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重溫中壢番薯市仔 藝文陣線辦市集招客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重溫中壢番薯市仔 藝文陣線辦市集招客

 2017-12-29 21:04
昔日熱鬧的番薯市,現在變成空盪盪的人行步道。圖/唐植梅  攝
昔日熱鬧的番薯市,現在變成空盪盪的人行步道。圖/唐植梅 攝

為了重現中壢番薯市仔多年前繁榮回憶,年輕社團「桃園藝文陣線」將於明(30)日在「角礫」舉辦「冬節室內小市集」,透過自家栽種果菜、醃漬物及手作商品販售交流,邀集年輕朋友與家人一起走入記憶中但好久未想起的番薯市集。

對於中壢蕃薯市仔,當地店家回憶,這個番薯市仔老早就沒賣番薯了,只有老中壢人還會這樣稱呼,更多則是稱它為「民生市場」,因為當年民生路、中平路一帶,整條都是它的腹地。

日治時期,中壢是全台最大桃園豬仔交易地,四周鄉鎮的人都會聚到老街溪旁的博愛路、中原路一帶「豬埔仔」交易豬隻,再順著溪畔往下到民生路、中平路買番薯、番薯簽、番薯粉之類的,帶回去做豬隻的飼料。買得人多,新屋、觀音甚至更遠一帶的番薯農人就全都聚集來這裡,後來為了方便這些農人採買糧食與日常用品,其他百貨商販也跟著進來搶市,結果什麼都賣,成了在地人極為依賴的菜市場。

當年賣蕃薯所形成的巷道市集,並不是公營,也沒有民間組織管理,只是合法與流動攤販聚集,但因為當年買賣豬隻利潤高,商賈出手闊綽,吸引各種商家、酒店林立,衣香鬓影,讓這裡成了當年中壢最繁華所在,鼎盛時期每天有數千人進入消費,遇到節慶大日,更是燈火通明、萬頭鑽動!

不過,50年代開始其他品種豬仔逐漸取代桃園豬,這裡豬隻買賣沒落,買賣番薯的生意也少了,此起彼落的蕃薯喊價聲,隨著時間逐漸遠去。現在蕃薯市場內賣蕃薯的攤販寥寥可數,但老一輩民眾談起番薯歲月,談到當年農村社會打拚的艱苦,仍不勝唏噓。


角礫的入口(唐植梅  攝)

桃園在地藝文社團「桃園藝文陣線」,在當地店家及里長等協助下,今年在番薯市集裡落腳,成立了「角礫」藝文空間。他們把先前辦文化活動結識的長輩們贊助老式合成皮沙發放進店裡,其他80%以上桌椅櫃等設備也是二手品,屋裡有好幾根圓柱,一看就知「我是老房子」,桃園藝文陣線理事長劉醇遠說,就是要彰顯老屋和蕃薯市場的歷史文化意義。

為了吸引中壢市中平路前段「服飾街」人氣走進後段,也希望重現番薯市集裡老店家的回憶,劉醇遠與志工們邀集了一群年輕夥伴,把自家栽種蔬果、家庭醃漬物或是二手衣、古著配件、家居物品拿出來,在30日舉辦二手商品市集。

劉醇遠說,「角礫」雖是咖啡店,不過這個店最重要目的,是希望讓文化的種子像風信子般從2樓吹向大街小巷,讓更多人知道昔日番薯市集的故事,更希望透過此地讓人氣回籠。


一群熱愛藝文團體年輕人共同組成角礫「空間」(取自角礫臉書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