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日本核食輸台 建議輻射檢測取代地區禁令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日本核食輸台 建議輻射檢測取代地區禁令

 2017-11-14 15:55
衛福部表示,核災縣市食品是否解禁,最終須由政府通盤考量後決定。(圖與本新聞無關)圖/郭文宏(資料照)
衛福部表示,核災縣市食品是否解禁,最終須由政府通盤考量後決定。(圖與本新聞無關)圖/郭文宏(資料照)

日本媒體報導,台灣最快今年底解禁日本核災5縣市食品輸台,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告兩份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建議打破「地區」禁令,改以「有無受輻射污染」為標準,比照美國、歐盟訂定輻射檢測標準,一旦檢測超標就退回,5年內曾被驗出額外輻射的食品則不得開放。

衛福部表示,核災縣市食品是否解禁,最終須由政府通盤考量後決定。

兩份報告於11月初放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網站上,其中「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建議打破「地區」禁令,改以「有無受輻射污染」把關;「日本水產品輻射風險評估」報告,則指日本水產輻射值的致癌風險,低於國民健康署所訂定的可接受致癌風險範圍。

日本東北地震引發福島核災至今,台灣仍禁止進口任何來自日本福島縣及鄰近的群馬、櫪木、茨城、千葉等「核災5縣巿」的食品。

日本「共同社」日前報導,台灣最快在年底恢復開放福島以外4縣市的食品輸台。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多次表示沒聽說,並強調未來若有規劃開放,會派員到日本實地檢測。

食藥署2日在官網上公告「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及「日本水產品輻射風險評估」,說明未來若要解除茨城、櫪木、千葉、群馬4縣市食品進口禁令以及全面開放日本水產品輸台,可能對民眾造成的健康風險。

「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分析日本國內市售6類食品的人工放射核種,以及美國、歐盟、香港、台灣公告的日本進口食品檢測結果,共約109萬筆資料,再將各年齡層對於高放射濃度食物的攝食量進行計算。此報告的分析限制是「鍶90」的食品檢測資料不足。

報告指出,如果開放「核災4縣市」食品進入台灣,以平均攝食量及4縣生產量占日本食品產量12.6%估計,台灣19至65歲成人中,每年造成罹癌、遺傳效應風險者可能增加0.12人,0至18歲者將增加0.014人,65歲以上者將增加0.019人。

若以最大攝食量及4縣生產量占日本食品產量100%的極端狀況估計,台灣19至65歲成人中,每年造成罹癌、遺傳效應風險者恐增加16人,0至18歲增加0.89人,65歲以上增加至1.71人。

報告結論強調,並非所有來自日本某特定地區的食品就會有輻射污染,5縣以外的食品也並非完全沒有污染。報告建議打破「地區」禁令,改以「有無受輻射污染」為標準,比照美國、歐盟訂定輻射檢測標準,一旦檢測超標就退回,5年內曾被驗出額外輻射的食品則不得開放。

至於「日本水產品輻射風險評估」報告,根據日本政府2014至2016年公布的水產品輻射檢驗結果,計算額外增加終身致癌風險,實體癌平均每10萬人增加0.0122 人、甲狀腺癌增加0.0003人、白血病0.0015人,均低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訂定的可接受致癌風險範圍。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