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歐洲之聲】習普「結盟」會走多遠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歐洲之聲】習普「結盟」會走多遠

 2019-06-11 12:53
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修正主義」的假社會主義兄弟國關係還真不一般,6年之間,普習會見達30次之多,密集度超越了跟任何他國的元首。圖/取自http://en.kremlin.ru/
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修正主義」的假社會主義兄弟國關係還真不一般,6年之間,普習會見達30次之多,密集度超越了跟任何他國的元首。圖/取自http://en.kremlin.ru/

《紅樓夢》中的甄士隱道:「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世界的大舞台還真是如此。6月5日,國際媒體的焦點新聞送走了美國總統川普英國訪問,據BBC 事後評論:「特雷莎·梅的排場與禮儀大於內容」。就在同一天,莫斯科的普丁也迎來了異國兄弟習近平,普丁的排場與禮儀不亞於特雷莎·梅的安排,習近平頗為感動道:「普丁是我最好的朋友與同事」, 並說中俄是「國與國互利的典範」,事實上這兩個「修正主義」的假社會主義兄弟國關係還真不一般,6年之間,普習會見達30次之多,密集度超越了跟任何他國的元首。這次習近平帶了一個千人的商貿團前去,雙方將簽訂的30多份經濟合約在媒體前炫耀。北京的「熊貓外交」也大放異彩,如意、丁丁兩隻熊貓成為專制體制的和平使者,年前就為習大大打頭陣去了紅都。

這些年圍繞著「中俄結盟」的猜想,從未停頓過。去年英國的BBC就有文報導:「中俄抗美同盟是否正在形成」?也是去年,俄羅斯《獨立報》發表題為〈誰開始忌憚俄中聯盟〉一文稱:「西方所忌憚的『中俄聯盟』並不存在」。今年4月美國之音又報道:「美學者:中俄結盟的說法被大大誇大」了。直到今日,雖然普丁與習近平共同宣布:「建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西方媒體,如「新蘇黎世報」所言,也只認為中俄是夥伴關係,尚不能構成「結盟」的高度。那麼我們來近距離探討一下。

「新時代戰略」替代「盟約」

美國新締結一個盟國,無非是多一個「跟班」,這不是新聞。中國作為新興的世界強勢,想要結盟,而且對象是曾經一度的超級大國俄羅斯,那就好比熊貓長角,大象飛天,是令世界驚疑的稀罕事。

半個多世紀前,中共鼻祖毛澤東曾宣布「中國實行不結盟政策」,支持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鬥爭,但中國始終沒有加入「不結盟運動」,只是「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國,旁聽列席會議,抑或參加有關對話性會議。中國雖然實行不結盟政策,但與蘇聯曾有《中蘇友好條約》,類似於結盟性質。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雙方拔劍弩張,達到兵戎相見的地步,該條約實際上等於一紙空文。八十年代以後緊張局面稍微鬆弛。待到九十年代,蘇聯帝國解體,兩個國家實際上放棄了意識形態的政治,各自投奔資本主義的召喚,雙方逐漸改善了關係。

近些年來,中國崛起,引起自由世界,特別是美國的警覺。中國先得迎戰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接著川普直接推出了「美中貿易戰」的短兵相接,並配合「印太戰略」的同盟合圍來孤立中國。習近平時代推出「一帶一路」全球戰略,起初確實面臨孤掌難鳴的尷尬,舉步維艱。所以有人提出:中國是否應該放棄不結盟政策?

眼下,普丁與習近平在莫斯科簽署了《中俄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與《中俄關於加強當代全球戰略穩定》協定,細看這兩個協約,非常全面,從經貿財金、政治軍事、文化交流、科技互助、航空航天、月球探測、衛生、體育、環保、反恐,幾乎所有的領域都無所不包。俄國強力支持「一帶一路」。這條約開宗明義就指出其目標是「守望相助-相互給予更加堅定有力的戰略支持,支持對方走自身發展道路和維護本國核心利益,保障兩個各自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西方媒體如德國之聲,依然認為「美國仍是霸主,中俄聯合抗衡」,「中俄是夥伴但不是盟友」。這就有點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掛羊頭賣狗肉的營生,中國人是能心領神會的。這裡羊頭就是「夥伴」,狗肉是「結盟」。

中俄「同盟」的悖論

中共習近平接棒執政後,即刻宣布:「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的國策,強調這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以及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不久又提出了「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市場與資源是兩大要素。

從地緣政治來看,中與俄結盟違背古訓。

沒有邦(同盟),如何稱「霸」?又何來謀局之說?按照中國古代外交戰略思想,「投棋布子,謀篇布局,下好先手棋。」至於如何投棋布局,下好先手棋?自古有「遠交近攻」,也是兵法「三十六計」之一,按此戰略原則,中國選擇與俄羅斯結盟,說的斯文些是「下下策」,說得粗魯些就是「臭棋一步」。

從經濟上來看,中俄之間差距太大。

俄專家指出,中國人認為俄羅斯經濟疲軟是兩國合作的障礙。2018年中俄貿易剛剛過千億,是中美貿易的六分之一不足,中德貿易的一半不到,中韓貿易的三分之一不到,就即便是海峽兩岸的貿易量也已達到2262億美元。2018年中國全年國內總產值(GDP)是131186億美元,俄羅斯是15229億美元,僅為中國的約九分之一。

經貿體制差異。俄羅斯加工能力不足,造成貿易利益不對等。中俄商品貿易中,俄羅斯時常用原始的、未加工,或者半加工的材料商品來交換中國的成品,中國獲得的利益大於俄國,數度引發中俄經貿的矛盾沖突。政府的管理不協調,導致中俄雙方貿易不穩定性。俄羅斯基礎設施落後、貿易地點約束、貿易商品種類、配額的限制、政府政策(海關條例)及官僚主義,限制了中俄貿易的正常發展等。

中俄心理上的「不平衡」。

自普丁上台執政後,提出了俄羅斯「復興之夢」:「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丁欲成為「世界強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曾經蘇聯「超級大國」的光環,籠罩了世界近半個世紀,這樣的輝煌在俄羅斯人心目中揮之不去,中國一直是蘇聯人的「小弟」,如今強勢超越「老大哥」,對俄羅斯人來說,在心理上普遍不易接受,這就使得俄羅斯面對中國,在經濟利益上斤斤計較,變得尤為突出。但是在許多實際的合約簽署上,按照西方的觀察,還是有強勢經濟力量的中國佔了上風,討了便宜。

「中俄結盟」依然具有必要性

中俄結盟雖有悖論,眼下仍然有其必要性,原因有二:

一、中俄「油」誼關系。雙方曾一度陷於互相猜忌,比如:在鋪設通往中國的石油管道時,俄羅斯一拖再拖、一繞再繞,令中國憂慮重重。俄羅斯對待中國像對待烏克蘭一樣,把能源供應當作政治武器。對於俄方供應的數量、油價,以及遵守法律和條約等,中方亦頗有微詞。盡管如此,俄羅斯仍然是向中國進口石油的第一大國。2014年雙方簽訂了天然氣供應條約,價值四千億美元,俄國的Gazprom天然氣公司每年輸送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給中國。2017年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石油總量在5900萬噸左右。第二位才是沙特等OPEC國家。主要是沙特、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

二、守望相助,共同抗美。此次習普宣布「中俄關系進入新時代,迎來更大發展的新機遇」,其實質是抱團取暖,戰略互補,共同抗衡。中美「貿易戰」持續延伸,美國封殺「中國制造2025」,圍剿華為5G等,中國需要聯合俄羅斯共同抗美;而俄羅斯同樣與美國交惡,受美國打壓,且又與歐盟關系惡化等,雙方都迫切希望緊密俄中關系,一拍即合,建立起不是同盟的同盟關系,能給中俄帶來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好處。

中國結盟的方向原本在西方

其實,中國心目中的結盟對象,上策是美國,中策是歐盟,其中以德國為主,下策才是俄國。對中國高層來說,中美關系遠比中俄關系重要,中美關系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習近平一上任曾經努力過,2013年在安納伯格莊園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時,習向歐巴馬強調了中美開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規劃中美關系未來發展,習拋出了彩球:「我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中美關系?中美應該進行什麽樣的合作來實現共贏?中美應該怎樣攜手合作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這不僅是我們兩國人民關註的事,也是國際社會關註的事。我們應該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從人類發展進步著眼,創新思維,積極行動,共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歐巴馬沒有理會習的「新型大國關系」,美國不習慣由別人提出遊戲法則,再則美國尚未確定與中國演對手戲。歐巴馬只是禮遇性的回答:「美國歡迎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繼續和平發展。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對美國、對世界都有利。」

2017年川普任總統,美國對華戰略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習近平執政以來,中國變得強硬起來,放棄了過去30年以來在國際事務中的韜光養晦政策,在亞太地區開始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比如:2013年11月23日中國宣布設立東海航空識別區,中國政府提前一天才通知美國,完全不顧美國的國際老大地位臉面,不顧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話語權。還有在南海有爭議的礁石島周遭填海修建軍事前哨基地,驚動鄰國和美國日本。更讓美國感到失望的是,中國始終抵觸自由民主人權價值觀,政治制度改革半途而廢。以前人們時常還能聽到美國華府有「親華派」等,但眼下美國政壇已經沒有「親華派」了,是清一色的「反華派」。

中美關系鬧翻後,中國依然沒有看上俄羅斯,而是選擇了德國,此為中策。德國無論是在地緣政治上,還是經濟實力方面,都應該是中國不可或缺的夥伴之一。且中國官方與民間都比較偏愛德國,這個國家與民族具有悠久而偉大的歷史,科技發達,經濟富強,雖說是「二戰」的戰敗國,但依然在歐盟圈穩坐「群主」之位,特別是梅克爾總理,不僅在歐洲圈中,既便是在國際舞台上,也威信極高,享有盛譽。近十年來,中德關系一度發展火熱。

但眼下中德關系消沈,一而再再而三的碰撞,中國只好無奈轉向,選擇了下策,聯合俄羅斯。

在習近平6月5日赴俄羅斯訪問前,王岐山於5月31日拜訪梅克爾,是不是提前5天向梅克爾打招呼呢?中美關系砸鍋後,中德關系放在了中國高層的首位,畢竟中國是重視中德關系的。6月3日新華社發了王岐山出訪的新聞,王岐山見了總統施泰因邁爾,總理梅克爾,也見了外長馬斯,顯然以修補中德關系為重。為了顯示中國對德國關系的高度重視與尊重,王岐山一定特意向梅克爾事先通報了「熊貓長角」的故事。

從川普手中奪回「聯俄」主導權

按此來說,這無疑是中國的「先謀於局,再謀於略」,是中俄雙方出於暫時抵抗美國的壓力,抱團取暖?

記得去年7月,在川普與普丁在芬蘭赫爾辛基峰會會晤之前,我們在《民報》撰文「『雙普』會晤劍指何方」,文中指出: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一度熱心於與美國著名外交家亨利•季辛吉切磋,94歲高齡的季辛吉還專門飛赴莫斯科,與普丁閉門會談。有消息說:季辛吉為川普醞釀美國的新戰略——聯俄抑華,拾起了40年前為尼克森政府謀劃的「打開紅色中國大門」,同樣的戰略——聯中制蘇。區別在於對象做了置換。季辛吉的核心主張是:勢力均衡,美國超越各類勢力之上。當蘇聯強大時,季辛吉就會拉攏中國去圍堵蘇聯;當中國強大時,季辛吉自然希望聯俄對中國進行限制。季辛吉的戰略目的是:維持美國相對實力的強大,任何一個國家不論是敵人還是盟友,一旦有打破均勢的潛力,美國就要先發制人,將其打下去。舉世矚目的赫爾辛基「雙普」會,卻遭到美國媒體一片的揶揄與批評,口誅筆伐、無情嘲諷。

這些年來,俄羅斯敢打敢碰,從喬治亞、烏克蘭、敘利亞、委內瑞拉一路耍狠,猶如一個破砂鍋大鬧瓷器店,誰還不想回避?對於俄國的這些舉動,中國採取的是老僧入定的態度,不聞不問。對於中國在南海的打造軍事基地和對北韓的「縱容」坐視態度,普金也投桃報李,不加批評表態。這對難兄難弟,心裏雖然各懷鬼胎,但是在面對以西方價值取向為準的世界秩序上,是一致保持抵制情緒的。雙方心照不宣,不扯彼此的後腿。

話還得說回來,若俄美關系修覆,或者中美關系和好,中俄聯盟就不復存在。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這恰好應了《史記》所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樣的「盟邦」會維持多久,又會走多遠,還得看世事的變化,但是只要這位災難性的美國商人總統川普在位一天,中俄同盟就注定會很牢固。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