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一旦扯到性別、統獨好像就無法就事論事,對於北農總經理人選本應該以專業作為取向,來討論北市府與農委會推舉人選誰最適合,這是有客觀的評比標準,不應以政黨、派系、性別做為取捨依據,才能彰顯政府改革農業產銷制度,維護農民與消費者權益的決心,過多的政治算計,反而引發民眾的反感得不償失。
喧騰一時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人事紛爭,五日順利改選二十三席董事,本應接續讓董事長、總經理人選底定,但因柯市長對農委會指定總經理人選及程序有所不滿而未能順利產生。由於北農公司掌握著全國最大的蔬果交易平台,涉及龐大的利益,一向是政黨、派系必爭之地圖謀之所在,再度引發外界關注,國內多家媒體也做出大篇幅分析報導。
過去受到派系掌控影響,北農在確保農產品公平交易,農民權益以及穩定供需上,確有為人詬病之處,特別是專業性不足,讓消費者經常飽受農產品價格如雲霄飛車般起伏,連想平穩過活都不可得。該公司的人事、制度、設備、內部管控等等,確實需要進行全面改革,其中總經理一職由專業經理人來擔任,是政府展現改革決心的第一步。有鑑於此,除了人品外,北市長柯文哲堅持要由專業人士,不要政治人物來擔當此重要職位的說法,理應受到外界支持,至於所提出人選是否符合該項標準,也同樣需要受到外界檢驗。當然以目前民進黨在行政、立法取得之全面執政優勢,最終北農高層人選或許能由藍轉綠,由民進黨如願搶下人事、經費、利益等主導權,但是所指定人選若不符合專業形象,不具專業經營能力,無法做出實績,讓民眾及農民感受到北農改朝換代後,國內農產品行銷效率、供需及價格穩定性較先前為佳,最終還是會嚐到遭人民唾棄的苦果。國內媒體對此人事關注不應只有五分鐘熱度,應該發揮第四權的功能,持續追蹤報導,讓政客現出原形。
這些年台灣人民已經受夠了農產品價格的經常性大幅波動以及黑心食品的傷害,對部分人士假改革之名,行權力鬥爭,民眾心知肚明,也反映在國人對英全政府施政的滿意度,雖然民調可以操弄,但當無論立場親藍或親綠民調機構所做出結果均相當一致時,還是有值得警惕之處。馬前政府因食安與物價波動應對無方而遭到更替,未來蔡政府是否會重蹈覆轍,關鍵就在北農高層人士的改革。是否真如十九世紀日耳曼哲學家黑格爾所說的「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能不能打破宿命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