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們在介紹各縣市地名時,都是從「南島語族」的地名談起。但是,本期要談澎湖的地名,則打破慣例,不談南島語族了!因為學界過去在談論南島語族的分布時,沒有包括澎湖群島在內。
儘管考古學家指出,澎湖群島和台灣島上許多地方出現同屬大坌坑文化遺物的遺址,且台灣西南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大量橄欖石玄武岩石器的石材來自澎湖群島,說明了史前時代台灣本島和澎湖之間早有交易往來。但近代的人類學論述上,不論高山族或平埔族的分佈,都沒有擴及澎湖。
雖然澎湖也有「頂社」、「下社」的地名,但此「社」和台灣島上的「社」字地名的意義不同。台灣島上大部分帶有「社」字的地名通常是指所謂的「番社」,即南島語族的聚落,澎湖不然,只是指一般聚落。澎湖也有「番沙尾」(湖西鄉東北角外面的「番沙尾島」),但此「番」也不同於台灣的南島語族的意義,而是「番黍」的轉音,因為該島遠看狀似一條長形番薯,因而得名。
蛇頭山,地形像蛇頭。圖/引自: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澎湖是群島,為何稱「湖」?
先說「澎湖」一名的來源。澎湖分明是由九十多座島礁組成的群島,為何稱為「湖」?原來,從馬公港看出去的那片海域,形狀似湖,「港內波平如鏡」(見林豪《澎湖廳志》),港內平靜如「湖」,以前被稱為「平湖」。再轉諧音成「彭湖」、「澎湖」。早期也曾被寫為「方壺」,也是因其閩南語讀音與「平湖」、「彭湖」、「澎湖」近似。
澎湖在12、13世紀(約中國南宋時期)就有許多漢語族人從閩南移民來此從事捕魚,所以,以前澎湖也被稱為「漁翁島」。荷蘭人稱澎湖為De Eyland Van Piscadores,意思正是「漁夫之島」。
12、13世紀移入澎湖的閩南移民漸多,島民多信奉海神媽祖,建立媽祖廟,稱「娘媽宮」。聚居在「娘媽宮」的聚落,就簡稱「媽宮」,成為澎湖最大都市。1920年(日本大正9年),日本政府取諧音改為「馬公」。但目前當地人仍稱「媽宮」。
圈住馬公澎湖內海的兩個相對位置「蛇頭山」與「金龜頭」(現稱金龍頭),都因其外型得名。《澎湖廳志》這樣記載:
「媽宮港居中控制,形勢包藏,為群島之主;港內波平如鏡,可容千艘。而自西拱峙者,以西嶼為外捍、金龜頭為右臂;由東南環衛者,以風櫃尾為左衛、大小案山為下臂,鎖住港門。中有四角仔小嶼,為港門羅星,塞住水口。」
這段敘述,出現了馬公港周邊的幾個地名,我們就順此來看看。
案山漁火,西嶼落霞
「金龜頭」因地勢如烏龜頭而得名,後又因有所謂「不雅」之說,更名為「金龍頭」,但當地居民仍稱「金龜頭」。龍頭虛幻,還是龜頭實在!
「風櫃尾」從字義看當然是「風櫃的尾端」。「風櫃」怎麼來的?在馬公港西南對岸的風櫃半島,有一片玄武岩柱狀的海崖,因為長年的海浪沖蝕,逐漸形成一個海蝕溝和海蝕洞。每當大風浪來時,風浪沖激石穴,就像拉風櫃的聲響,所以就取「風櫃」為地名。因聚落位在風櫃半島的尾端,又稱為「風櫃尾」。1622年(明天啟2年)荷蘭人第二度入侵澎湖,在半島地形的北端建造城堡駐兵,並設東西南北稜堡,扼守馬公灣。
「蛇頭山」位於風櫃半島西山端(四角嶼東方),這座高度約20公尺的小丘,因形似蛇頭而得名;又恰與馬公金龜頭相應,先民引為玄天上帝率龜蛇守衛媽宮。想像力真好,但如果當真,那就愚蠢了。
聽過「死番仔城」嗎?1885年(清光緒11年),法軍司令孤拔率領遠東艦隊到澎湖想直闖媽宮灣,戰死及感染瘟疫病亡的兵士們,後來被合葬在風櫃尾北岸山丘下的耳仔後,即一般習稱的「萬人塚」,風櫃居民稱之為「死番仔城」。
被稱為馬公港的「下臂」的「案山」,分為大小案山。因為形狀像古代官府升堂辦案用的高腳桌案。該地距離以前「澎湖廳」衛門不遠,猶如擺在衙門前面的一張桌案,故稱案山。
「西嶼」,因位於澎湖本島西方的大島嶼而得稱。澎湖舊稱的「漁翁島」其實指的是這裡。
湖西奎壁,沙港赤崁
澎湖群島有九十多個島嶼,大小地名繁多,無法一一說其緣由。本文僅舉重要鄉鎮、島嶼,及其中較具特色的地名來介紹。
「湖西鄉」是馬公本島最大的鄉,既稱「湖西」,很容易讓人誤會是在澎湖之西,事實上它卻是位於馬公本島之東。原來湖西鄉有大武山與尖山,兩山之間為一小盆地,內有窪地成一小湖,湖的東西各有一村,稱為湖東村、湖西村。因為湖西村位於湖西鄉的中心位置,遂成為全鄉的代表名稱。
澎湖本島的東北突出的海岬,有澎湖近幾年最熱門的景點「奎壁」,被譽為「摩西分紅海」景點。在退潮後,S型的蜿蜒步道連接遠方赤嶼島,而登上赤嶼島後更可眺望奎壁山;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就像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此地舊稱亦作「龜鼈山」。「奎壁」與「龜鼈」讀音接近,後來被寫成「奎壁」。奎壁又意指星宿中的奎宿與壁宿,所以澎湖進士蔡廷蘭以「奎壁」入詩:「奎壁雙輝列宿聯」。奎壁聯輝即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後「奎壁山」地名則沿用至今。
澎湖除了有龜鼈、龜頭,也有虎頭。湖西鄉正北端突出的岬角就有「虎頭山」。居民以浪漫的遐思,認定山形似虎頭而取名。
湖西鄉北邊西溪半島的北端的崙頭上一帶,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倒活頭」,原本是「倒換頭」。以閩南語來唸,是指「在行進中改往相反方向而行」的意思,走到此處已無路可進,要換回頭走,叫做「倒換頭」。因為諧音的關係,後來寫成「倒活頭」。
湖西鄉北端有「沙港村」,顧名思義,是「多沙的口岸」。但是顧名思義有時會受騙,位於馬公本島東南側的「鎖港」很容易被誤以為是「遭封鎖的港口」,非也。原來此處港口盛產小管,是擅捕小管的口岸,稱「小管港」,後因「小」與「鎖」的閩南語音接近,因此被訛寫為「鎖管港」,最後簡稱「鎖港」。
「白沙」以白沙島名為地名。白沙島一帶,因佈滿珊瑚砂礫,陽光照耀下,遠眺就像白沙成環帶一般,所以得名。
位於白沙本島東北方的「赤崁村」,為白沙鄉的鄉治所在地,也是前往吉貝及北海旅遊的主要進出門戶。聚落位在一個稱為崁仔頂的丘阜南側低窪處。陡直海崖的岩壁,先民稱為「崁」,除了上面覆蓋的柱狀玄武岩外,大都是多狀玄武岩所構成,歷經千百萬年的風化,產生紅土化,因而使海崖呈現一片赤紅顏色,因此有「赤崁」之名。這和台南的赤崁係來自平埔族發音完全不同。
天台望安,虎井澄淵
澎湖縣第四大島的「望安」舊稱「八罩嶼」、「八鬬嶼」、「八罩山」、「八罩澳」等。關於「八罩」的意義為何,說法不一。有將「罩」字釋為「兜」(即湊合之意),謂「八罩」指「八個島兜在一起」;有將「罩」字音轉為「島」,認為「八罩」就是「八個島」;又有認為「罩」字意義為「遮蓋、扣住或套在外面」,「八罩」應該指望安島周圍為八個島嶼(將軍澳嶼、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西嶼坪、七美嶼、花嶼及虎井嶼等)所「罩」住而得名。其實「望安」原稱為「網垵」,網指的是魚網,垵指港口。因為過去漁夫在凹灣處曬網而得名。現取其「網垵」同音「望安」,意涵希望與平安。
從馬公去望安的途中,會經過「虎井嶼」和「桶盤嶼」。「虎井嶼」為何與「虎」有關,未盡可知。有一說是原名叫做「好井」(閩南話「虎」與「好」諧音),後來有小孩摔落島上井中而死,居民認為此井危險如虎,為了提醒居民注意,便改口以虎井為島名。虎井嶼目前還遺留有二次大戰時日軍的軍事設施「虎井南進指揮所」。至於「桶盤嶼」,因島上玄武岩狀似桶盤。
澎湖本島北邊外海的「吉貝」島,曾稱「嘉貝嶼」、「佳簸嶼」,都是近似的諧音。「吉貝」讓人聯想到台南東山有「吉貝耍」部落,在台南高屏一帶過去的平埔族西拉雅人稱「木棉」叫「吉貝」。澎湖島上也常見木綿,有人推測「吉貝嶼」也許是因島上有木棉樹而延伸出此地名而來。從考古發現,澎湖與台灣之間確實有交易往來,所以此說不無可能。
查某嶼/圖李秀卿攝
龍門鼓浪,香爐起霧
澎湖群島最東的地方叫「查某嶼」。要談「查某嶼」,必須從湖西鄉最東境的「龍門村」說起。龍門以前曾寫成「良文」,閩南音近似。村中耆老相傳,「良文港」代出賢人及名人。「良文港」外附近的海面上有兩個無人島,一叫「查埔嶼」,另一個叫「查某嶼」(澎湖群島真正最東之離島)。這兩個無人島的形狀,一個像香爐,另一個像筆架。古代皇帝在早朝時,案上一定放置一個香爐,用於焚香使香味繚繞;案上也放置一座筆架,供皇帝批閱文武官員的奏摺。清朝時代,「查埔嶼」及「查某嶼」的形狀,酷似「香爐」與「筆架」。近年來這兩小島不堪歲月及大風浪侵蝕,「香爐」與「筆架」才漸變形。
後來,澎湖地方政府了解,「良文港」居民的前述傳統說法,因此改為「龍門村」。「龍」象徵皇帝(如龍袍加身),「門」外有「香爐」及「筆架」。而查某嶼現因海蝕與風化作用,外型極似平躺在海面上的女子,胸腹形狀清楚。
澎湖群島最西是「花嶼」,在花嶼正南方約距8公里為大、小貓嶼,正南稍東約距8.5公里為草嶼。胡建偉《澎湖紀略》中記載:「澎湖諸嶼惟二嶼 (按:指花嶼及草嶼) 青蔥,故以花草名焉。」花嶼地名之由來,從此文獻看來,地土貧瘠、花草不易生長的澎湖,獨「花嶼」和「草嶼」稍具花木綠草。
澎湖最北之小島「目斗嶼」,是一個迷你小島(周長843公尺,面積僅0.0244平方公里)。因形狀很像人的眼睛而得名;另有一說,由於該島是玄武岩台地構成,形狀亦如木匠使用的墨斗,所以早期稱為「墨斗嶼」。因「墨」與「目」的閩南語讀音相同,後來被寫成「目斗嶼」。再加上位處澎湖群島的最北端,日治時期稱此地為「北島」。另據當地居民稱,此地舊名也稱「月眉嶼」、「目眉嶼」,諒係因其地形像月眉、目眉。
淒美傳說,七美鄉
澎湖群島最南端的獨立島嶼「七美」,舊名有「南大嶼」、「南嶼」、「大嶼」、「南天嶼」、「大嶼澳」等稱呼,其中以「大嶼」稱呼為最早,1685年(清康熙24年)蔣毓英纂修的《台灣府志》即已記載。「七美」之說,相傳為明朝時,海盜從七美的南邊海岸登陸,當時島上的男人都出海捕魚,剩下老弱婦孺,其中7位女子正在附近山上農忙(一說在井旁洗衣),不幸遇上海盜侵辱,最後不甘受辱而相攜投井。事後鄉人用土填井,後來長出7棵枝葉茂盛的香楸樹。為紀念七位女子的事蹟,地方人士研議後,呈請省府於1949年將「大嶼鄉」更名為「七美鄉」。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8期(五月號)
訂閱專線:(02)23568998
傳 真:(02)23568919
Email:twmingb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