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政經關不了》倫敦直播閱覽數驚人!彭P大哉問?呂秀蓮和蔡同學有什麼不同?請接力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政經關不了》倫敦直播閱覽數驚人!彭P大哉問?呂秀蓮和蔡同學有什麼不同?請接力

 2019-10-20 20:46
彭文正今在臉書PO上一則《呂秀蓮和蔡同學有什麼不同?(請接力)》短短幾小時湧入4、5百則留言。(圖/網友)
彭文正今在臉書PO上一則《呂秀蓮和蔡同學有什麼不同?(請接力)》短短幾小時湧入4、5百則留言。(圖/網友)

《政經關不了》彭文正與林環牆兩位教授日前在英國倫敦網路直播觀看閱覽數一天逾60萬,而相關臉書LINE社群等網友轉PO數也同步驚人。《政經關不了》對抗國家機器突破媒體封鎖的韌性與勇氣,不論你對蔡LSE論文真偽與否,這已足列入新聞學的典範教材。

彭P不是一般政論名嘴。他曾是台大新聞所的所長,其新聞學的學理與實踐,見諸其在節目抽絲剝繭的舉證,反觀教育部與政大將當年蔡英文返台後的升等公文與論文保密30年。如有仔細看過調查報告,誰真?誰偽?人民自有心證。

彭文正今在臉書PO上一則《呂秀蓮和蔡同學有什麼不同?36 歲為了理想判刑12年 vs. 26 歲為了虛榮欺騙38年(請接力)》短短幾小時湧入4、5百則留言。

有網友回應留言:「選擇不服從 vs 選擇服從」、「真跟假」、「ㄧ個為了理想,不惜生命,可以犧牲自己。ㄧ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惜犧牲別人。」、「蔡同學某種程度上挺可憐的,一直都在說謊」、「一個開拓民主大道,一個開闢財源蹊徑!」、「一個敢講實話值得尊重,另一個很愛口誤喜歡酬庸」、「有信念的人比較能堅持一生,而不管什麼理由,會出賣一次的人,就會找理由再度出賣,譬如靈魂,主權⋯」、「一個凝聚台灣意識 V.S 一個瓦解台灣意識」、「一位心繫國土家園台灣,一個心繋自身權勢名利。

也有網友喟嘆認為「二者天差地別,不可同日而語!」、另有網友留言如「追求人權始終如一(正義廉潔) vs 專注自己的權力慾望(不擇手段)」、「一個口才清晰不用讀稿機一個支支吾吾、不知所以然」、「台派VS偽派」、「敦厚而不畏強權 vs 刁鑽而服從強權」…..網友大抵一面倒肯定彭P,但當然也有英粉或特定帳號在抨擊。

蔡英文LSE的論文檢驗政治人物的誠信,事實上已有這麼多人關注每晚守候在網路收看《政經關不了》,網路聊天室互動留言如跑馬燈般快速,人民抖內支援平民「戰」國家機器。蔡和DPP豈能不汗顏?彭P大哉問?呂秀蓮和蔡同學有什麼不同?人民是咱國家主人,值得深思。

另外法治時報社長黃越宏一則精闢的分析「從蔡英文論文的真假,看知識分子的迷信。」論文風暴引出大量政治乩童。 頗值咱國家主人一讀。

全文轉載如下

http://www.npo-rwd.org/lawpaper/subpage.php?category=%E6%B3%95%E6%B2%BB%E6%99%82%E5%A0%B1+2019%2F10%2F18&docname=1571286998.html

文/黃越宏

(法治時報2019-10-18台北報導)蔡英文的論文「真假」問題,自從成為「爭議話題」且引起社會大眾廣泛討論以來,全台以及海外人士大概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讓證據來說話」的類型:

就是每天很認真的「找資料」、「找證據」、「找破綻」以證明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造假、是沒有通過口試的。

這一類人士,本來只有台灣島內的幾位學者(賀德芬、彭文正)在做,現在已經蔚為成為國際新聞,海外學者也都紛紛加入,如留美國博士的林環牆、留英國博士的徐永泰,也都加入。

第二類是「天塌下來與我無關」類型:

就是這個問題,完全不干我的事,而且,我也沒唸過博士,博士論文如何口試我也不懂,既不干我事,我又不懂,所以,這個爭議的真正答案,我就乾脆跳過去,少發言少插嘴。

最有趣的是,民進黨的多數政客們,也都採取這種態度,不像其他對該黨不利的言論,他們總是一蜂窩的集體出面反擊。

第三類是「深度迷信蔡英文」類型

這一類型的人士,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先有立場(一定要支持蔡英文),才開始討論「論文真假」的問題,所以,他們的發言就非常地「多元」,也很有看頭!

但是,因為這些人士的發言都是先有答案,才開始找理由,所以,他們的發言就會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迷信」型態。

看過他們各式各樣的發言之後,一定會覺得他們很像滿清末年的義和團。

這是一種非常非常難得的機會,沒想到在廿一世紀的今天,竟然有機會可以藉著「總統博士論文」的爭議,看到「知識份子無知和迷信」之如此生動活潑的案例,並可以用來告訴國人:

「迷信」不是無知村姑村民才有的,總統身邊的「學術份子(或知識份子)」也會犯迷信的毛病,恐怖的是他們不但堅持「自己的迷信」,還會要求別人也要跟著他們迷信!

這些高級權貴知識份子的「迷信」種類,依照他們投入迷信的「行為模式」,大概有下列幾種類型:

一,「政治迷信」(論文的真假,真的不重要):

一本論文的「真假」或是有無通過口試,一點也不重要,且對台灣前途也沒有影響。

但是,台灣的安全與前途,如果沒有讓蔡英文連任,就會完蛋,所以,一定要支持蔡英文順利連任,這才是最為重要的第一要務;若是蔡英文沒有連任,那台灣的前途就完了,就會給中共統一了。

這種言論,是將「台灣前途與蔡英文連任」畫上「等號」,且是完全沒有邏輯關係的「政治迷信」之荒謬論述。

這種「政治迷信」的離譜程度,簡直直追當年蔣介石的戒嚴時代,迷信的認定只有「蔣公」才能帶領大家反攻大陸,光復大好河山。

只是時代變了,到了廿一世紀了,這些迷信份子將迷信的「對象和內容」稍後改了一下,就是將「蔣公」改成「蔡婆」,將「反攻大陸」改成「保衛台灣」,至於迷信之本質,完全沒變。

二,「名牌迷信」(論文不可能是假的):

倫敦政經學院是多麼有名的大學,人家蔡英文都已經拿出她的學位證書了,為何還有人不相信?這真是太奇怪了,太荒謬了。

難道,每個大學教授都要經歷類似的「責難」與挑剔嗎?

都要被質疑論文真假,或是要求出示論文的口試證明嗎?

即使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學「證書」,都還是無法取信大家嗎?

何況,當年政大、東吳、教育部都有審核過,且當時是國民黨執政,難道國民黨會幫她的忙?還有,國民黨為何不出面打擊,反而都沒有聲音?可見,這是一個假的議題,不要再吵了,為了台灣的民主前途,真的不要再吵了。

這種論述是犯了「迷信名牌」以及「歷史健忘症」。

認為只要是貼有「名牌」的標籤,就是值錢的正牌好貨,就是不會造假,他們忘了,「造假」當然要「造假名牌」,那才值得去造假,野雞大學根本不用造假,因為不值錢,不值得為它造假。

至於「歷史健忘症」是部份人類天生的悲哀。

蔡英文是「拜」辜嚴倬雲當乾媽,乾媽要她老公帶乾女兒給李登輝「安插」官位;至於,進入政大教書,則是「性侵犯」馮滬祥幫忙安排的。

看看這些人脈和戒嚴歲月,別說沒證書,就是外星人想進政大教書,國民黨都會有辦法順利安排的。

對了,這種「名牌迷信」的人士,還有一招很利害的說法:就算蔡英文真的是拿著假冒的名牌(論文),招搖撞騙35年,那也不是她的錯,是讓她可以招搖撞騙的「原廠」的錯。

所以,不能怪蔡英文,要怪,就要去怪「倫敦政經學院」才是。

這種說法,不就像買到仿冒品報警,警察卻告訴你,警察不管這個,要去找廠商才對?

三,「權威迷信」(總統都一再出面澄清了,可以停止了)

用總統的地位和權威來「證明」,論文是真的,因為,總統是最有地位的權威人士,她的出面就是真實保證。

這種說法最為不堪一擊。

因為歷任總統都是謊言連篇,隨便一找,都可找到一堆「總統級」的謊言,比比皆是。

這種迷信就是典型的「權威迷信」,認為已經擁有大哥地位的「老大」,只要他出面講的話,一定都是對的,一定不能去懷疑,懷疑大哥講的話,是違反當「小弟」的倫理,是不懂義氣,是來亂的。

要知道,大哥願意讓小弟「跟」在身邊,是小弟的福氣;當小弟的要珍惜這份福氣,只要負責聽話就好了。

這種「黑道小弟」心態,竟然也出現在政壇上,且還為數不少,實在也是某種台灣的「另類奇蹟」。

四,「權威迷信之次級貨」(找教授團體出面背書):

這種作法是屬於上述「權威迷信」的「次級貨」。

這種作法彰顯的是,用「總統級的權威迷信」已經藥效不夠,藥力不強,無法催眠百姓,無法讓國人相信論文是真的。

也就是,無法阻擋這個「真假博士」的議題繼續燃燒。

無奈之餘,只有推出「次級貨」,用海外「教授團體」來簽名連署背書,以公開肯定和認同的方式來強調:蔡英文的學歷與證書是真的。

我們都是教授博士,我們的學術地位具有權威性,大家應該要相信我們的話。

這種作法,很像當年德國的希特勒,因為不爽猶太人的愛因斯坦,竟然比德國人優秀,能提出相對論,於是,找了一百個德國教授連署並登報強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錯的!是不成立的!

須知,教授「連署」是沒意義的,論文上面有口試委員「簽名」才有意義!

五,「拿香跟拜的儀式迷信」(發動網軍攻擊與圍勢)

總統掌握國家的資源和機器,想要發動網軍,易如反掌。

各式各樣的網軍,紛紛出動,不論是日本圖書館、倫敦政經學院台灣研究室,分別從不同角落竄出。

攻擊和防禦的目標,簡單明確:一,務必全力抹黑(攻擊)找到證據的人士。二,務必防禦「總統論文」的存在與真實性。

因此,網軍就找到了日本的「目錄」,強調「沒論文,怎麼可能會有目錄」;不然,就是強調「沒論文」但是有「書」(this is a book)和「草稿」等等。

總之,網軍的專業是「迷惑和混淆」網民,不是真正的專業學者,所以,只能算是一種「儀式迷信的操作者」,也就是台語說的「拿香跟著拜」之角色,意義不大。

這種迷信,是所有迷信等級裡面最低級的一種。

法治時報之電腦點閱:

http://www.npo-rwd.org/lawpaper/index.php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