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影音】嘉義「二二八•70」紀念美展 蘇振明:啟動藝術的轉型正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影音】嘉義「二二八•70」紀念美展 蘇振明:啟動藝術的轉型正義

今年是二二八大屠殺第七十週年也是1987年平反運動30週年,「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策展人、台灣美術史開拓者蘇振明教授認為,除了「行禮如儀」的活動,應該要再思索,接下來「還能做甚麼」?這才是正面思考!…

 2017-02-16 15:44
「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海報。(照片/蘇振明)
「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海報。(照片/蘇振明)

二二八第70周年馬上要到了,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都會舉辦很多二二八相關活動,獻花、流淚、痛罵或控訴…等畫面也會在媒體呈現…,「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策展人、台灣美術史開拓者蘇振明教授認為,今年是二二八大屠殺第七十週年也是1987年平反運動30週年,除了「行禮如儀」的活動,應該要再思索,接下來「還能做甚麼」?這才是正面思考!

他強調咱要取經如德國徹底落實轉型正義,此外,他以推動台灣美術史的開拓經驗認為,咱還要啟動藝術轉型正義,讓過去的傷痛浴火鳳凰…透過藝術活動將歷史悲劇昇華為「台灣藝文自主風格」與「社會公眾圖象創造」的目標,催生台灣藝術的主體性價值。

嘉義市府文化局舉辦的「溯與恕」2017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將在2月26日上午10點30分正式在嘉義市博物館3樓舉行開幕式,展期從2月23日至4月2日舉行,包含二二八紀念日與325美術節,策展人蘇振明教授並將在2月26日下午2點30分至4點30分以「期待二二八傷心地轉型為人權藝術聖地」在文化局博物館1樓簡報室進行專題演講。

蘇振明說,如果對藝術有關心有參與的人都知道,德國的現代藝術,不管是視覺藝術的繪畫雕塑或是電影文學音樂舞蹈,很多感動因素都是來自對歷史的反省。

他進一步說,人權藝術可視為現代國家的「民主櫥窗」。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歷史省思與轉型正義的成功典範,同時也催生了諸多亮眼的德國當代人權藝術。台灣的二二八事件,雖是抹不去的歷史與族群傷痕記憶,期許「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的紀念美展」的再度出發,不僅是台灣美術參與歷史轉型正義的積極作為,同時也是將嘉義二二八傷心地轉型為人權藝術聖地的契機。

「畫,不僅是牆上的裝飾品,也是一種攻擊或防禦敵人的戰爭工具。」蘇振明在2017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專輯序文說:西班牙大畫家畢卡索於1937年出席巴黎萬國博覽會發表《格爾尼卡》作品時,公開宣揚他的反戰藝術創作理念。畢卡索透過這幅畫,批判西班牙佛郎哥發動內戰的反人道作為,此作讓他贏得二十世紀「反戰作家」的榮耀。

蘇振明說,悲劇美學是一種社會集體藝術療癒。畢卡索的反戰繪畫《格爾尼卡》激勵了西班牙國民的抗暴意識與追求民主的社會動能與追求民主的社會動能;托爾斯泰小說《戰爭與和平》中的主角們,在苦難時空背景下依然追尋人生的價值理念;台灣民謠《一隻鳥仔哮啾啾》,在嘉南平原傳唱近百年,詞曲雖然哀愁,卻表達出台灣人不願被外人欺壓的堅毅心聲。

他認為,人生有喜怒哀樂,美學也有甜美和悲傷不同口味。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雖然事發生於70年前的臺灣歷史悲劇,今日紀念二二八事件,除了還原歷史真相之外,若能啟動具有轉型正義觀念的藝術展演活動,那將是透過藝術將悲劇昇華為能量得記體社會療癒。……

未命名-2-09蘇.jpg

※啟動藝術的轉型正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策展理念

全文如下:

一、悲劇美學是一種療劑

「畫,不僅是牆上的裝飾品,也是一種攻擊或防禦敵人的戰爭工具。」   西班牙大畫家畢卡索於1937年出席巴黎萬國博覽會發表《格爾尼卡》作品時,公開宣揚他的反戰藝術創作理念。畢卡索透過這幅畫,批判西班牙佛朗哥發動內戰的反人道作為,此作讓他贏得二十世紀「反戰畫家」的榮耀。

悲劇美學是一種社會集體藝術療癒。畢卡索的反戰繪畫《格爾尼卡》,激勵了西班牙國民的抗暴意識與追求民主的社會動能;托爾斯泰小說《戰爭與和平》中的主角們,在苦難時空背景下依然追尋人生的價值理念;台灣民謠《一隻鳥仔哮啾啾》,在嘉南平原傳唱近百年,詞曲雖然哀怨,卻表達出台灣人不願被外人欺壓的堅毅心聲。

人生有喜怒哀樂,美學也有甜美和悲傷不同口味。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雖然是發生於70年前的台灣歷史悲劇,今日紀念二二八事件,除了還原歷史真相之外,若能啟動具有轉型正義觀念的藝術展演活動,那將是透過藝術將悲劇昇華為能量的集體社會療癒。

二、「溯與恕」的策展理念

1947年3月2日,於本發生於台北大稻埕的緝煙血案,民眾抗議事件蔓延至嘉義。嘉義地區的民眾和地方議員雖然成立自衛與和平委員會,但終究爆發國府部隊在嘉義地區的鎮壓與屠殺悲劇,造成地方仕紳與民眾的重大傷亡,肇始「藝都嘉義」成為全台二二八事件的重大受難區。

2017年正逢「二二八事件」70週年,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為了落實歷史轉型正義的政策,委託筆者擔任嘉義二二八紀念美展的策展人,筆者將本美展標題定位為「溯與恕‧2017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美展主題中的「溯」,意旨透過視覺藝術的創作達成歷史悲劇的顯影與重建;而「恕」指的是配合美展作品的賞析與對話,引領政治受難家屬和在地居民,達成心靈的撫慰與族群共榮的祈福。

在馬英九總統執政期間(2008-2016),曾被中斷十年的「二二八紀念美展」,今年即將在嘉義市重新復活辦理,這系列活動應可視為台灣藝文界參與轉型正義的重大里程碑。

三、展示與對話的連結

2017年正逢二二八事件70周年,也是台灣藝壇中斷十年的「二二八紀念美展」的重新出發。展場設置於嘉義市文化局旁的博物館三樓,時間自 2月23日至4月2日,展期含括二二八紀念日、325美術節,長達40天。

博物館三樓分為A、B兩展場,邀展作家分受難藝術家和當代人權藝術創作者兩類型,將展出繪畫、雕塑、影像藝術等作品約近百件。

A展場:展出二二八事件受難藝術家作品與文物。

嘉義前輩藝術家陳澄波,因擔任和平使者,反而無辜被槍殺於嘉義火車站前廣場,本展特邀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20幅畫作與當年受難遺書。同時也邀請因二二八與白色恐怖被監禁於綠島12年的前輩畫家歐陽文,展出其政治受難繪畫與綠島攝影作品。中國人權版畫家黃榮燦,將展出二二八事件引爆點《查緝私菸》版畫與難得曝光的台灣原住民畫作。二二八事件不僅台灣人受難,也波及當時留台的日警,受難日警的兒子是琉球青山惠昭畫家,他將畫出父親於基隆和平島受難地的寫生作品和祈福繪畫。

本展場除了展示四位政治受難藝術家作品,更於圓弧壁面輸出「二二八紀念美展大事紀」與相關出版品,這些年表資料將會是明日台灣美術史發展「

藝術與人權」議題的重要文獻。

B展場:國內人權藝術家邀展作品。

這展場可視為台灣當代人權藝術的大集合,作品將分事件、反抗、屠殺、祈福四大主題牆佈展,參加畫家有張義雄、郭東榮、陳武鎮…等20餘人,另邀請嘉義及雕塑家蒲添生與蒲浩明父子檔,展出人權藝術雕塑。展場並規劃播映室,將定時播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與黃明川導演等提供紀錄片,透過這系列紀錄片的觀賞,民眾將可如臨現場見證二二八悲劇。

為引領觀眾認知「溯」與「恕」的策展理念,特別於展場中設計兩面大壁畫地圖,前者透過插畫揭示嘉義二二八事件的受難地點,後者呈現全台各縣市二二八紀念碑影像。

展覽期間,除了於博物館展出以外,也規劃人權藝術座談會、專題演講、教師研習、導賞培訓,以及配合美術節的看畫說畫‧演講比賽等系列推廣活動。透過藝術品的展示和導賞對話,期能達到三大預期效應:(一)藝術與人權:透過多元藝文展演、平面與立體視覺藝術,伸張藝術與人權的價值(二)歷史與省思:展示二二八紀念美展相關文物與出版品,引為歷史省思與藝文發展的文獻(三)教育與傳承:辦理相關推廣活動,打破「囝仔郎有耳無嘴,惦惦聽才不會出歹誌」的歷史禁忌。

五、展望與期許

筆者認為:「二二八紀念美展」是因應歷史悲劇所舉辦的一種文化祭儀,這種文化祭儀對全體台灣人民來講,其「初階性」的意義在達成族群傷痕集體藝術治療的效應,也就是透過藝術展演的轉型正義;而其「後階性」的意義則應透過藝術活動將歷史悲劇昇華為「台灣藝文自主風格」與「社會公眾圖象創造」的目標,催生台灣藝術的主體性價值。

人權藝術可視為現代國家的「民主櫥窗」。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歷史省思與轉型正義的成功典範,同時也催生了諸多亮眼的德國當代人權藝術。台灣的二二八事件,雖是抹不去的歷史與族群傷痕記憶,期許「嘉義二二八事件70周年的紀念美展」的再度出發,不僅是台灣美術參與歷史轉型正義的積極作為,同時也是將嘉義二二八傷心地轉型為人權藝術聖地的契機。

(策展人 蘇振明/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退休教授)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