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春節走訪大溪 體會常民生活文化之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春節走訪大溪 體會常民生活文化之美

 2018-02-16 13:44
大溪木藝館壹號館周邊老樹林立。圖/大溪木藝館
大溪木藝館壹號館周邊老樹林立。圖/大溪木藝館

體會常民生活文化,不必赴日本京都,桃園大溪就能感受到。因河運而發達的大溪,1810年代紮根的木器業,至今仍在和平老街、康莊路等地林立,遷居來此的林氏大家族生活文化,至今也仍在街屋中展現,而1901年改制的大嵙崁支廳及普濟路警察宿舍群,更形成獨特的警察生活圈。走訪大溪,處處可發現兩百餘年的歷史縮影。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陳倩慧說,大溪受惠河運而創造出茶、樟腦、木材等山林資源的轉運榮景,又因林本源等大家族遷居至此,聘請木作匠師興築宅邸及製作家具,奠定大溪木藝發展基礎,這些伴隨山林與河港孕育的生活樣態與文化,至今仍然在大溪老街中煥發活力與風華。為與在地居民共同保存、記錄及展現大溪人文、生活與產業,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因此而生。

源自北歐的「生態博物館」概念,大溪木藝館提倡「居民」才是核心角色,並以保存文化資產與結合在地社群為理念,將公有館舍包括武德殿及22戶日式宿舍群重新修繕,採分年分階段修繕開放,同時串連起當地各個歷史街屋,將整個大溪打造成一座人文博物館。

目前博物館對外開放的館舍「壹號館」,是1920年代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為了重現大溪木藝風華,館舍保留了木造日式外觀,展示以「木藝」為主軸,內容涵蓋了木藝、食物、宗教等常民生活文化。每樣物件都在訴說著大溪古往今來的歷史文化。


​目前博物館對外開放的館舍「壹號館」,是1920年代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圖/大溪木藝館

這座建築曾作為大溪國小校長的日式宿舍,前屋主是大溪初級中學英文老師陳茂林,其夫人陳王翠梧曾在屋內教授裁縫,宿舍門口高掛「溪光縫紉補習班」的場景,更是許多大溪婦女的共同回憶。

為能傳達博物館與地方連結之精神,木藝館開館時與中原大學合作,將大溪的人文景物設計成「木」及「森、水、街、館」品牌識別,並且大量落實在博物館及老城區的生活場域。這項設計剛獲得「2018德國iF設計獎」Discipline Communication視覺傳達類設計獎,同時競爭者有來自54個國家、6,402組參賽者,獲獎相當不容易也十分殊榮。


木博館獲獎報導。圖/大溪木藝館

目前除了木藝館的文化歷史外,館外巷弄中的15處街角館也與博物館合作,為遊客導覽大溪在地的工藝之美,每個街角館就是一個主題的小分館,如達文西瓜藝文館、新玉清木器、協大木器行、下街四十番地工房、協盛木器等皆在和平老街上。

透過深入走訪大溪的街頭巷尾,體驗居住在此才能感受到的日常,也將昔日風華一一重現。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