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按怎欲揀這篇:
台語詞彙ê源頭,是uì濟濟語言來tsiânn--ê,m̄是lóng uì漢語來,當然就m̄是「有音就有漢字thang寫」,tsit時tsūn就換羅馬字上台--ah!台語有羅馬字、漢字兩大文字系統,koh有豐富ê詞源,正正顯明伊有機tik ê活力!
大部分ê人若講著台語就想著漢字,認定台語就是古漢語,有音就有字(漢字)。這kám是事實?咱來kā看māi。
就語言來源來講,台語包含漢語kap非漢語兩ê無仝系統。漢語方面,逐家lóng真清楚,親像「獅、虎、豹、鱉、猴、狗、象、鹿」lóng是。
非漢語ê部份mā有真濟:
有對英語來--ê(註一)是:hòo-suh管(hose,『水管』)(註二)、khá-khih(khaki,『卡其』)、me̋-lóng(melon,『香瓜』)、敏豆(bean,『四季豆』)、bok(box,『以拳擊人』)、li-iá-khah(rear car,『拖板車』)、ma-lá-lí-á(malaria,『瘧疾』)、三文魚(salmon,『鮭魚』)、li̍p(liter,『公升』/汽油ê單位)、loo-lài-bah(screwdriver,『螺絲起子』)、phòng-phuh-á(pump,『幫浦』)、hám-á(hammer,鐵槌)等等。
對西班牙語(Se-pan-gâ-gí)來--ê有:高麗菜(col)、sap-bûn(jabon,『肥皂』)、三貂角(Sam-tiau-kak,Sandiago)、pháng(pan,麵包);來自荷蘭語(Hô-lan-gí)(ia̍h是hām荷蘭有關係)--ê有:甲(akkar)、pa̍k(pacht,『租田地』)、荷蘭豆(『豌豆』)(註三)、蓮霧(jambu)(註三)、王田、三張犁(註四)。
來自日語--者有:khí-moo giang / bái(心情好/bái)、a-sá-lih(asali,『乾脆』)、phiàn-tsih(『老虎鉗』)、la-jí-ooh(收音機)、a-lú-mih(鋁)(註五)、oo-bá-sáng(對頂輩婦女ê稱呼)、郵便、寄附(kià-hù,『捐贈』)、便當。日本人koh用漢字發明足濟近代文明、科學kap醫學用語(註六):美術、民主、民權、文明、文法、財團法人、商業、商店、宣戰、所得稅,甚至、鬥爭、電子、電報、手術、消毒、衛生、狹心症(kiap-sim-tsìng,『心絞痛』)、心肌梗窒(sim-ki-kíng-that)……mā lóng總是。
Koh有可能來自百越語--ê:suí(『漂亮』)、bái(『醜』)、làm(『泥濘』)、bat(『認識』ia̍h『曾經』)、ka-tsua̍h(『蟑螂』)、lâ-giâ(『高腳蜘蛛』)、lâ-lí (鯪鯉、『穿山甲』)、bih(『躲/避』)、tsim(『吻』)、tsuâ(蛇)、khiū(『米飯有彈性』)、lim(『喝』)、phànn(『中空』)、tīng(『實心』)、oh(『難』)、sih-nah(『閃電』)、thâi(殺/『宰』)、 siâu(『精液』)、sannh(『被風掃到』)、sô(趖)……等。
來自原住民南島語系mā bē tsió:木瓜(bokkoi)、王梨(onrai)、菝仔(biabas)、muâ-sat-ba̍k(麻虱目,tsit-má叫虱目魚)、ò-giô(『愛玉』,學名是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註七)、a-se(assey)、láu-á(rauwa,『騙子』)、lut(『脫落』)、tiām(恬、『安靜』)、a-sá-puh-luh(『不入流』)、má-se-má-se(酒醉ê款式)……等等。
地名方面koh-khah濟!根據簡炯仁(Kán Kíng-jîn)教授ê統計,大約有70到80%台灣地名lóng是對原住民語語音來--ê,像艋舺(Bangkah)、羅東(Rutung)、苗栗(Bari)、打狗(Makatao,高雄舊名)、阿猴(屏東舊名)、八芝蘭(Pattsiran,士林舊名)、沙鹿(Soara)、半線(Poasoa,彰化舊名)、集集(Chiv-chiv)、赤崁(Chakam)、大目降(Toavokang,新化舊名)、諸羅山(Tsurosan,嘉義舊名)、六龜(Lakuli)、滿州(Matzun)……等等。
這就是咱逐工teh講ê台語!
讀予你聽:
(作者是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董事;本文由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提供。)
註一:Tsia-ê詞彙來自英語,m̄-koh大部份lóng koh經過日語轉譯,tsiah hōo台語吸收--入-來。因為是外來語,發音、拼寫法無固定,tsia-ê台羅kan-na參考用。
註二:詞彙後面括弧內若m̄是台羅標音,就是tsit个詞ê詞源ia̍h華、台語ê同義詞。
註三:荷蘭豆ê發音有幾若種:hô-lân-tāu、huê-liân-tāu、hô-jîn-tāu;荷蘭豆、蓮霧lóng是荷蘭人引進ê作物,其中蓮霧(jambu)詞源來自馬來語、印尼語。
註四:台灣hōo荷蘭人占ê時,土地總算是荷蘭國王--ê,號做「王田」;王田用「甲」做單位,每五甲是「一張犁」。
註五:「La-jí-ooh」kap「a-lú-mih」嚴格講--來, mā是日語對英語ia̍h其他語言轉譯--過-來--ê。
註六:Tsit類ê詞號做「和製漢語」,thang參考維基百科「和製漢語」。
註七:Ò-giô學名ê上尾字「awkeotsang」,就是對台語「ò-giô欉」來--ê。
註八:本文使用教育部推薦漢字kap台羅,一寡字詞ê語音kap語意thang上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查詢;『 』內底用華語發音。
延伸閱讀:
【台語世界/錄音】新台灣話陳列館
台語hām其他語言ê交流結合(維基百科)
若欲投稿,請寄:binpotgb@gmail.com,文章字數 600-800;文章若採用,有淡薄仔稿費。
請上【台語世界】閱讀閣較濟相關文章。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