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升格非萬靈 台灣不能有三等國民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升格非萬靈 台灣不能有三等國民

 2021-12-28 10:50
縣市合併及升格要為國家百年發展著想,勿著眼於眼前的選舉計算。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縣市合併及升格要為國家百年發展著想,勿著眼於眼前的選舉計算。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台灣是一個2357萬人口,36197平方公里面積的國家,卻有6個直轄市,佔全國地方政府預算的7成,而不公平的分配在六都內依然嚴重,城鄉差距沒有因為升格而縮減,甚至因為資源過度集中而使偏鄉更落後,可見升格未必帶來想像中的好處,還讓財政分配更不均,甚至產生「三等國民」。

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就職演說中提到,「產業的佈局和國土的利用,應該拋棄零碎的規畫,和短視近利的眼光。我們必須追求區域的均衡發展,這需要中央來規畫、整合,也需要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區域聯合治理的精神。」依據蔡總統的精神,想要進行全面的區域治理,縣市升格絕非單一個案,只研議大新竹是否應升格而忽略台灣整體國土規劃,或須再思量。

國家的發展,應從國土規劃著手,才能依序區域治理,並重劃行政區域,依據前述進程再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但20年來,行政院只在行政區域重劃做文章,核心的國土計畫幾乎沒有進行,缺少高位視野的區域重劃,易落政治算計之口實。

本次大新竹合併升格始於林智堅市長的提案,不免遭到外界因人設事的猜疑。支持合併的說法則是,由於新竹有科學園區,地位特殊以因應美中對抗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新格局。

科學園區的主管機關是科技部,中央若要全力推動科技產業的發展,由行政院統籌辦理比升格更迅速而有效。科技城要有效地聚集產業及匯集人才,可仿照美國加州矽谷、中國北京中關村等,以國家經濟特區形式運作,不必然須牽涉縣市合併和選舉。

筆者以為,縣市合併只是有效的產業管理、人才的聚集和宜居架構的一環。縣市合併主要還是必須解決共同性的問題,包括交通、水污染、環保等議題,產業才會有安定發展的可能,縣市爭區升格目的簡單來說就是為錢,為多分一點財政統籌分配款來建設地方。

要創造更好的環境給重要產業,又要縣市之間財政分配公平正義,就不能像現在看見的只修改《地方制度法》的「一個字」而已,沒有處理重要的配套法案《行政區劃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不僅沒有國家發展的整體規劃,也無法消弭城鄉差距及偏鄉地區的落後。

站在更宏觀的思維,甚或可廢除直轄市,中央財稅及權限下放,建立六都及一般縣市財稅平等,落實財政收支劃分制度的修改,讓地方財政能真正的自主。這些目標是可以一起達成的,同時才能夠實踐民進黨所揭示的「公平正義」的安康社會,進而有消弭「三等國民」之效!

台灣發展史上縣市合併及升格總是引起舉國關注,當一樣的選擇出現時,有權利的人要思考,為國家百年發展著想,為國民享有公平而富足的生活著想,不要著眼於眼前的選舉計算,畢竟比選舉更重要的,是用對的價值建立的美好國家。


作者指出,縣市合併只是有效的產業管理、人才的聚集和宜居架構的一環,主要還是必須解決共同性的問題。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