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世界海洋日(六月八日)國內相關機構均循例舉辦各項應景活動,只是這些活動究竟產生多少效果卻未見深刻的檢討。從國內接連發生保育類海龜、龍王鯛被支解及民眾到海(溪)邊戲水因不黯水性溺斃等憾事,讓我們驚覺國人對海洋保育和海洋認知嚴重不足,如何補強恐怕是我們在慶祝世界海洋日時,需要嚴肅思考的課題。
首先學者再三呼籲海洋教育須從小扎根,但是比較同屬四面環海的台日,台灣國民中、小學相關海洋概念課程比例不到5%且缺乏專業的教材和師資,日本國小教科書相關海洋內容則超20%,相差甚遠。台灣民眾對海洋概念也侷限在海邊遊憩、參訪海洋博物館、水族館、品嘗美味海鮮等,尤其有近半數民眾不會游泳(紐西蘭民眾會游泳的比例接近百分之百)。未來應該加強國中小海洋相關課程和專業師資培訓,從小培養國人正確的海洋知識,才能親近海洋進而愛上海洋。
其次每年有高達800萬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已超過海洋自淨能力,而台灣海洋垃圾亦不遑多讓最主要來源為海岸遊憩、日常生活以及廢棄漁具,尤其台灣海岸正遭到各式污染、侵蝕加劇以及各類型土地開發的破壞,美麗海岸為消波塊、堤防和垃圾堆環繞,使得整體生態結構面臨崩解。為有效降低海洋塑膠垃圾量,政府應該積極推動:設立海洋塑膠垃圾污染管制標準,實施廢棄漁具收購計畫,建造陸上塑膠垃圾處理設施,實施淨灘淨海活動,立法推動塑膠垃圾源頭減量,獎勵回收循環再利用等措施,然而根本解決辦法還是民眾從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製品並做好資源分類回收,嚴禁將海洋當大型垃圾場。
改正飲食文化與停止不當漁業補貼 方能遏止漁業過度捕撈
再者應該改變宣傳模式,過度捕撈(Overfishing)是破壞海洋漁業資源最大的元凶,而過漁的真正原因在於政府實施有害漁業補貼以及錯誤的飲食文化所致。政府許多活動都是鼓勵買魚吃魚,幾乎到了無所不吃、無所不抓的情境,難怪外界批評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為此,政府除了取消不當漁業補貼外,應朝基礎教育著手,從根本建立國人對海洋與食魚文化的正確認知。
還有應統合涉海事務相關機構,由於海洋事務相當廣泛需要有專責機構進行統合發揮系統化效能,才能讓海洋得以永續開發利用。政府雖同意成立海洋保育署,總算為海洋保育與管理跨出第一步,但有關海洋事務仍分散各部會並未整合如漁業署、水試所歸農業部、海洋研究船歸科技部等,應拋開本位主義進一步整合,才能發揮綜效。
最後我國沿近海漁業持續枯竭想要恢復並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僅憑單一增殖放流無法走奏效,必須因地制宜,制定並實施相應管理措施。雖然設立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是目前最有效維護海洋生態的方法,近年來台灣政府也積極設立海洋保護區,但是問題關鍵在於如何落實有效管理,以及兼顧海洋保育與漁業利益而不是只在乎MPA劃設數目多寡與所佔面積比例的高低,也才能讓台灣重回美麗之島,否則實現「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只是口號罷了,台灣還是無法跳脫海島國家的宿命!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本報純粹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