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流與中國的關係
新潮流是列寧式的政黨,相信大家都知道。曾經有一位朋友跟我說,新潮流應該叫「中國新潮流」,我一直無法相信這個說法,因為新潮流在初創時期,其鮮明的主張就是台灣獨立,將新潮流冠上中國似乎是180度的迴轉,因為中國統一與台灣獨立是兩個矛盾的概念。可是,經過我這幾年的觀察,我認為這個講法,縱然不能說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新潮流與中國、新黨等有密切的連結似乎可以從某些資料得到確證。
其實,談到新潮流與中國的關係,大家所會想到的就是洪奇昌。洪奇昌在中國北京開辦醫院賺大錢,這件事情在綠營圈內傳得大家都知道,洪奇昌後來被新潮流開除其成員的資格,但是各位會相信這是真的開除呢?還是會認為是演戲呢?其實,在蘇煥智說要選台北市長的時候,洪奇昌曾出現過,在賴清德總統初選時,洪奇昌也曾出現過,大家應可推知洪奇昌被開除成員資格,只不過是為了安撫民進黨支持者對洪奇昌的痛恨而做的動作吧!新潮流透過洪奇昌或是其他人與中國建立某種關係,這應是沒有什麼可以置疑之處。只是這種關係是怎樣的關係呢?沒人知道,但這卻是最讓人擔心的地方。而且令人啟疑竇的是,綠營與中國的來往,常常會被中國當做棋子,並在他們攻擊民進黨的時候,會被爆料出來,但是新潮流與中國的來往被爆料的幾乎沒有。
新潮流與藍營乃至新黨的關係
我的朋友曾經跟我說,在民進黨執政以前的1999年,台灣石油工會在脫離國民黨控制的勞工支持之下,推出了某位名為黃○賢的理事長,這個理事長是被吸收為新潮流成員的勞工,他上任後即刻找新黨的張樹○為主任秘書,據這位朋友說,他們當時努力把黃推為理事長之後,新潮流即與新黨合作把原來的工會幹部排除。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得出來,新潮流與藍營中的某些團體或某些人應該有建立同盟的關係,因為新潮流的理事長找新黨的黨員當主任秘書,不外表示這是權力的分配,而原本在台灣社會是水火不容的兩個團體能夠彼此達成權力分配的共識,這可以顯示出雙方不只是有所協議,甚至有各方面的合作,舉例來說,傳統上的情治單位,其內部成員藍營的人居多,透過這樣的合作即可獲得情治單位的奧援,又如在各種國營事業工會的幹部選舉上,可以借著彼此的合作囊括所有的幹部,以利彼此的權力分配。
高雄眷村的選票分析
事實上,新潮流這種與藍營人士的合作,是可以從選舉的數據當中得到佐證的。我們知道高雄地區在綠營經過多年的經營之後,除了2018年的敗北之外,常被稱為綠營的大票倉,但是左營的眷村地區則是例外,以下我們從選舉的數據來做說明:
上面的年代並不一樣,因此較難做學問上的探究,但卻可以找出一些線索。從上圖可知,在這些地區,新潮流的得票率在民進黨的候選人當中,是絕對高的,雖然新系候選人的票數不及國民黨的候選人,但是與經營高雄那麼久的陳其邁相比,則高出甚多。陳菊在2014市長選舉得5273票,與張顯耀在2016年的立委選舉所得票數11208相比,幾乎是張的一半;而劉世芳是因陳菊的關係才下高雄的,但她在2016年的立委選舉所得票數,比2018市長陳其邁得票數高了近1000票。
當今新潮流的真面目
或許新系的成員會說他們經營有成,但重點就在於他們是怎麼經營的?何以在外省人居多的眷村,新系成員會特別高呢?簡單的理由是:外省人較不排斥新潮流。但為什麼會較不排斥呢?答案應該是與藍營乃至新黨的合作是最主要因素,但問題是怎麼個合作法?藍營或新黨是不可能放棄他們自己的意識型態的,那麼新系的合作很顯然是放棄自己的主張,或轉變自己的主張才有可能,更且,這種合作所以可能,是透過所謂外省第二代的牽線。各位透過上面這樣的分析或許會知道何以新系會出現中華民國派,又何以新系在民調上無論如何都要採取全民調,又何以常常在新聞評論節目出現的是特定人士,而各位也會了解到:當非新系的候選人取代新系候選人而於初選出線時,其得票率會下降很多(除非該候選人在該地區已經經營很久),這不是否符合了民間一般的說法嗎?那就是:新潮流拿不到的,絕對不讓其他派系拿走。
其實族群的衝突從國內的選票分析上來看,在外省第三代已經縮小很多,只要透過理性的思辨與討論,統獨問題絕對可以獲得解決,在第一代與第二代來說,感情問題與媒體的操控或許使他們無法理性面對,但是新潮流現在的掌權派-外省第二代所採取的方法似乎是透過對新潮流的掌控,將情治單位導入其派系中,讓新系快速擴張,並相對使其他派系縮小,再進一步把台派趕出民進黨外,以主導民進黨的方向,這其實在蔡英文與新潮流的政府當中已可清楚看清方向,只是他們沒想到台派仍然有強大的發言力與台灣本身具有很強的本土價值之體質,這就使它們到了選舉,又要走回原路來跟人民要票。
面對這樣的新潮流,我們必須立法,讓政黨中的派系活動也要全部公開,不然有可能出賣台灣的不是國民黨,而是新潮流。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