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從農漁業視角看周年新政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從農漁業視角看周年新政

 2017-05-19 18:35
4月發生在彰化的戴奧辛雞蛋事件,是今年重大的食安事件,雖已找到來源,卻還找不到原因。圖/彰化衛生局提供
4月發生在彰化的戴奧辛雞蛋事件,是今年重大的食安事件,雖已找到來源,卻還找不到原因。圖/彰化衛生局提供

蔡總統在選舉前承諾:會幫農民找到比中國大陸更好的其他國外市場。拚了一年不但在農產品外銷方面並未繳出亮眼成績單,國內農漁產品(如高麗菜、台灣鯛等)也接連出現產銷失衡,導致價格暴跌的慘況,讓農漁民相當失望。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產銷失衡更嚴重

蔡政府雖端出新農業大政,然而對於農民和消費者最關注的農產品產銷失衡情況未見改善,甚至更為嚴重(菜價如坐雲霄飛車);尤其蔡總統選前承諾會幫農漁民找到較中國市場獲利更高的國外市場,選後至今,儘管成立統一農漁產品對外行銷公司(台灣國際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卻遲遲未見具體行動,反引發與民爭利的質疑。原先順利輸中的農漁產品也因兩岸關係急凍,不若先前般暢行無阻,農漁民憂慮影響生計,也反映在民調的數字上。

蔡政府施政重點之一,是落實食安五環,讓食品安全成為台灣的驕傲。事實卻是食安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包括;蔬果農藥殘留超標、養殖烏魚子含雌激素、乳牛遭結核菌感染、雞蛋戴奧辛含量超標(目前仍找不到汙染原因)、過期農漁產品改標販售(如「木匠手作」、「春橋田」、蝦味先)等等;特別是一連串施政措施如;擬開放日本核食進口、放寬農藥使用及殘留標準、放寬校園營養午餐認證等等,手法急躁,讓外界質疑政府為了經濟利益打算犧牲國人健康。食安沒搞好,名列民怨前兩名。

又如,關於農村基層勞動力短缺的根本問題,蔡政府雖推動許多替代方案,如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成立農業公費專班等,唯效果有限,緩不濟急。這一年來農政機關忙於推動一連串「試辦」新政,如綠色對地補貼、農業保險、校園營養午餐認證等。許多「新政」,過去農委會已委請學者專家研議多時,卻遲遲未全面實施,關鍵在於農民接受度不高(如農漁業保單政府補助保費2/3,也僅174張、800多萬元)以及較高的政策風險,對此亦未見蔡政府有何高明的作為。

漁業更加乏善可陳,OHI評比列後段班

漁業方面表現更是乏善可陳。不僅歐盟給我國遠洋漁業的黃牌危機尚未解除,傳統沖之鳥海域捕魚權的爭議迄今亦未搞定;加以全球海域和資源爭奪激烈,台灣漁民出海捕魚的處境越顯艱難。對於全球正積極發展的水產養殖業,在國內則因地層下陷、基因劣化、病害叢生、國際市場開拓不易、不當藥物殘留、新科技研發停滯、政策偏誤等等因素影響,昔日榮景不在,產量退居全球第19位。

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的慘況亦未見舒緩,還是盲目實施無謂的人工魚苗放流。全球海洋健康指數(OHI),台灣在10項評比項目平均僅得64分,低於全球平均70分,在221個評比國家及地區中名列141名。儘管海洋已是人類未來糧食、能源的重要來源,蔡政府對於海洋(漁業)重視程度遠不如農業,應重新擘劃新的海洋及漁業發展戰略。

在禽畜方面,有關口蹄疫疫區除名、禽流感有效防治、格子籠雞的爭端、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因應等等,蔡政府說的比做的多,產業面臨的諸多危機並未緩解。

執政滿一年,離蔡總統承諾「建立農業新典範」、「推動安全農業」及「重視生產與農業行銷」,讓農業成為真正賺錢的事業,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若無法對症下藥,農漁業將難以展現新貌。能否察納雅言,翻轉施政軸線,就看蔡總統的高度和智慧。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