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避免人車爭道 北區麻園橋旁創以人為本「人行橋」 賦予行人「專用路權」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避免人車爭道 北區麻園橋旁創以人為本「人行橋」 賦予行人「專用路權」

 2018-10-06 15:11
早期市區跨越河川之橋梁,皆人車合流爭道,險象環生,林佳龍引進「以人為本」人行橋概念,在車行橋梁旁兩側,增設行人有專屬路權的「人行橋」,不但還給行人安全空間,也增加人與河川的親密性及休憩空間。(台中市政府)
早期市區跨越河川之橋梁,皆人車合流爭道,險象環生,林佳龍引進「以人為本」人行橋概念,在車行橋梁旁兩側,增設行人有專屬路權的「人行橋」,不但還給行人安全空間,也增加人與河川的親密性及休憩空間。(台中市政府)

全台早期傳統跨越河川橋梁,因疏於規劃人行道,以致行人必須與往來車輛爭道,致生恐懼和危險。市長林佳龍今(6)日前往北區麻園橋旁視察,宣布將創新「以人為本」的橋樑兩旁加設「人行橋」,使人車分道,重視行人行走跨越河流的自主性及安全性,避免行人跨越車道冒險行走橋面,同時增加休憩與藝術空間,提升安全性與生活品質。

今日林市長在建設局副局長顏煥義、北區區長陳寶雲陪同下,前往北區北平路麻園橋旁視察,當場宣布今年10月底動工新設2座「人行橋」,讓在地民眾相當開心。立委張廖萬堅、市議員賴佳微、陳淑華、范淞育、陳政顯等人也到場關心。

林市長表示,台中市內有許多河川,但是過去橋梁都是以車行為主,市府希望回歸「以人為本」的思考,將麻園頭溪北平路一端,也就是華美西街及華美街兩端之間,推動人車分流,在橋梁兩側打造長20公尺、寬7至8公尺的人行橋,營造休憩及公共空間,並結合在地藝術文化展示。

「不會放棄市區的每一條河川!」他指出,市府已推動七仙女計畫,將逐一整治市區七條河川,包括綠川、柳川、梅川、麻園頭溪、惠來溪、潮洋溪、筏子溪至另一頭的旱溪,進行全流域治理。

林市長也說,綠、柳川的成功整治有目共睹,麻園頭溪兩側人口非常多,市府規劃先將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做到100%,他期待一方面有暢順交通,也打造安全、綠色、人本的人行空間,以及防洪、親水的水與綠環境。

建設局表示,考量行人通行安全、增加地區休憩點,市府規劃於麻園橋旁兩側新設人行橋,連接華美街二段與華美西街二段,橋梁長度約20公尺、寬約7至8公尺,橋面欄杆採用仿白色石材輕質混凝土,橋面板設計混凝土壓花地坪,兩側欄杆加設6處造型柱放置雕塑品,並配置座椅及花台。

工程費為1,171萬元,以「專用路權」概念,保障使用自行車通勤、通學或遊憩者,有一條安全便捷的用路環境及騎乘動線。完工後,可避免行人因跨越車道而冒險行走橋面,搭配夜間照明設計,無論白天或夜晚都將成為麻園頭溪河岸新亮點,提供民眾優質的遊憩空間。

 

圖/台中市政府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