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南進口低價巴沙魚(basa fish博氏巨鯰)繼混充高價魴魚(又稱多利魚)後,國內再度爆出經加工成魚排後冒充高價鱈魚(Cod)販售獲取暴利的案例,而消費大眾對於巴沙魚其實相當陌生。為此政府有必要透過媒體廣為宣導或在賣場、超市等處張貼警語讓消費大眾瞭解實情並加強對進口巴沙魚的原產地生標示與衛生安全管控,以免民眾既花冤枉錢又傷身。
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由於巴沙魚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容易飼養、沒有細刺、利於加工等特點,普遍受到養殖者和消費者的歡迎,已成為越南重要養殖魚種,目前養殖面積為2,800公頃,年產量120萬公噸以加工魚片出口為主,每年出口數量超過60萬公噸,出口金額超過18億美元,歐美為其主要市場。由於巴沙魚無論在養殖難度、產量以及國際市場價格等方面都較吳郭魚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如越南巴沙魚冷凍魚片國際市場平均價格僅2.21美元/公斤,冷凍吳郭魚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為3.61美元/公斤),目前巴沙魚在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已經取代了吳郭魚的地位,成為這些市場的主要進口產品之一,巴沙魚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吳郭魚全球霸主地位的一尾魚。巴沙魚大量出口到美國已經對美國當地養殖的美洲河鯰(channel catfish)(占美國淡水養殖總產量的80%)構成極大威脅,為此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多次對大量來自越南的低價巴沙魚課徵反傾銷稅。根據越南農業部規劃到2020年該國巴沙魚養殖面積將達到1.3萬公頃,年產量約為200萬公噸,出口金額達到20億美元,正積極拓展亞洲尤其中國市場。
巴沙魚來勢洶洶而越南已經成為TPP會員國,我國政府若想加入TPP第二輪談判,勢將面對越南政府要求開放巴沙魚零關稅進口,屆時不僅進口量會大幅增加(目前進口量約6千餘公噸),還將對國內大宗吳郭魚產業(年產量7萬多公噸,產值約33億元台幣)造成市場上的極大競爭壓力甚至產生替代效果(歐盟市場轉變就是實例),政府部門不要掉以輕心應該提前來因應。
另,鑑於全球鱈魚數量銳減已經成為全球漁業過度捕撈及管理不善,導致魚群毀滅的指標之一。以台灣精湛的水產養殖技術應該可以嘗試透過東部開發的海洋深層水來進行相關繁養殖技術研發,一來開發新的高經濟養殖魚種增加養殖利潤;二來也可以提升海洋深層水的利用效能。而有關巴沙魚、油魚混充高級鱈魚在國內市場、餐廳相當普遍,政府相關單位日常即應主動稽查,將資訊公開透明並設置專區讓消費者可以透過APP快速查詢相關資訊,而消費者也應該要有一分錢一分貨的觀念,別貪小便宜才不會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