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 從台灣自我認同的高漲談起(一)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 從台灣自我認同的高漲談起(一)

—歐美國民國家主義(nationalism)的歷史回顧

2020-06-03 10:26
武漢肺炎爆發以後,美中的新冷戰已經形成,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亦即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高達80%。台灣與中國兩個國家已經走上內涵完全不同的自我認同,台灣已經走上一條跟中國不同的道路。圖/蔡英文競選辦公室提供
武漢肺炎爆發以後,美中的新冷戰已經形成,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亦即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高達80%。台灣與中國兩個國家已經走上內涵完全不同的自我認同,台灣已經走上一條跟中國不同的道路。圖/蔡英文競選辦公室提供

一、武漢肺炎與台灣人的自我認同

武漢肺炎爆發以後,美中的新冷戰已經形成,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亦即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高達80%,而「生為台灣人的驕傲感」更因為武漢肺炎的防役得當而高漲,因為全世界只剩下台灣這塊淨土沒有被武漢肺炎汙染。很多媒體都認為習近平在面臨80國聯軍可能要求21世紀的巨額庚子賠款的局勢之下,採取先下手為強的策略,他先讓人代會通過港版國安法,跟著可能對台動武。儘管中國的軍事費用是台灣的15倍,但是習近平也知道美國隨時準備他的台海動武,習是否真的有能力叫動解放軍嗎?即使能,他敢真的動武嗎?習近平似乎已走到強弩之末,再下來,會如何呢?各位就拭目以待。

倒是,我們可以看到:台灣人在228事件以後,產生真正的台灣獨立思想,並因為李登輝的崛起,使台灣獨立的思想能夠在國內的政治上以合法、公開的地位出現於所有國民的前面,在國內複雜多元的種族與思想之下,加上美、中在台灣的角力,以台灣為主體的國民國家思想不斷蛻變,而使得台灣人的共識已是漸漸形成。

二、台灣人的幸運與中國、台灣兩國在國家內涵的差距擴大

其實,台灣是一個很幸運的國家,除了228事件的屠殺與白色恐怖造成的死亡、冤屈之外,台灣人在挑戰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的過程當中,可以說是沒有流下像戰爭一般的大血,就使得兩黨政治成立,並透過不斷的選舉使人民成為這個國家的真正主人。如果追溯原因,其主要原因是國民黨喪失了母國的根據地,使它無法像228事件的時候,可以向中國借軍隊來鎮壓台灣的民主運動,並因為國民黨的統治者是少數,它對於被統治者的要求被迫必須回應,因而加速了台灣民主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在多元種族與多元思想的矛盾、對立之下,台灣的獨立思想能夠與不同的思想對話,甚至在政治權力與社會資源的分配上,相對能夠較平均讓各族群與國民共享,因此也較能夠弭平各種族群與不同思想的不滿,這是國內對立漸漸趨於緩和的原因。其實,從筆者自己從事獨立運動的經驗當中,我們自己也會發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去吸收國外的新思想,想要為台灣的內部矛盾、對立找出一條可被大家接受的方案。因此,在這個時候,來回顧一下歐美國家的國民主義(nationalism)的發展歷史,對我們的歷史回顧與今後的發展,應該會給予我們不少的啟示。其實,透過歐美國民國家的發展,可以相對凸顯出台灣與中國兩個國家已經走上內涵完全不同的自我認同,透過下述的介紹,我們似乎可以在歷史洪流當中,看出我們台灣已經走上一條跟中國不同的道路。

在閱讀本文之前,要向各位讀者做說明的是,本文相當長,而且是以學術的寫作方式來完成這篇專欄文章,因此,作者將本文分為四次來做介紹,尚請讀者見諒。

三、什麼是nation ?

傳統上,中國的知識分子面臨中國被分割的危機時,為了免於外國的干預與支配,在他們想要把中國建立成一個不被外國殖民的國家,因此,他們就把英文的nationalism 翻譯成民族主義,把nation 翻譯成民族。由於這個翻譯法會把「國家」與「種族」的概念混淆,使得這樣的翻譯法並無法解釋很多地方所產生的現象。因此,我們在本文的討論當中,就盡量用英文原文來做討論,而盡量不用中文翻譯。

(一)nation 的兩個意義

當我們討論nation 這個字的時候,如果大體來分的話,它會使用在兩個意義上面,一個是指《共同擁有某些屬性的同質性人群》,例如一群人在語言、宗教、文化、族群特性(ethnicity )等的屬性上面具有共同性。另一個意義是指某個「國家」(state )所管轄的人群之整體範圍,這個nation 同時也是指「統治該國家的主體」(此時的nation 是指國家的國民)。但是這兩者之間,有時候,它們的範圍會彼此一致,有時候則不會一致。當兩者是彼此一致的時候,而且只有「具有同質性的人們」具有公民的權利時,那麼「國民國家」(nation state )就會成立,這種國民國家在20世紀的時候,就被認為是理想的狀態。換句話說,nation 在理想上,被認為是應同時該兼具有上面這兩個意義的。

在上述這兩個意義當中,前者的意義(亦即「共同擁有某些屬性的同質性人群」這個意義)是自古以來就已經存在的,nation 是《對相同地方的出身者》加以指稱的用語=natio,而這個用語在中世紀歐州的大學就已經被加以使用。但是做為《具有同質性之團體》的nation 這個概念,會在突然之間具有重大性,則是在與後者的意義(亦即「國家所管轄的人群之範圍」這個意義)相結合之後。換句話說,也就是nation是在與公民權的範圍結合一起之後,其概念就具有重大性,而這是可以溯及至法國大革命的。當法國大革命使「人民主權論」獲得具體的實現時,亦即當法國大革命使「所有的人都是統治的當事人」這個人民主權論獲得具體實現的時候,就有一種想法被加以強調,那就是:「這些人必須是具有同質性」。但為什麼「參與統治的人」必須是具有同質性的人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與其使異質之人產生同一個聲音,相較來看,使具有同質性的人產生一個聲音是比較簡單的。如此一來,nation 的兩個意義本來是各別之物,但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這兩者卻成為不可分隔之物,而且因為這兩者互相的結合,就產生了一種相乘效果而促使nation 的觀念更加普及。

(二)nationalism 是要使nation 的兩個意義一致的用語

我們常會聽到《nationalism 》這個字眼,而所謂nationalism 大致上來說,可以定義為是:要使上面這兩個意義的nation 一致的運動。但是nationalism 卻是以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出現,有的情況是以追求國家(state )的形成為目的,而想要先行形成同質性的單位=nation ,有的則是相反地,由國家加以主導要去創造出同質性。從歷史的發展來的,大部分的西歐國家是屬於前者,而被殖民的國家,例如中國就是屬於後者。

四、nation 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一)nation 的觀念所帶來的解放效果

nation 其實對於人類帶來許多不同的效果。的確,在一方面,它會具有「解放」的效果。在以中世為首的封建社會,人們因為出生時的身分不同,而會受到差別待遇。而nation 的觀念就使這些身分上的差別待遇變成無效。既然人們都屬於某個nation ,那麼無論是多麼貧窮的人乃至是多麼不幸的人,甚或在nation 當中是條件最好的人,從本質上來看,大家都是具有同質性的人。這種nation 的觀念在實際上就會成為「反差別」、「反不平等」之運動的根據,用以縮小社會內部的差別與不平等。因為本質上應該是同質的人,如果是不同質的話,那麼這就是不正當的。而且nation 所帶來的強烈的連帶意識也會使得「平均分擔」成為可能。只要人們是同屬於相同團體的話,那麼所有的人均應該為共同的團體付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從富有的人抽取稅金,再將之分配給貧窮的人,就不會困難。

(二)nation 的觀念所帶來的負面效果

當然,nation的觀念也會帶來負面的效果。為了確保同質性,那麼對於在nation 當中所存在的「差異」就必須要將之加以否定掉。法國大革命以後,本來就已經存在的各種語言,在法國就被加以禁止,國家並強制推動標準語言,而這就是「平均化政策」、「規律化政策」的實施,而這也是在全世界所產生的各種「平均化政策」、「規律化政策」的開始。為了製造出nation 、並維持nation 的連帶與團結,甚至於連對歷史的看法也要受到統制。組成nation 的各種人們與其他人們的祖先之間,即使在過去曾有過紛爭與內戰,也會被當做是沒發生過。對於要「如何看待nation 的歷史呢?」,其所重視的是:在nation 裡面的人們之間,要有基本的合意與同意存在。對於nation 的形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忘記」。歷史學家霍布斯本(Eric John Hobsbawm)就將這稱為是「傳統」的發明,亦即透過人為的力量去創造出大家的「傳統」。

前面所說的「負擔的平均分擔是不會困難」一事,如果從別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指「人們會為了nation 而被nation 加以動員」。19世紀以後,特別是在20世紀,為了守住nation ,許多人就被動員參與戰爭而犧牲生命。

(三)nation 與外部如何劃分的問題

而nation 的另一個問題是與外部關係之問題。要把nation 限制在什麼範圍呢?這本來就是經常會伴隨著《可以任意加以決定的要素》存在。即使我們把某些人當做是一個nation 的成員加以設定,但是在nation 的內部裡頭,本來就經常會存在著差異。另一方面,在nation 裡面的人,與外面的他人也不應該會是完全沒有共通之處。但是,如果承認nation 與外部的他人有共通之處的話,那麼,nation 這個單位的正當性就會動搖,所以這個「與他人的共通性」就不能被加以承認。如此一來,在nation 內部進行平均化、均一化的同時,也就要強調nation 的「內」與「外」是斷絕的。於是,以這種被設定的差異為基礎,在nation 內部的成員與外部者之間實施差別待遇,就當然會獲得正當性。世界各國都設有出入境的管理,這種以出入境之管理為代表的「排除機制」,其實就具有一個面向存在,那就是:為了謀求特定人的利益而犧牲其他的人。對於這樣的排他機制,強調nation 之意義的人或許會提出如下的反論:無論那一家旅館,能夠容納的旅客都會有其最上限,假如某家旅館客滿的話,那只要去其他同等的旅館去借宿就沒有問題。如果能夠借宿的旅館不夠的話,那麼再開辦像這樣的旅館就可以了。在20世紀,把「nation state 」(國民國家)視為是理想的理論家,他們所夢想的安定秩序就是:人類被各自收納於各個nation 當中,而nation 彼此互相承認。

不過,實際上,重視nation 的nationalism 未必都是這麼理性的。其實在很多的情況,是會產生問題的,舉例來說,在nation 與nation 之間的差異,並不被當做是《同等的nation之間的差異》,而是會被當做是《彼此之間有優劣的差異存在》。對於某個nation 的歸屬意識(亦即national identity,國家認同)時常是被如下的信念所支撐起來的,亦即:自己的nation 比其他的nation 傑出、優秀。在現代,就有不少看法是把這種「自我優越之信念的高漲」稱為nationalism 。

為什麼nation 的觀念會經常伴隨這種排他的、差別的價值意識呢?這個原因,會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也不容易找出共同的原因,但nation 這個東西一方面具有解放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在許多方面會帶給人們負擔,恐怕是使nation 的觀念會經常伴隨這種排他的、差別的價值意識的基礎。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