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東南亞各國節慶燈火為主題的「東南亞映臺灣-新住民文化培力暨國際藝術巡迴展演」今28日(五)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C9倉庫登場!
執行本項計畫的臺南美學生活館長陳柏欽說,藉由展演盼讓更多人增進、瞭解新住民文化。
「東南亞映臺灣-新住民文化培力暨國際藝術巡迴展演計畫」是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主辦,節慶燈火主題展上月16日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B1藝游空間圓滿落幕,為讓更多民眾能夠親自感受東南亞國家燈節文化的魅力,因此移師至「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展出,下波並將再南下「屏東六堆客家園區」進行巡展。
「節慶燈火主題巡迴展」是以「燈」作為東南亞各國不同風土民情的切入點,參觀的民眾可以藉由展覽中認識東南亞各國不同的燈節文化。
主辦單位指出,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們常以「燈」呼應他們的神話傳說,並用來慶祝特殊的節日,如:泰國的水燈,是對佛陀與河神的感謝,也是祝福與願望的寄託;越南的中秋節因為月亮太亮,夜空中的星星消失了,人們點起手中的星星燈,用以呼應明媚的月光;印尼的明古魯塔布節,用巨型花燈象徵偉人的靈棺,在盛大的遊行之後,將花燈於伊斯蘭領袖的陵墓旁卸除,祈願偉人的靈魂能隨之前往天堂;緬甸的點燈節,家家戶戶都排放著燭光與油燈,為佛陀點亮回歸人間的道路;柬埔寨的送水節,透過裝飾華美的燈船與水燈,祈願災難與病禍都隨著雨季結束、洞里薩湖退縮而逝去,是一個生命週期的完成與開始。
在臺灣,燈籠更是融入了人們的各種生活習俗當中,而已故的吳敦厚老師,則是臺灣傳統燈籠工藝的代表藝師,其作品看到臺灣的地方美學及文化意涵。
(僑委會2011年8月29日/國家薪傳獎大師吳敦厚)
臺南美學生活館指出,文化部「東南亞映臺灣-新住民文化培力暨國際藝術巡迴展演計畫」自計畫啟動以來,已於105至106年陸續推出文化藝術論壇、樂舞培訓、節慶燈籠工作坊、母語導覽解說、節慶燈活主題展、東南亞表演藝術賞等活動。
計畫目標期望能讓更多民眾認識和了解新住民朋友母國的文化與藝術,進而提升大眾對於東南亞文化藝術的認識與尊重,增進新住民與新二代對母國文化的自信與認同,以及臺灣民眾共同參與的機會,落實文化平權的多元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