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榮總-陽明不合併的缺失和怪現象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榮總-陽明不合併的缺失和怪現象

 2018-03-22 15:00
最近段宜康委員於立法院質詢時講得很好,合併對雙方都有利,分開不但嚴重限制雙方未來的發展,對國家資源也是一大損失,再次揭露榮陽不合併的錯誤政策。(資料圖/張家銘)
最近段宜康委員於立法院質詢時講得很好,合併對雙方都有利,分開不但嚴重限制雙方未來的發展,對國家資源也是一大損失,再次揭露榮陽不合併的錯誤政策。(資料圖/張家銘)

一般民眾可能會認為榮總與陽明大學是一體的,實際上前者隸屬於退輔會與國防部,後者隸屬於教育部,兩者於行政院下截然不同,完全不互相隸屬。最近段宜康委員於立法院質詢時講得很好,合併對雙方都有利,分開不但嚴重限制雙方未來的發展,對國家資源也是一大損失,再次揭露榮陽不合併的錯誤政策。

理論上,雙方應該很有意願合併才對,但是為什麼雙方在如此不合理的情況下,還能夠維持40多年的「不合併」,頗耐人尋味。於此聲明,大部分榮陽團隊的成員非常敬業,並擁有國際一流的水準。以下提到的例子,應屬體制下無奈的結局,以此突顯體制改良的重要性。

領教育部的薪水不做教育

讓雙方延遲合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一種特殊的「合聘制度」。原來的美意是讓雙方在合併前,能夠強化研究、教學、與服務上的合作。但是運作幾十年下來的結果,就是讓許多榮總的主治醫師,同時擔任陽明大學的「專任教師」,擁有一切大學教師的福利、名銜、與升等的優先,但不需要參與陽明大學的校務。

包括(1)在陽明大學的活動缺席,尤其是鎂光燈照不到的活動,如所務會議,招生活動等。(2)很少到陽明大學開課與上課,而利用在榮總的臨床工作時數,變形為授課時數。即使如此,還有不少這類「專任教師」因授課時數不足,被教務處「糾舉」,但最後也不了了之。但在陽明沒有人願意去得罪榮總的醫師,自找麻煩,而由於榮陽沒有從屬關係,不方便去管,也無法管。

典範學習的困惑

部分這類特殊的「專任教師」,雖然沒多餘的時間,貢獻給陽明大學的教學與服務,但對於陽明大學的資源分配卻不缺席。譬如,有一位「專任教師」主聘在陽明大學的研究所,同時在榮總合聘。實際上出現在陽明大學的時間,每星期平均不到一個小時,不但不參加所務會議,也不參加招生活動。但是現在卻擔任「組長」,管理陽明的「深耕計畫」,決定其他全時投入陽明大學的專任教師的經費使用。這些當然成為大學教育典範學習的困惑。

以陽明之名爭取資源,輸送至榮總

部分這類的「專任教師」參與陽明大學的經費分配,從過去「頂大計畫」到現在「深耕計畫」,原本應該用於陽明大學研究、教學、服務的經費,「大量流入」榮總,補貼榮總的人事津貼與研究經費。陽明大學向教育部爭取資源,實際用在榮總,成了陽」頭賣榮」肉

榮陽不合併是國家資源的損失,也是醫學教育的遺憾

目前榮陽合併實際上,有很大的阻力。因為不合併還比較輕鬆,合併之後,就真的要在學校體制下教學、研究、與服務了,並不是每一位臨床「專任教師」都歡迎這樣。但是不合併的結果,就是國家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學生的權益無法獲得保障,每年造成國家社會的重大損失。認真投入陽明大學校務的榮總「專任教師」不在少數,只是目前的狀況,非常難以產生集體之合作,只能憑個人良心。除了希望陽明大學加強管考外,徹底解決之道,還是榮總跟陽明大學能夠早日正式合併,從體制上來避免教師與行政人員的怪象。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