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古道位於南投縣竹山鎮至花蓮縣玉里鎮之間,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所開闢的古道,是台灣最早的橫貫公路;於民國76年(1987年)4月17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現稱國定古蹟)。
牡丹社事件
八通關古道的修築有其歷史背景:清同治10年(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的八瑤灣,因誤入牡丹社,為社民所殺。日本一向覬覦臺灣並以琉球宗主國自居,故於同治13年(1874年)以懲兇為由發兵臺灣。清廷見事態嚴重,派總理福建船務大臣沈葆禎以欽差身份來臺,督辦臺灣防務事宜。沈葆禎抵臺後,除一方面從事戰備與對日交涉外,亦同時對原住民展開撫綏工作,防其為日人所利用。至同年10月,經英公使調停,始定約於北京,日本依約退兵,史稱牡丹社事件。
由於牡丹社事件的影響,清廷始知如果無法切實掌握「生番」地界的管轄權,就無法杜絕外國對臺灣之窺伺。故牡丹社事件結束之後,沈葆禎即籌劃善後,辦理開山撫民要務,並以此為經營臺灣的第一要務,積極招徠墾民,開闢後山。為使前山與後山之間的交通無所阻礙,亦繼續同治13年末所開闢之北、南二條橫貫東西的通道,於光緒元年(1875年)加開中路,此即為「八通關古道」。
同治13年(1874年)10月,總兵吳光亮率粵勇兩營駐紮集集(今南投縣集集鎮),辦理開山撫民事宜,並遣人入山探路,同年底探路人回報後,於光緒元年(1875年)開始八通關古道開闢工程,同年冬11月完工。沿途橋道、溝壑、木圍、宿站,俱漸興修,分派兵勇配紮各要隘。
「八通關古道」分別從林圯埔(今南投竹山)及社寮(竹山鎮東北)兩地興工,然後至大坪頂合為一路;再經大水窟、頂城、鳳凰山、茅埔、楠子腳萬、東埔、八通關山、大水堀、越過中央山脈脊嶺,沿拉庫拉庫溪往東行,到達花蓮的璞石閣(今玉里),全長152.64公里。
被原住民稱為「鄭成功路」的這條古道,橫貫本島心臟地帶,因經過「八通關」(鄒族語,原義是玉山)而得名。清末時期兵士、商賈絡繹於途,曾是政經要道,但因開山撫民政策時有變更,再加上瘴癘及沿途民社無法全面控制,以致人跡罕至,年久日趨荒蕪,遂逐漸湮沒於草莽中。
日治時代「八通關越嶺道路」
日人治臺後,為行其控制原住民之山地政策,於大正8年(1919年),動用山胞與平地保甲的義務勞役,另闢理民道路,稱為「八通關越嶺道路」,並在沿途要隘設置34個駐在所。清代的八通關古道早已廢棄不用。由於清代八通關古道與日治時代所開之八通關越嶺道路,都是經過南投縣信義鄉之東埔、八通關,橫越中央山脈之大水窟,東下花蓮卓溪鄉,再抵達古道的出口玉里鎮,曾一度引起今人的混淆;但經近年來的探勘,可知兩條路線在細部上甚少重複,故已能釐清兩者不同之處。今日所能通行之古道,為經過整修後之「八通關越嶺古道」。
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後,開始修復部分路段為登山步道;其中東部馬戛次托溪至藍巴斯間有大量石階,沿途尚有駁坎、營盤舊址及陶瓷殘片;由於人跡罕至,野生動物穿梭林間,珍奇樹木處處可見,是清代開闢三條古道中唯一尚存有遺跡者。
紀念開山的碑碣
由於八通關古道之興建,沿途遺留多件紀念開山之碑碣,茲列舉現存者如下:
一、「開闢鴻荒」碣 。「開闢鴻荒」石碣位於集集鎮林尾里濁水溪北岸。清同治13年,時任中路統領的吳光亮奉命「開山撫番」,募集「飛虎軍」,10月進駐集集埔(今南投縣集集鎮),行經草嶺濁水溪畔,發現兩岸形勢險峻,無法越山而過,乃經由溪底通過,並於岩壁勒「開闢鴻荒」四字,以示入境化外之域,期勉兵士排除萬難達成任務。該碣因位處集集欄河堰工程範圍內,經地方人士呼籲而特別變更設計保存。
二、「化及蠻貊」碣。此碣位於集集特有生物中心東側的巷弄內,地處偏僻的果園圍牆邊。筆力蒼勁且有題名落款,是清代拓墾南投的佐證,碣文寫著:「欽命布正使銜署台灣兵備道陳方伯撫番開墾處」,末署:「大清光緒十三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
三、「萬年亨衢」碣。此碣位於鹿谷鄉鳳凰村鳳凰山麓(鳳凰谷鳥園內),刻於距地面高140公分巨石上,邊框高150公分,寬223公分,旁邊還有兩道空框,行書「萬年亨衢」筆力雄渾,氣勢磅礡。多年來歷經數次風災土石流之害,屢次修整,現今已妥善整理,可供參觀。.
四、「德遍山陬」碑。八通關古道完成後,清廷隨即開放民眾入山開墾伐竹、抽藤,大大促進地方繁榮,鹿谷鄉士紳感念吳光亮德澤共同豎立「德遍山陬」碑。因此本碑年代恰較八通關古道開通晚一年。
五、「入山撤禁告示碑」。清朝統治台灣期間原先採取消極漢番隔離政策,不僅禁止私自移民渡台,並且嚴格限制漢人進入原住民區域,對於鐵器、竹竿、藤條等也嚴加管制。牡丹社事件後治台政策轉為積極,故光緒元年沈葆楨主張開山撫番,特別奏請撤去平地居民進入山地及鐵器等物資流通管制的律令,而有此告示碑。此碑高133公分,寬60公分,厚20公分,與「德遍山陬」碑並立於鹿谷村新寮土地廟「福安宮」旁。
六、「山通大海」石碣。位於陳有蘭溪左岸十八重溪吊橋(即今之新中部橫貫公路新建之陳有蘭溪水泥橋)下游約二百公尺處,正書山通大海四字,字徑約十八公分,字距約二十五公分,其文意為寓以山海交易自如之義。1959年八七水災之際,該石碣遭洪水沖失埋沒,雖經二次挖尋,均無所獲;1988年由南投縣政府另覓巨石重刻,不料,2001年桃芝風災,筆石溪爆發土石流,大量土石流入陳有蘭溪,重刻石碣也遭土石流吞沒,迄今仍未尋獲。2012年「山通大海石碣景觀意象工程」完成,重立碣石於溪畔。
另者,根據雲林縣採訪冊紀錄,吳光亮曾於八通關山頂立「過化存神」碑,該碑在日治時期已佚失。
圖/翁溪河
圖/翁溪河
圖/翁溪河
圖/翁溪河
圖/翁溪河
圖/翁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