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持刀在捷運中山站內隨機砍傷4名民眾的郭彥君很快被認定涉犯重罪,有逃亡之虞,裁准收押。
此刻,人是收押了,但模仿的效應卻未必壓得住。去年我們談鄭捷案時就這樣擔心過,現在再談郭彥君案,對未來的擔心還是未減。
比較去年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的主嫌鄭捷和這次中山站的嫌犯郭彥君,兩者都明顯具有反社會性格。事實上,去年隨機殺人案發生後,就有精神科醫生擔憂國家相關政策不足甚至失控,那麼後續引發模仿效應恐難避免,沒想到真的一語成讖。
根據精神醫學上的鑑定方法,反社會性格特徵包括:行為總是強烈的違反社會道德規範;行為的動機全在於滿足自我慾念;缺乏罪疚感且亳無道德意識與良心;高度情緒衝動性且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具有強烈的侵略性與攻擊性;不能信任他人且難以接納他人的愛,更無法愛護他人等。
一個社會約有3%男性、1%女性具有反社會性格
不管是鄭捷還是郭彥君,在他們平常的言行舉止中,其實都透露出上述的蛛絲馬跡過,尤其是郭彥君,他甚至還是長期失業的吸毒犯,這種應該列為高度警戒的危險分子,可惜台灣社會還是沒有足夠的憂患意識去防範這樣的人與事。
曾經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一般社會中大約3%男性、1%女性具有反社會性格,只是一直沒有被公開討論,且比例與社會開放程度成正比,如美國約為總人口數的4%,具體行為如有組織性的幫派,在法律邊緣挑戰社會的規範,無組織性的個人,則可能是有著內縮性格的宅男宅女。
今天台北市長柯文哲針對該案也表達憂心,他的意見其實跟精神科醫師一致,都害怕這樣的行為被過度報導後,可能產生模仿效應,因此他甚至考慮不再提供監視畫面給媒體,看能不能藉此來減少一些渲染作用。這確實也是不得不的一種治標之道。
當然,若從一個長期防範導正的角度來著手的話,精神科醫師建議,只要發現自己的小孩出現缺乏同理心的行為時,家長即應增強同理心的教養方法,如鼓勵孩子做善事、當義工,有家庭的關心的,也要增強家人情感互動的頻率及強度;另一方面,小朋友要是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做為後盾的話,那麼社區的力量就要介入,只不過,在大都會區裡,社區意識的建立不易,功能也相對薄弱不彰,這恐怕又是國家政策必須處理的一個困難議題。
調整社會體質,讓不滿與鬱卒的集體氣氛逐步化解
其次,小朋友的畢業紀念冊或臉書等社群工具出現異常言論,顯露反社會性格時,這時,校方即應立即介入,積極進行個人、同儕與家庭輔導,希望能夠亡羊補牢,以免悲劇發生後,落入感化及面對法律責任的遺憾階段。
像隨機傷人案這種大規模傷害行為常見於美國、日本,但台灣從去年開始,也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這似乎也是提醒大家:台灣社會氛圍已經開放到這種程度,相關單位一定得把可能出現的模仿效應當一回事,去理解每個鬱悶心靈到產生脫序行為的機轉是甚麼,一方面防範不幸事件再次發生,另一方面也藉此調整社會體質,讓不滿與鬱卒的集體氣氛能夠逐步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