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世代網路書寫「不約而同」自動進化到「火星文」,就可知道文言文已變成當前世代的「古文」,對當前世代而言「古文」就真的只是「觀止」…
教育部本該是進步思潮的主導者,但換了顏色,若自己扮演保守舊勢力的「老學究」,不諳世事、死啃書本、迂腐,則無異形同嚙咬台灣進步價值,背離時代有夠遠….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老學究」稱年老的讀書人。有譏諷其固陋的意思。(版權教育部/網站國教院維護)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80%81%E5%AD%B8%E7%A9%B6
有句話「活到老學到老」是對的!知識進步或退步和年齡無關,惟「老學究」再怎麼國學底蘊深,若不解新世代改變的語言,老花眼鏡再怎麼調整,還是模糊、看不清和人民需求越離越遠…..
承載台灣人民殷切期望的新政府,教育部具有培育台灣新世代的重任,本該因應時代潮流站在思想改革最前線,惟衡諸當前教育主事大員,保守傳統舊勢力密布教育體系,主事者有無決心扭轉「進步退步只在一念間」。
惟端看近日被媒體踢爆熱議的和春學院以「原民充當人頭詐領補助」媒體揭露該校監察人竟是前教育部長吳清基:而高醫大董事會「非法擴權」監院糾正教育部高達20多項缺失,直指教育部縱容、包庇;新政府上台,原列國會優先法案的私校法修正案,要解決萬年校董的法條硬是被舊勢力和政商權貴結合不肖委員,擱置凍結至今。從課綱審查「文白之爭」到當前各項爭議事件,教育部主事者的被動敷衍,總是要媒體踢爆,檢調介入或社會與論大加撻伐,這樣的教育部,只能說其是盤根錯節的「老學究」,該被全面改革,對它還能抱持什麼樣的期待?
高醫大上週日落實校務會議決議,排除外力干預,深夜凌晨快速拆除矗立在附設醫院的「陳中和翁銅像」,只要了解陳啟川家族三代如何竄改創辦人校史等過程,就知道這是「不義象徵」,教育史上的負面教材,高醫附醫終結「陳中和翁銅像」,展現師生、校友落實「透明革命」、「轉型正義」的決心,也讓附設醫院阻礙通行的「障礙物」終獲排除,隨機詢問就診病患,大家都說讚!
事實上,高醫大校務會議還通過比照憲法與大學法進步版的「校長遴選辦法」並送教育部,惟教育部還是扮演「老學究」…
深入理解高醫是杜聰明創辦的真實歷史後,這一所台灣[現代醫學之父]杜聰明創建的首間醫學大學,早該隨台灣民主化而轉型正義,當前如果還有人,仍能站在老蔣拔擢-南和興產創辦人陳啟川家族三代「那一邊」,無異就是漠視史實,助長嚙咬台灣台灣社會公義的「保皇派」,持續站在「反民主」的對立面。
從去年至今,有良心的高醫師生校友對抗「有錢就要竄改校史」的「啟川家族三代」,教育部扮演的角色一如監察院糾正案「調查報告」所述包庇、縱容;就如高醫大工會理事長吳國揚所指:「沒有牙齒的老虎」。
從教育部的作為,反觀新任閣揆賴清德在南市長時捍拒李全教「黑金」,敢於突破冷冰冰的制度框架,就是要讓陽光灑進議會;賴揆在立院首詢答回應藍營立委時,毫無遲疑地強調其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無論擔任什麼職務態度都不會改變」,相較絕大多數政治人物的「換了職務,換了腦袋」很不一樣。賴清德擔任閣揆,瞬間拉起新政府的民調,已看出人民對政黨第三次輪替真實所要的期待。
當前教育主事者本該有大刀闊斧的決心,甚至要有學者捍衛尊嚴的風骨,而非媒體爆料或檢調介入才獲官員回應,反之,保守與特定勢力盤根錯節的教育部無異就是最該被改革的對象。賴揆以為呢?!
有良心的高醫師生校友去年10月62周年校慶集結高醫附設醫院,呼籲「陳中和銅像回家(陳家)」歷經一年努力,代表「偽創辦人陳啟川」將高醫淪為家廟私產「不義象徵」的「陳中和翁銅像」已告別附設醫院。(圖/林崑峯翻攝)
※高醫附設醫院「告別陳中和翁銅像」拆的徹底,連基座都拆了!(2017/09/24)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6f8e091-c9e6-4913-9019-53964d67f3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