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自律封城談起
華航諾富特旅館爆發出武漢肺炎之感染後,武漢肺炎的感染在5月16日一天就有二百多例,可是在當天,大家透過電視也看到整個台北市的街道冷冷清清,媒體有人將之稱為「自律封城」。從這個地方看得出來,台灣人非常配合防疫指揮中心,有人因此說:「台灣人很自律」,不過,我也問過許多人,絕大多數的人則認為:「台灣人怕死,所以會自動配合」。我個人覺得後者的因素居大,但不能說沒有前者的因素。其實,台灣人在網站都會說:台灣人很有人情味……等。當然,如果與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人相比,這絕對是沒有錯的。但由於我希望台灣越來越好,所以我就雞蛋裡挑骨頭,舉出幾個不太愉快的經驗,讓大家參考、參考。我大概每個星期有四、五天會去台北與桃園,所以每天一定帶口罩,可是有時候,我稍微沒把鼻子蓋上時,大概所有的志工幾乎都是用責罵的口吻大聲說:「把口罩拉高」。這樣的口吻其實就令人覺得很不爽快,依照我以前在日本的經驗,碰到這種情況時,大部分的日本人會用有禮貌的口吻規勸,例如說:「很抱歉,這裡不能抽菸,請不要抽菸……」等。這一點我受到日本人的影響,所以我騎腳踏車而碰到前面有人時,一定會說:「很抱歉,請借我過一下」,過了之後會說:「謝謝!」,而我得到的回應經常是:「那裡!那裡!應該的。」其實,我最近在教我侄孫英文時,就發現英文的招呼語,跟我以前學的差很多,例如以前我只會說:「What’s your name?」可是現在就看到很多以前我們所沒有的教法,例如:「May I have your name,please. 」,我發現這種有禮貌的招呼用語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的防疫雖然一開始做的不錯,但或許其原因應該說台灣人怕死是比較貼切的,到目前為止,除了228與反抗國民黨的團體之外,我還很少看到現在的台灣社會裡,會為了地方的發展,所有居民齊心努力的例子。台灣人的近代化程度並不是大家想的那麽進步,我以前將之稱為「淺碟式的近代化」。
我曾在《民報》的專欄寫過〈沒有未來意識與時間意識的台灣人〉(2017-01-03)介紹過「近代化」的簡單內容,也在〈從美中新冷戰談台灣成為美國一州之主張〉(2021-04-19)當中說過作者打算在未來的專欄中,對美國做清楚而且明白的介紹。其實介紹美國,有個基本前提,那就是:歐洲是如何從中古世紀走向近代的,而美國正是歐洲近代化的優等生。
二、歐洲近代化的三大運動
其實,今天的世界至今仍然處於歐美所創造出來的近代化當中。那麼,歐洲人是如何走出近代化這一條路的呢?
(一)文藝復興
歐洲大概從西羅馬帝國的末期,就已經在經濟上走上衰退,而採用「把農奴綁在土地上的莊園制」。從西羅馬滅亡(476年)至16世紀世紀左右,歐洲基本上是處在所謂「雙劍理論」的架構之下,換句話說,歐洲在精神上要聽從羅馬教會的統治,而在世俗的事務上,則要聽從世俗君主的統治。在中世紀的時代,歐洲人在精神上要以聖經為基礎,認為自己帶有原罪,要在這個世界上,聽從教會的指導,好好贖罪,以便為自己未來能到天國做準備。但是第一個突破這種中世紀思想的運動就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文藝復興是要復興什麼呢?其實歐洲人在十字軍東征時,透過阿伯人的手知道了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著作,而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的神學家與學者就把許多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文獻帶到義大利,讓歐洲人看到祖先豐富的文化,而產生了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humanism),承認人是具有慾望的主體,取代了以神為中心的中世紀哲學。這是歐洲近代化的第一個大開始,但是文藝復興對歐洲的影響主要是對知識份子的影響,並沒有辦法改變整個歐洲人的頭腦。把歐洲人的頭腦改變過來的最重要的運動就是「宗教改革(Reformation)」,因為所有歐洲人在當時都具有基督教的教籍,任何人如果被教會開除教籍,是沒有辦法在歐洲社會生存的。正因爲如此,改革就把所有人捲入到宗教改革當中。
柏拉圖(左)與亞里斯多德(右)雕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馬丁路德與喀爾文,其中喀爾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中古世紀,基督教的理論是任何人要贖罪、上天堂,一定要經過教會,沒有經過教會,任何人都不可能回到天父身邊。但是馬丁路德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直接透過聖經與上帝對話,這個理論就衝擊了羅馬教會在歐洲的權威與政治統治。而喀爾文的影響則是:他把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基督教的理論結合起來,使得資本的發展獲得宗教理論的基礎。
傳統的基督教理論認為富人要升天比駱駝穿針還難,喀爾文透過解釋改變了這個理論。他的理論是:「救靈預定說」,也就是:誰會得救,上帝已經預定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無論在宗教上或其他方面樹立什麼功績,不就都沒有用了嗎?喀爾文就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解釋,亦即:人們所做的善行與努力並不是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他主張人所做的努力與善行是「在這個世界上被上帝加以選擇、加以預定的證據」,因此,這樣的善行與努力是被加以肯定的,人在這個世上勤勉工作,累積善行,其實就是他將會被上帝救濟而被上帝加以選定的一個結果。因此,懶惰必須被加以禁止,勤勉與節約是人們最高的道德律。由於這個理論的關係,歐洲人就努力工作,而把所賺的錢加以節約而儲存起來。因為這個原理,歐洲就越來越富有,而當社會有足夠的金錢時,金錢就脫離宗教理論獨自走出自己的路,而朝向生產財的投資,不斷擴大經濟生產的規模。
(三) 啟蒙運動
第三個影響最大的運動是啟蒙運動,尤其是法國的啟蒙運動。我們就對啟蒙運動稍加詳述。
1、啟蒙的意義
本來啟蒙的原來的用語—enlightenment 是「照亮」的意思,因此啟蒙運動也就是:想要將《對於科學與理性不具有知識的無知、蒙昧之人》,從無知當中將之加以解放出來的運動。
2、啟蒙主義的特徵
啟蒙主義具有如下的四個特徵是:
(1)從中世紀進入到近代,亦即站在啟蒙主義的觀點來看,中世紀是黑暗的世界,是人的理性之光所未照到的世界,而近代則是用人的理性所照亮的世界。因此啟蒙主義其實所要表示的就是:要用〈人的理性所支配的「光亮」世界=近代〉取代〈被因襲、迷信、無知、偏見所支配的「黑暗」世界=中世〉;
(2)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亦即中世紀對於個人所要求的就是透過洗禮的儀式而重生,也就是要人們放棄〈人生而為人的本性〉,參與到神的屬性,成為信徒,在教會指導下,在教會所承認的國王的保護、監督下,經營生活,以期待在天上的世界能得到救濟。但相對地,從文藝復興開始,近代這個新時代所要闡述的就是「人的再生」,而這個「人」就是在古代被加以讚揚的「人」,這個人絕對不是中世紀的「人」。在文藝復興時期,於中世紀的「黑暗」當中被貶抑的人性,就被當做有價值的東西而再一次浮現,並開始大放光彩,「再生的人」將「世界是由神所統率的這種舊世界觀」加以解體,並依自己的意思主動去創造、形成新的世界。這種想法的基礎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
(3)合理主義,亦即在中世紀裡,社會秩序就像金字塔一樣,有著上下的位階,人是在這樣的社會秩序當中被加以定位的,而神對人啟示真理,所以人的理性應遵從神所啟示之意志;但是到了近代,超越者——神已失去了對人啟示真理的力量,哲學不再是神學的奴婢,人不再依賴傳統的權威,人經過深刻的懷疑而可以使用自己的理性與感性,去掌握世界合理的秩序;
(4)個人主義,亦即從封建社會的團體主義走向個人主義。
3、啟蒙思想產生的背景
這個啟蒙思想所以產生出來,其實是在18世紀的時代,已有如下的背景的緣故:
(1)17世紀的時代,歐洲已有笛卡兒、洛克、牛頓等的思想家與科學家們在學問上有許多的成果;
(2)18世紀的歐洲國家在政治上安定,要追求更進一步的近代化;
(3)當時,已有某種程度從天主教的支配、統制解放出來,人們不被基督教的教義束縛而去形成自由的思想,已是可能。
4、法國的啟蒙運動
啟蒙主義所具有的特徵其實是在法國的啟蒙運動中被建立起來的,而啟蒙運動的結果就產生了法國大革命。法國人始終認為他們透過法國大革命建立了最早而又真正的近代國家。他們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把政治與宗教分離,塑造了新的「人」之類型——亦即「人」是不依靠人的理性以外之物的「人」,而這樣的「人」是依其主體去創造歷史的主角。因此,法國可以說是創造「近代」這個時代之內涵的國家,而這個近代正是法國透過啟蒙運動所形塑出來的。
從歷史上來看,啟蒙思想是十八世紀在法國與德國所產生的思想運動,這種啟蒙思想是要將反宗教的(亦即現世的)、反形而上學的(亦即科學的)想法普及於對自然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的認識之上,並認為應該將這些想法加以普及以啟迪民眾(亦即要在民眾之間,施與廣義的教育),以消除社會上的不自由與不平等。這樣的想法,早在十七世紀就於英國出現,而洛克正是這種思想的代表者,洛克對於形而上學採取批判的態度,而成為科學認識理論的創始者;洛克對於政治、倫理、宗教,也闡明了他的自由主義的立場。但是,英國在十七世紀的中葉以後,已經完成了市民革命,自由主義某種程度已經實現,因此,所謂的啟蒙就沒有必要採取對於現實嚴格批判的型態。但是那個時候的法國還是絕對主義王朝的時代,即使進入十八世紀,絕對王朝、絕對主義仍然在法國持續,因此洛克的想法就被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孟德斯鳩(Montesquieu, 1689〜1755)所引入,並因此呈現出英國所看不到的急進傾向,而採取「啟蒙思想」的型態來對法國的現實展開批判。法國啟蒙思想的第一期是由伏爾泰、孟德斯鳩所代表,十八世紀中葉的第二期思想家則出現了狄特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亞蘭伯特(D’Alembert, 1717〜1783)、愛爾維修(J. R., Claude Andrien Helvetius, 1715〜1771)、霍爾巴赫(Baron d’Holbach, 1723〜1778)等人,這一些人的科學自然主義態度是更加的徹底。在這個時候,狄特羅和亞蘭伯特在啟蒙的目的之下,編纂了百科全書17卷,而參加這個企畫的人,就被稱為百科全書家(法:encyclopedistes)。啟蒙思想的最後產生了杜爾果(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 1727〜1781)與康朵塞(Marie Jean Antonie Nicolas Caritat de Condorcet, 1743〜1794),他們兩個人建立了歷史哲學,特別是康朵塞就人類的整體歷史,想要確證其間存在著「進步的觀念」。
如果將上述這些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加以整理的話,那麼他們在理論上是採取科學的自然主義(唯物論或是實證論);在倫理上,他們是採取相對主義的理性道德乃至功利主義;在宗教上他們反對以非合理性為基礎的宗教,而採取理性宗教或是無神論,並確認歷史中存在著進步。
狄特羅(Denis Diderot)等人所共同編纂的百科全書封面。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三、簡單的結論
歐洲人經過上述的三個運動之後,在美國產生了獨立戰爭,在法國爆發了法國大革命,而隨著拿破崙的東征與西討,歐洲各地的封建制度就被打破,即使拿破崙後來失敗了,但歐洲要回去過去的中世紀已不可能,所謂近代化的歷史就因此而從歐美正式展開。經過這三個運動之後,一個《大致上自由、平等的社會基礎》就形成;從1770年起,英國就產生「工業革命」,而這個運動就逼使其他歐洲國家跟進。在歐洲這個近代化過程當中,美國由於是英格蘭移民所創立的國家,它本身並沒有君主與貴族,而且它繼受了英國的民主革命—清教徒革命(1642〜1648)與光榮革命(1688)的成果,因此在歐美近代化過程中,它的發展是得天獨厚的,是最早建立民主制度的。尤其美國是由清教徒所建立的國家,所以美國也是最早建立政教分離的國家。
台灣吸收歐美的近代化,其實是透過日本的統治與二戰之後的美國影響,但我覺得這個近代化有個特色就是:越與人無關的自然科學吸收的比較好,但是與人有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就是雜然無章而零散難解,每次看到科技部的一些作為時,就覺得是把錢用在無用之地,舉個例來說,科技部(以前的國科會)常會拿出錢來補助學者翻譯西洋的經典著作(例如很著名的傅柯”Foucault”的著作等等),可是科技部真是搞不懂,如果沒有對傅柯的生平、社會背景與所有著作都有研究的話,翻譯出來的東西是很容易有錯的。在日本,研究傅柯,又懂得法文等歐洲語言的學者就有數十人以上,所以透過日文資料就很容易研究傅科,可是各位可否知道:台灣很多研究歐洲的學者,只會英文,不會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臘文等等,這會讓外國的學界笑掉大牙的。科技部這樣的做法就只是在敷衍交差了事。此外,我觀察台灣政黨的行為,有一個結論,那就是:「國民黨是『中』中國,民進黨是『小』中國,中國共產黨是『大』中國」,這一句話是需要解釋的,非本文可詳細說明,簡單來說,就是國民黨的政治行為因爲受到台灣民意的影響,不敢像以前的蔣介石和今日的共產黨一樣,視人民如草芥,但其深層意識裡頭有著中國獨裁政權的強烈思惟,所以常會出現像費鴻泰那種「陳時中應該抓去槍斃」的話出現,隨時顯露出其中國政權的野蠻心態。當然民進黨不會主張統一(其實我們知道許多統派滲入其中),而是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它的很多政治行為其實有很多中國文化的殘存,譬如不在政策上用功而很會選舉,這就是中國人奪取權力的手法之另一種翻版。我最近在看立法院第十屆第一、第二會期之法制及司法委員會的表現,我的一個最大的評語就是:「立委被司法院與行政機關拉著鼻子走」,沒有什麼前瞻性可言。如果民進黨人聽了這句話,能夠反省、思考,而改變自己的種種政治行為時,那才有可能使台灣社會向前行,但如果聽到這樣的話而把作者當成敵人,那台灣變成美國的一州一定會比現在好,因為你會看到美國的國會議員每天忙著開聽證會,在國會不斷做政策辯論。
1974年時的傅柯Foucault。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