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今日公布由瑞士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的「2015年IMD世界人才報告」,結果顯示,台灣在61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23,較前一年進步4名,僅落後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台灣在「人才外流」這細項指標中,排名卻遠落居50,顯示雖然人力整體評比提升,但最嚴重的問題卻在人才外流,等於變相幫其他國家培育人才。
IMD世界人才報告是從「世界競爭力報告(WCY)」300多項指標中,挑選有關教育、勞動市場等30項指標彙整而成,並將這份人才報告指標分為「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和「人才準備度」3大類,據此,台灣在各指標排名分別為第18名、26名和25名,前兩項分別較2014年進步9名以及4名,第三項則與上次評比時相當。
而在整體國家排名當中台灣在61個受評國家中排名23,在亞洲地區,則排名第4,落後新加坡、香港及馬來西亞,但優於日本、韓國。
再觀察各項指標,「投資與發展人才」排名進步主要是「學徒制」進步3名(第13名),「企業重視員工訓練」進步2名(第16名),而今年新增納入「健康環境」指標,我國排名第11名。
至於「吸引與留住人才」上,全球排名第26,雖然排名提升,而今年新增指標加入的「個人有效所得稅率」,台灣則第8名,但在「服務業報酬」與「經理人報酬」排名卻分別遠落於31名、35名,顯示我國競才條件仍有改進空間,更值得關注的是,台灣在「人才外流」指標排名還是維持50名,仍然沒有長進。
從這些細項指標來看,台灣的人才留用以及與他國競才的能力,光最實際的薪資報酬排名(服務業報酬、經理人報酬等)便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再加上人才挖角、赴海外工作者眾,讓人才外流情況年年加劇,儘管國發會在新聞稿中不斷強調已經推出多項留才措施,但仍掩蓋不住留不住自己培育出來的人才的事實,甚至直白來說,也等於變相幫其他國家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