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塑化劑汙染食品與日用品事件再度警示出塑化劑暴露對人體之健康危害。高雄醫學大學實驗證實,用肥皂(洗手乳)搭配正確洗手6步驟,能有效移除塑化劑達95%,遠高於只用清水洗手的9%,惟建議以使用非添加太多香精等其他化學物質的肥皂(洗手乳)。
為找出簡單降低塑化劑暴露的方法,高醫團隊特別規劃了洗手試驗研究,用科學化的方式探討洗手對於移除手上塑化劑暴露的效率。希望嚴謹的試驗結果能提供有利的證據,來證明洗手對於降低塑化劑暴露的功效。高醫大環境醫學中心國際研究員林碧憶今27日(四)在研討會中表示,家裡小朋友若接觸到塑化劑的玩具、物品後,專家常建議利用洗手來移除手上的塑化劑,惟過去都沒有很嚴謹、精確的數據,顯示洗手真的有效,因此她透過科學方式研究,來確認肥皂(洗手乳)洗手的重要性。
此外,她並示範正確洗手步驟與口訣:「內(掌心)、外(手背)、夾(指縫間)、弓(指背)、大(大拇指)、立(指尖)」,整個洗手搓揉過程約30秒。
為模擬現實生活塑化劑濃度曝露,林碧憶利用兩種臨床試驗方式,第一種是同一個人分別用肥皂(洗手乳)及清水各洗手6次,結果發現肥皂洗手移除手上塑化劑的效率達95%以上,清水只有僅9%;此外,為了複製單一個人結果,又找了28名受試者,男女各一半,測試結果與單一個人的試驗結果一樣,而且不同性別受試者,雖然手的大小有顯著差異,但移除效率並無顯著差異。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是塑化劑中使用最廣泛毒性也最高的分子。每個人每天皆暴露於微量的DEHP中,暴露的途徑包含皮膚接觸、食用、吸入等方式,但其中透過皮膚接觸塑化劑的濃度較難預測,因而其對於人體之健康風險常被忽略。塑化劑可透過皮膚吸收直接進入體內,或經由碰觸食物吃入體內,雖然研究發現DEHP的透過表皮的吸收率低,但兒童常會有吃手的習慣,透過手到口的動作,小孩子每天吃入的DEHP量也是不可以被忽視的。
此外,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當尿液有較高的塑化劑代謝物(MEHHP, MEOHP, MBP)會對於兒童生理與心理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其生產男嬰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風險越高,男性生殖器官到肛門距離越短;兒童尿中塑化劑代謝物(MEHP)濃度較高也會增高罹患呼吸道疾病、過敏、氣喘之風險。
高醫研究團隊指出,洗手是個簡單的疾病預防行為,過去對於洗手的推廣常限於預防傳染疾病。全球的統計發現只有19%的人會再如廁後用肥皂洗手。洗手除了可以預防流行性疾病的傳染,也可以有效的移除手中的化學物質暴露,降低長期暴露濃度以達到疾病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