特質、對舞台有熱情,所以大多不會計較自身的勞動權益,劇場者工作者毛毛因此認為,應該要有工會幫忙注意工作者的權益和觀念的推展。圖/毛毛提供

毛毛說,政府喜歡花錢辦免費觀賞活動,但這會讓觀眾沒有「花錢買票看戲」的習慣與觀念,更甚如官員都習慣有人送票,自己不曾去訂票買票,就很難理解劇團經營的困境。 在惡性循環下,團隊的經濟狀況不好,基層人員都一人當三人用,工時就會很長。

「我個人覺得台灣目前表演藝術最大的困境是觀眾不夠多」劇場工作者毛毛表示,常年來政府都沒有針對「如何培養表演藝術的觀眾」訂定具體的政策,在惡性循環下,中小型劇團生存得很困難。

曾在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劇團藝術行政、劇場技術工作九年的毛毛說,台灣劇場觀眾很兩極化,一種是劇場重度使用者,常看舞台劇,但也因預算分配,多會選擇票價不高、中小型劇場的演出,台北的中小劇團就是靠這群觀眾在撐票房。另一種是只看大劇場,每年可能只看一、二部。但是其實最多的是「什麼是舞台劇?」的人,他們未曾踏入劇場,甚至分不清舞台劇、電影、電視劇有何不同。

學生到了國、高中 為了考試升學就不再進劇場看戲

毛毛指出,政府如果要推廣文化政策,除了將補助款給團隊,如何建立民眾觀賞表演藝術的習慣,才是政府相關單位要深思的。 以兒童劇為例,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有看過,但學生到國、高中後,為了考試升學,可能就不會再進劇場。 學校要主動培養學生,改變現代人看螢幕的慣性,多接觸真實演出的舞台演出。

「很多學校的表藝課會教學生如何表演,卻沒有教學生如何看戲。劇場的特殊性是無法被取代的,演出細節環環相扣,每個畫面都是瞬間,沒有NG的機會,懂得看戲之後,自然就會喜歡劇場」毛毛說,親近劇場看似很難,但如果有人引領,就會變得很容易。

劇團長期沒有基本觀眾,也會讓中小劇團沒有本錢再以戲養戲。每次辛苦的賣票,最多打平,很難賺錢,如果沒有拿到補助、贊助,很難再做下一檔戲。

政府愛辦免費觀賞活動 沒法培養觀眾花錢買票看戲的觀念

毛毛說,政府喜歡花錢辦免費觀賞活動,但這會讓觀眾沒有「花錢買票看戲」的習慣與觀念,更甚如官員都習慣有人送票,自己不曾去訂票買票,就很難理解劇團經營的困境。在惡性循環下,團隊的經濟狀況不好,基層人員都一人當三人用,工時就會很長。喜歡在劇場人員工作的人雖然都有「甘願」的特質、對舞台有熱情,所以大多不會計較自身的勞動權益,所以成立技術人員與藝術行政人員專門的工會是毛毛很期待的:「工會的功能不是只有勞健保,工會不全然是悍衛權益,而是推展觀念」。

毛毛再舉例說,美國有很多中型的表演場館,座位在八百人以下,台灣應該多一點類似的場館,才能讓中小型劇團承租得起並且賣得完票,或許在各縣市可以找到閒置沒有被利用的空間,改成適合演出的中小型場館,不要再花錢蓋大場館了。

對於新政府文化部長鄭麗君的期待?「希望常常在劇場見到部長,能如同一般觀眾來觀賞演出」毛毛說。

【延伸閱讀】
【520/庶民的新政府期待系列一】
他的話難懂 他的畫動人!亞斯天才畫家羅得嘉為蔡英文和蔡想想作畫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