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蘇振明,青年時期從事兒童畫與樸素藝術的調查與研究,最了解藝術原生學的素人藝術本質。逐漸的,他也擺脫學院的身段,用畫筆追逐台灣大地,並結合藝術發乎原生的理念,其所創作的屋舍、廟宇、水牛、花卉蔬果、人物與風景等題材,任令物象變形,反射出拙稚筆趣,有意保持樸素藝術的感性與真情,更反映出蘇振明意欲強調的台灣情操與關懷。
「屋舍與花果系列」
蘇振明故鄉在台南善化鄰近曾文溪左岸的小村莊,曾文溪乾涸的河床就是兒時放牛戲耍的舞台。蘇振明放牛吃草之餘,常在水窪處摸蝦、釣魚,這些童年印象,後來都成了他從事繪本出版時,最接地氣的素材,他也極為慶幸自己也有過如此野放的童年。
〈阮兜〉、〈新營老糖廠〉、〈古都廟宇金爐〉、〈台南孔廟禮門與義路〉、〈木麻黃之歌〉、〈百合魂〉與〈蘋婆成熟時〉等,以強烈的色彩、傾斜的構圖,以及厚實粗放的線條,呈現南國台灣風土與人物的熱情張力,而其誇張變形的筆調,不僅重新詮釋童年農村記憶,也暗喻著時代變遷的快速。
〈古都廟宇金爐〉 2016 壓克力/水彩紙。圖/蘇振明提供
〈台南孔廟禮門與義路〉2020紙板+墨線。圖/蘇振明提供
「人物系列」
蘇振明的「人物系列」,著重勞動者、藝文人物以及人權議題的描繪,勞動者是勤勞台灣人的象徵,藝文人物則是台灣精神的吟詠者,人權議題則是對人道的關懷與再詮釋。
早年關注台北龍山寺流浪漢是他開始觀察描繪社會邊緣人和勞動者的起點,也進而影響後來研究與關懷台灣二二八的人權議題。
蘇振明畫筆下的「228組曲」則是受難者與加害者的圖像再詮釋。長年研究美術史,關注社會議題的他,更在創作自述中表示:決定藝術家歷史地位的要素不在創作技巧,而在其創作理念是否觸及人道關懷與生命之愛。我的藝術創作,是建立在台灣史觀上的人文與社會關懷。因此我長年以臺灣歷史與人權議題作為創作題材,期能透過人權藝術創作與推廣,宣揚人權理念與公民自覺。
在美學表現上,早年著重勞動社會之生活哀歡,一如〈礦工的臉譜〉作品,紀實性極高,卻以率性脫序的筆調來表達。近年來,他以流動簡約的意象,如〈播種者〉、〈純真童年〉、〈228組曲〉,呈現人物內在精神性,更意欲突破以往的紀實語彙。
〈礦工的臉譜〉2001 壓克力+油彩。圖/蘇振明提供
「台灣風景系列」
風景系列中的山巒,則是蘇振明長期借景表意的主題。蘇振明偏愛的三座山是火炎山、觀音山和龜山島,這三山都稱不上雄偉幽深,也不神秘,卻看得到它們與生活的土地相連在一起。
能夠對獨鍾的山深情探索,不斷地與山對話,可見蘇振明與這三座山已成為摯友。其實蘇振明的三座山,有意揪出大地台灣魂,也要表現更深層的國土情操。
先說火炎山,他是最早發現火炎山魅力的畫家之一。大安溪北岸的火炎山,居然寸草不生,赤裸裸的紅色土壤肌理,既是奇觀亦堪稱壯觀。台灣畫家的山嶽藝術得等到晚近入山證解禁,所以山嶽藝術起步甚晚。火炎山之全面曝光,也是國道高速公路完成後,旅客跨越大安溪途中,始能一窺全貌。此時蘇振明發現了火炎山,也數度面對火炎山,畫下震懾他心靈的〈火炎山脈動〉,將之提升至國土情操的高度,重新賦予火炎山的生命力。
2020年新作〈夕照火炎山〉,採線條一氣呵成之快筆,勾勒火炎山新創之圖騰造境。蘇振明的線性符碼,疾如風,山不動,意欲傳達國土情,說明性愈簡愈好,是他新近嘗試的獨家風格,似乎是他迎向七十歲新挑戰的宣言。
〈火炎山脈動〉1997 油彩/畫布。圖/蘇振明提供
再談觀音山,1970年代蘇振明曾在淡水任教期間發掘了愛畫觀音山和淡水的樸素畫家李永沱。自此蘇振明全面普查台灣各地樸素藝術家,並最早建立樸素藝術理論。
蘇振明與觀音山結緣,從樸素藝術的觀點出發,脫開學院束縛,連結土地深情的藝術原創性。他要追根究底的觀音山,是代表絕對孤高的台灣精神。1997年創作〈夏日夕照觀音山〉的油畫,有落日、彩霞,河面餘暉映照夕陽,為打破平行構圖,將地平線取得弧度,背光之下的觀音山,或許就是有意傳達他心中國土情操的新美學。
〈夏日夕照觀音山〉1997 油彩+畫布。圖/蘇振明提供
最後說到龜山島,它是宜蘭人的鄉情指標,幾年前,蘇振明自台北市立大學大學教授退休,立即到宜蘭冬山河畔成立工作室,他閒不下來的性子與手藝,急欲開發藝術新領域,就是將撿拾的漂流木和沈積河底的磚石,打造成立體藝術造型。
龜山是一座海上孤島,蘇振明的宜蘭體驗更對它情有獨鍾。這幾年他速寫過無數的龜山島圖像,造形千變萬化。近作〈大溪漁港〉,以黑色短臘筆之側邊,橫躺滑走畫出龜山島影和漁船,譜出漁港風情。即興的筆法處理濃淡自如,極簡又抒情,誠屬蘇振明重返樸素,拾回童趣,以嶄新筆法呼喚他的精神第二故鄉。
近年新作〈藍色夜都市〉、〈光的調色盤〉、〈漂浮的夜香〉等意象作品,則是他再創新境的色譜漸層,自製的筆刷,壯闊的色線,以揮舞之姿一氣呵成!堪稱老當益壯迎向現代畫,隱藏具象的心象手法。
〈藍色的夜都市〉2019 壓克力+噴漆+麻布。圖/蘇振明提供
2021年3月20日起,即將在台北東之畫廊舉辦的「美麗島嶼‧台灣」蘇振明70回顧展。身為台灣美術史研究者的蘇振明,深諳美學上各家風格詮釋,他意欲脫卻傳統的手法,譜出自己的藝術語彙。長期關懷社會人權的他,早已潛伏著土地情與國土情,「美麗島嶼‧台灣」是從這樣的創作原點所衍生的藝術語彙。
※本文轉載自《美麗島嶼‧台灣》序文
「美麗島嶼‧台灣」蘇振明70美術創作回顧展
時間:3月20日(六)至4月11日(日)
地點:台北東之畫廊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8號之4號8樓B棟(每逢周一、日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