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內寺廟和教堂,比村里數還要多,這是台灣罕有的現象。根據初步統計,宜蘭縣十二鄉鎮市原有263村里,1978年3月調整行政區域後,只剩下232村里,可是全縣共有309座寺廟,92座教堂,平均每一村里有1.75座寺廟教堂。在各鄉鎮中,宜蘭市有47座寺廟,10座教堂,占第一位。其次是冬山鄉共有46座寺廟、頭城鎮有45座、五結鄉有44座、蘇澳鎮共41座、礁溪鄉和壯圍鄉各28座、三星鄉25座、員山鄉24座、羅東鎮22座。
宜蘭在嘉慶年間,設廳治以來,不論政治、文化、經濟都剛上軌道,為求生活多一層保障,居民紛紛覓求心靈歸宿。宗教信仰可以沉澱人們思緒,也可以讓心靈上有所寄託。在宜蘭民間,對於鬼神之說,多數人大多抱持著虔敬的心態對待,由宜蘭市眾多的廟宇就可窺知一二。全市目前有57間廟宇教堂,現擇要介紹。
宜蘭市之寺廟建築,多設立於清代以前,初期為移民欲尋求心靈慰藉而設,墾拓完成後墾民定居、經濟穩定,寺廟之改築興建,才開始日漸頻繁。根據研究,確知建於戰前之寺廟中,創設於清治時期有31座,日治時期僅有8座,主要原因為自大正4年(1915)發生台人結合宗教力量,而起之「西來庵抗日事件」後,日人對台人宗教便開始有所限制,其後之「皇民化運動」(昭和12年,1937)使得宗教建築之發展更受到壓抑。
在地理區位分布上,舊城內及其北側為寺廟建築最密集之區域,乃因此區為宜蘭市最早之發展區域,是為政治、經濟及文化之發源地與人口聚集區,故寺廟均集中於此。
觀看廟寺格局是指建築物的整體配置。一般而言,建廟之初要堪輿專家看風水、定方位,依照主似神的神格等級,決定寺廟的大小規模。宜蘭寺廟常見格局,則可分為單殿式,為各種寺廟之基本型,只有一個拜殿。如一般田間的土地公廟。單殿式,又可分單開間式(武營廟)、單殿三開間式(慈雲寺)、單殿護龍式(五穀廟) ;兩殿式包含前殿與正殿,兩者間以廊道或拜庭相連,如城隍廟;及三殿式包括前殿(三川殿)、後殿與總殿,以廊道或拜庭相連,如昭應宮等5種。在建築構造上則沿續傳統閩粵之木構造建築風格,且以穿斗式之構造為主,少數為華麗之疊斗造(如昭應宮之前殿及正殿)。外牆則多為磚砌斗子牆(如昭應宮、慈雲寺等)。石材以昭應宮之青斗石及泉州白石最為上乘,餘者多為砂岩或卵石。
宜蘭寺廟還有二大特點:可見到不同鄉土守護神和功德牌位。由於宜蘭是各籍移民合作入墾地,漳州人奉祀的開漳聖王,建有20多座廟,占全台開漳聖王廟總數將近40%。泉州人則敬拜法主公、清水袓師。客家族興建的三山國王廟有26座之多,占全台總數的21%。在宜蘭各處寺廟中,常會有在邊殿供奉早期開拓先賢的牌位,是其他地方罕見的。這反映宜蘭民眾,感懷先民,昔日艱辛墾拓之情。另外,宜蘭「扶鸞」風氣很盛,是台灣設立鸞堂最多地區之一,同樣也可看出以往開發過程中,在面對不可預測的天災、人禍情況下,人們因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寄託。
宜蘭寺廟:祈求保佑
古城中心點:昭應宮
媽祖信仰為清代台灣漢人移民重要,且普及的民間信仰,為漢人移民主要心靈慰藉,清朝為了順應民心,特別在台灣施行,凡是廳治所在地的媽祖廟,一律撥官費敕建。
面山不面向大海媽祖廟
宜蘭昭應宮建於清嘉慶十三年(西元1808年),至今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主祀神祇為庇祐海上眾生的媽祖,在初建時原為面向大海,到清道光年間,改建為三殿式廟宇,方位也在此次改為面山,相傳是為改變文運,成為台灣少見面山的媽祖廟宇。
宜蘭昭應宮,又名天后宮,原坐西朝東,道光十四年重建改為西向,乃因地理師占卜易西向,蘭邑士子,必主「科甲聯登」果然,楊士芳、李望洋等人相繼進士,舉人及第,文風丕振,譽滿全台。
昭應宮一直以來都是鄰近民眾聚會的場所,日治時期文化協會與民眾黨更曾在廣場前宣揚民主思想。昭應宮雖然歷經多次修築,但廟宇中的裝飾工藝依舊保持原貌,精緻的龍柱、青獅及壁堵,皆相當具有特色,廟中尚保有清道光年間的「澤覃海宇」古匾,並經評定為三級古蹟,是宜蘭擁有崇高地位的廟宇。奇特的是廟的名稱,並不是我們所俗稱的「媽祖廟」,因為和一般媽祖廟不同的是:昭應宮是由皇帝所勅建的。
宜蘭本地最具價值之廟宇
宜蘭昭應宮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後殿一樓從祀「觀世音菩薩」,二樓供「水仙尊王」。左龕並供開發宜蘭有功三位名宦木雕像,中坐楊廷理、左為翟淦、右為陳 蒸,三任通判,均作清制官服,俗稱「三大老」。據瑪蘭廳誌記載,楊公開蘭設治,深得民心,崔公勤政積勞,歿於公廨,陳公愛民惜士,不名一錢,故蘭人感而祀之。宮內保存其多歷史文物,匾額計有光緒後,御賜「與天同功」,道光「澤覃海宇」,通判丁承禧「澤周海甸」,總兵張兆連「恩周赤子」及嘉慶十五年首任通判楊廷理之古香爐等,均為稀世珍品,評價極高。
昭應宮屬於臺灣早期長形式的建築系統,面寬三開間,從廟埕至後殿,深達六十多公尺。前殿、正殿的大木結構,細部木雕,石柱、石雕或門窗等,大多是 1834年所改建時的原始物件,雕工精湛絕倫、構圖圓潤流暢,是臺灣目前所保存清代道光時期,廟宇中的佳作。正殿內部格局高敞,簡潔而疏朗,透顯出祭祀空間的莊嚴和肅穆。 因此整體而言,不管在歷史條件、建築組構、裝修手法或材料選用上,昭應宮均是屬宜蘭本地最具價值之廟宇。其他古物如數方古匾等等,也都增添了昭應宮的光采,此地是宜蘭信仰文化之重鎮,亦可見宜蘭人對開蘭先賢的緬懷之情。
200多年歷史的昭應宮。圖/李界木提供
昭應宮是由皇帝所勅建的。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市昭應宮空間配置圖。圖/廟方提供
三位先賢:三大老。圖/李界木提供
看起來只是一口很普通的鐘,沒想到居然是咸豐九年的古物。圖/李界木提供
城隍廟
城隍神的信仰年代久遠,舉凡一個地方有建城者,便要建廟祭祀以守護城池。宜蘭舊城噶瑪蘭城建城不久的嘉慶十八年(1813),由官民募捐動員民工興建而成,屬於宜蘭舊城重要官廟之一。
宜蘭市的城隍廟歷史超過二百年了,至今已經過四次整修,其廟宇彩繪在日治時期的昭和七年(1932)及戰後的1983年經兩次重繪,日治時期由曾萬一負責,戰後由其子曾水源負責,而今,除三川殿重繪外,廟裡內景仍然保存著將近四十年前曾水源的彩繪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以民俗信仰大拜拜請客而言,宜蘭市的東嶽大帝的東嶽廟和城隍廟,與宜蘭市民關係最為密切。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是城隍老爺聖誕,和東嶽大帝一樣,生日前一天晚上有「暗訪」,隔天有繞街出境的「日巡」,宜蘭市人山人海,家家戶戶辦桌請客,不醉不歸,醉了也可以不回家,睡在路旁也沒有人管,那種人山人海,熱情款待、邀酒的情形,幼時常見。
城隍神明一般叫做城隍爺、城隍公或城隍老爺,掌管陰陽兩界,官府若有懸案難破,也會前來燒香擲筊問事,而一般小孩子若不受教,家長也可以拿小孩子的衣服,上面壓著竹棍,擺放在供桌上,祈求城隍老爺作主,教導孩子。另外,廟裡尚掛著清代以來的大算盤,並有當時通判所題的詩:「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
由於城隍廟屬陰廟,所以在建築上採取較低矮、具壓迫感的設計,整體感覺陰冷深邃,別具幽冥世界的氣氛。圖/李界木提供
一進城隍廟,左右兩側即有大神將。城隍爺、七爺、八爺是早期由先人從中國迎請到噶瑪蘭,是宜蘭市內歷史悠久的廟字之一,也是清代少數能列入『官祀』的廟宇。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市城隍廟左側有間比較小間的夫人宮,祭祀城隍夫人。圖/李界木提供
感應宮與城隍廟相鄰。圖/李界木提供
感應廟主祭祀呂洞賓,旁邊還有仿呂洞賓黑白畫像。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市城隍廟口麵店,擺在戲台上。創立於1927年算是阿嬤等級的宜蘭在地美食。此店菜單: 豬肝、豬心、豬肺、豬頭肉、阪肉、三層肉、肝連、沙魚烟、鴨腸、粉腸、魚丸、青菜、粿仔、米粉、大麵..........都是循傳統做法手工特製。圖/李界木提供
慶和廟
慶和廟創建於嘉慶20年(1815),源於清代宜蘭舊城舉人林廷儀,及地方士紳潘乾鐘、蔡春芳等倡建。據耆老的描述。位在宜蘭舊城北門外的慶和廟、和宜蘭舊城內的靈惠廟、城隍廟同稱為「蘭陽福主」及「開蘭屏翰」的三大古廟。中秋節慶廟前的「擊鼓邀月」與「北管清代子弟排演」是地方上重大樂事。相傳林廷儀考上舉人後,每年中秋節的晚上會在廟裡舉辦「擊鼓邀月」的活動。就是請人煎製番薯餅,然後排隊矇住眼睛,手執鼓錘,徐徐前進擊鼓,擊中者則獲得餅一塊。第一個擊中者,則有餅十塊,每年中秋節黃昏未到,大人、小孩都已排隊等著擊鼓,這個餅俗稱「舉人餅」。
現今的慶和廟早年為墳墓,貧窮沒家者於此搭草寮居住俗稱乞丐寮。日治時期,遷移墳墓,骨骸另葬於員山公墓,後來才於此建廟,其廟宇改建多次成現今樣貌,一般又叫做「馬公廟」或「馬舍公廟」,因馬仁為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部將之一,後被封為「輔順將軍」,是舊城北門外重要廟宇。
慶和廟。圖/李界木提供
文昌宮
有關文昌帝君這位神明的由來,就是文昌帝君又叫做梓潼帝君、文昌司命,奉為掌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的神明。一般和關聖帝君(文衡帝君)、呂洞賓、朱衣夫子及魁星統稱五文昌帝君。宜蘭的文昌宮是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合祀,即被供奉在同一廟宇裡。
文昌廟創建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通判高大鏞爲使讀書人在精神上有所寄託乃興建本廟。道光二十五年(1845)通判朱材哲改建,並增奉關聖帝君,文武帝君並祀,所以又叫做「文武廟」。
文昌廟特殊之一,乃神明牌位漢滿文並列,自建廟保存至今為鎮廟之寶。早年宜蘭西皮、福祿兩派樂團常起爭執甚或械鬥,本廟另祀有西秦王爺神像,為福祿派重要聚會場所,近年樂團盛況不再,相關戲服文物已移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展示、擺放以供遊客觀賞。
文昌廟,另外合祀原奉祀於仰山書院的「五夫子神位」及造字先師「倉頡夫子神位」,是學子多年來祈求考運亨通的主要場所。
文昌廟早年廟埕寬廣,是宜蘭市熱鬧的地方,清代童生考試即在文昌廟後的考棚舉行。另外,宜蘭有名的仰山書院也設在文昌廟,可惜近年來因種種因素,都已被拆除,不見當年的樣貌了。
文昌廟。圖/宜蘭市公所
滿漢文並列的關聖帝君牌位。圖/李界木提供
光明寺
清水祖師廟:是早期當地先賢於嘉慶二十五年歲次庚辰《西元 1820年》由福建安溪清水崖分靈,中國按奉來宜蘭市光大里《新厝仔》供奉,距今將近二百年歷史之久,盛傳日治時期流行鼠疫難醫治,於是有人割香,請淡水祖師公來協助,首由呂姓與潘姓的神明會,日後信徒聚增籌組敬神會,輪值恭奉,神明會由眾信徒每年舉行祭祀會內活動,使原本並沒有建廟輪流奉祀爐主家中,居民要奉祀祭拜不便。至 1970年信徒發起建廟,由地方及社會熱心士紳鼎力支持, 1981完成初期工程。據潘太太口述:約1970年神明會中,當地善士呂旺欉先生,於喝醉酒時誇下海口,允諾同意提供土地百坪《含蓋今路地部份》做為建廟用地。《即今廟址,當時是沼澤地》。1970呂旺欉先生之一片善心,捐地促成建廟《飲酒起廟成為至今梓里美談》,由眾發起人,今廟成為當地信仰及休閒活動中心及鄂王里社區發展協會辦公處所。每年農曆正月初6、11月6日及7月28日,分別為祖師公生日及普渡。
鄂王里現存有潘氏古宅三合院,其廣場是鄂王里社區發展協會成立發起地。厝後古井,而古井是相傳為嘉慶年間昭應宮的工匠所早鑿,至今已二百多年,也是舊時當地居民重要飲水來源井。而呂氏聚落位於現今社福大樓南側,原由呂阿秀《呂川長祖父》從員山三鬮仔遷來,當時四周均為農田,連今電力公司尚未興建,無人居住,故稱《新厝仔底》又叫《姓呂仔底》。舊時光明寺祖師公,由呂氏家族割香而來,後又捐地蓋廟蔭庇鄉里,在地方傳為佳話。
祖師公廟:主神奉祀《清水祖師》左殿《觀世音菩薩》右殿《福德正神》左右護法 《招應尊》。圖/李界木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