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國際濕地大會登台 籲完整保留黑面琵鷺棲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國際濕地大會登台 籲完整保留黑面琵鷺棲地

 2016-09-16 14:01
2016年國際濕地大會日前在台北文創大樓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NGO及專家學者跟國內政府部門相關部會共同發表濕地宣言。圖/李秉芳
2016年國際濕地大會日前在台北文創大樓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NGO及專家學者跟國內政府部門相關部會共同發表濕地宣言。圖/李秉芳

2016年國際濕地大會(Wetlands: Our Common Wealth, 2016 International Wetland Convention in Taiwan)日前在台北文創大樓舉行,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及環保署共同籌辦,內容包括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及綜合討論,閉幕時各部會及民團聚焦共同擬出濕地宣言,盼能在台灣實踐里山精神,保護濕地生態。

國際濕地大會以「共生方舟─看見濕地新價值」為研討主題,邀請到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Honkg Kong)、國際生態學聯合會-濕地工作組(INTECOL-WWG)、濕地國際(WI)、水田濕地與水環境的國際學術組織(PAWEES)等九個國際核心濕地組織代表、共15位濕地保育專家與會交流,更有多位國內保育學者進行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和綜合討論,兩天的活動約有六百多人與會,從綠色經濟及國土安全的雙贏角度,探討氣候變遷調適與國土保育下的濕地作為,且擴展台灣在全球濕地保育行動之國際夥伴關係。

擔任2016~2017年SWS總會會長的Gillian Davies表示,亞洲國家中,只有韓國和台灣為了保護濕地制定相關法規,台灣2015年通過《濕地保育法》,Gillian Davies說,近年走訪台灣各地,對許多重大濕地和棲息地恢復項目的落實印象深刻,提高了水質、調蓄洪水、防颱、供水、氣候變遷韌性、生物多樣性等等功能,並見證在保育濕地後,候鳥增加的正向變化,例如黑面琵鷺與水雉。

然而,最近高雄茄萣濕地卻因1-4道路的開發案剛通過環評,恐破壞黑面琵鷺渡冬棲地引起爭議。依《拉姆薩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 of Wetlands)第六則,一處濕地「棲息有單一種水鳥其全球1%以上個體數量」,便為「國際級濕地」,茄萣濕地擁有全球4.5%黑琵族群。

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成員也到場與專家學者討論茄萣濕地目前的爭議開發,不少專家學者聽了都當場表示,全球4.5%黑琵族群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道路開發必須審慎評估考量。

根據《台灣濕地網》報導,針對環團呼籲內政部依公約標準進行再評定作業,茄萣濕地應評定為國際級濕地,內政部次長林慈玲表示,台灣已評鑑認證2處國際級、40處國家及重要濕地、41處地方級暫定重要濕地,茄萣濕地現為地方級暫定濕地,相關程序還在進行中,級別尚未公告,會聽取民間各方意見,進行檢討後送交審議小組評定。

大會尾聲,政府各部會、專家學者、NGO團體及參與民眾,共同將濕地保護的行動方案跟策略方向進行聚焦整合,並宣讀大會宣言「推動濕地明智利用,踐行里山倡議精神」,內容包括認同濕地是國土保護安全網中的重要環節、積極推動《濕地保育法》、優先保留重要濕地生態完整性,避免棲地零碎化跟破碎化、盤點濕地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推動以長期捐贈或環境信託的方式將濕地管理交由在地NGO組織等。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