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人、十天九夜的步行,經歷了下切、高繞、攀岩、高山症等挑戰,終於完成「八通關越嶺古道路線探勘」,布農族歷史最重要的一段路,首次有完整的影像紀錄,卓溪鄉長呂必賢今天在公所迎接這些「探勘先鋒」的歸來,並將於3月13日在台北召開記者會,播映這段難得的影片。
由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卓溪鄉公所舉辦「八通關越嶺古道路線探勘計畫」,在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推動成為愛台第四大運動」的鼓舞下,決定展開路線探勘,並進行影像紀錄,在歷史、文化、生態等方面,都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玉山國家公園早期為布農族傳統領域,日治時期族人遭受日本人多次驅離,因而在1915年發動反抗政府的「大分事件」,其事發地為「八通關越嶺古道」的大分駐在所,此古道代表著指標性歷史意義與布農族人長達十多年的抗日歷程。卓溪鄉長呂必賢因此和東辦執行長許傳盛一同發起探勘與紀錄活動,進行完整的八通關越嶺古道探勘紀錄,除了留下完整的歷史資料,也希望能藉由詳細的路段狀況紀錄,成為修繕的依據,朝向開放步道的方向努力。
此行12位登山隊員,幾乎都是對八通關古道非常熟悉的卓溪鄉布農族人,包括擔任總領隊的資深嚮導高螢山,還有玉管處巡山員、布農族長老高忠義、五十五歲的資深協作員高新興等,此外還有攝影與紀錄人員攜帶攝影器材上山拍攝紀錄,知名布農族青年作家趙聰義也在此行之列,要將部落前輩的口述歷史完整紀錄。
高新興表示,雖然已走過很多次,但還是從開始走就想掉淚,因為自己的祖父母告訴過他,這是祖先從南投一路遷徙而來的道路,走在歷史的軌跡上,意義重大,但古道的狀況越來越差,這次有很多高繞、下切的需求,他也提出修整八通關越嶺古道、讓年輕族人都要走一次八通關的請求。
曾偉宏表示,族人這十天走的是八通關越嶺古道最精華的路段,但多年來因九二一大地震、數個颱風等侵襲而損害,也感謝探勘隊員此次協助詳細紀錄,需要修整的部分將逐年編列預算進行,完成後就能開放予登山客進入,但會輔以名額管制等,避免對高山生態造成壓力。
此次最年輕的隊員是26歲的邱楷育,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負重並完成整段路程,真的非常累,但一路聽長輩們講述歷史,現場感受的意義非比尋常,他也認為布農族青年都要走一趟八通關,了解自己的文化與歷史。其他年輕隊員也分享自己經歷高山症症狀、一步都很難邁出的狀況,還有背著數十公斤大背包攀上九十度垂直岩壁、靠繩索通過克難開出的崩壁上等驚險又辛苦的歷程。
途中還遇見水鹿群、大水窟的結冰美景、高山雲海等特別體驗,也表示一路上聽著長老與老人家們分享、走在自己祖先曾經住過走過、曾和日警抗爭的地方等,感受非常深刻,非常感謝一路上的互相照顧,也很開心有這樣的機會參與如此有意義的活動。
部落頭目與族人迎接隊員歸來。圖/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提供
探勘隊員於標高1750公尺之多美麗合影。圖/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提供
隊員背負數十公斤重背包攀爬垂直峭壁。圖/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