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悼念亡妹 侯王淑昭(1942 - 2019)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悼念亡妹 侯王淑昭(1942 - 2019)

 2019-01-19 11:42
作者於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八日演講後 與主辦人淑昭(右)攝於台北東和鋼鐵 公司總部七樓講堂門前。圖/作者提供
作者於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八日演講後 與主辦人淑昭(右)攝於台北東和鋼鐵 公司總部七樓講堂門前。圖/作者提供

家裡有六個兄弟姊妹,排行第四的三女先蒙主恩召。她是虔誠的基督教徒。

兄弟姊妹中,她是最健康,最活躍,對台灣當代社會的經濟、藝術、文史,最有貢獻的台北東和鋼鐵副董事長暨執行長。七六高齡該正是準備功成身退,安享天年的時候,發生這樣不幸的事,任誰都會為親情流淚,更為憐惜涕泣。

我幾天前為一件小事,在家人《萬丹紅豆餅》LINE 上,寫了白話字 Se bin gai tioh hiN(洗面礙著耳),觸景生情,不覺淚下。好幾年來,我每次寫白話字和家人通信,知道有二個妹妹一定看,一是四妹潘王淑秋,她已經在高雄教了外國政府官員和傳教士三十年的台語羅馬白話字,當然會看。另外一個是三妹。只是這個喜歡看白話字的三妹淑昭,有時會抱怨,她想看,但是大多卻看不懂。這簡單的五個字 Se bin gai tioh hiN 台灣詼諧隱喻,這次已無三妹閱讀,只能想像她已經會慢慢看,讀得出語音後,一定會了解語意,也就了解這句簡短台語的幽默。

淑昭和妹婿侯貞雄的緣分,始自我一九五七年大一時,在先母日治時代第三高女親友林家下宿(日語 geshikku)的日子。隔年來了一位林家男主人朋友的兒子,台大經濟系新生。那年發生了一件事,在意識上和我以後對推行母語白話字的投入有關。有一晚睡前,這位未來的經濟哲學家大一學生問我:「假如你現在往生,對人世間感觸最深、最懷念的是什麼?」我無言以對。五十七、八年後,寫貞雄自傳《誠義》的作者,到處訪問他昔日朋友,我想起這個當年我涉世未深,不知如何應答的問題。我現在會回答說:「我會為以下的感觸、懷念,死不瞑目:推行台灣母語的『羅馬拼音』那麼簡單,卻被台灣『語音教學』缺如,導致視、聽混亂,脫離『推行母語』是『保音運動』的基本認識,以致教學過程中,對拼音字人『見』人懼。」我很不滿,也很惋惜,這樣的語音教學缺失,竟然也使天資聰穎口齒伶俐的三妹,屬於這一大群自己不知為何不懂「羅馬拼音字」的台灣莘莘學子。

美國東部時間一月九日清晨七時,從匹茲堡姪女中寧打來的電話,禍出不測,說是三姨母過世了。後來才確知過世的時間,是台灣時間八日星期二晚間六時許,是她下班回家後晚餐前,忽然發生的。這時冬天,台美(東部)時差十三個鐘頭,噩運發生的那一刹那,該是我們的住地辛辛那提美國東部時間一月八日清晨五時左右。

一時不願相信,趕緊回顧 LINE 上的活動。二天前一月六日禮拜天, 大姐祖母、女兒、孫女三代,才從高雄來台北,訪問淑昭,共享午餐。LINE 上談天,其樂融融。二天後竟然發生了這麼令人無法接受的不幸。往生噩耗傳出後,台灣南北家人淚如晨露,蒙上了 LINE 的屏幕。大姐說,她在八日晚上十一點,寫 LINE 給三妹。一向都是三妹隔天早上上班時,在坐車裡讀 LINE 後回信。大姐隔天想念,為什麼沒看到「已讀」。大姐不知道,也沒有其他的人知道,她寫 LINE 時,三妹已經辭世五個鐘頭。大姐等不到三妹回音,這次是永遠等不到了;人有旦夕禍福,就是這麼殘酷!

回憶往事 分憂解悶

二位已經七老還未八老,相差六歲的姐妹,最有話說。四妹淑秋一年前在 LINE 上回憶起一件三妹小學畢業時,抗議校長不公不義的往事。

四妹問三妹:「妳還記得妳小學畢業,妳的縣長獎蛻變成鄉長獎的鬧劇嗎?當時沒有立可白,用毛筆寫的縣長獎的名字,用毛筆墨汁塗掉,改換名字,真的是烏魯木齊。教育局長有派督學來觀禮,學校沒想到你會來這一招,講出那篇致命的致答詞,使那個校長,從萬丹被調職到山地門 。」

三妹回答:「我當然記得那件事情。那篇稿子是二姐寫的,爸爸贊成,幸虧我膽子有點大。這大概是命運注定的嗎?還好我考取了省立屏東女中,要不然不是很難看嗎?」

四妹:「過了六年,我小學要畢業時,張老師關心我們家以後沒有人讀小學,他問我:『妳三姊的畢業禮物,一本字典,還留在學校,要拿回去嗎?』我回去問爸爸,他説不要拿了,留在學校作記念。經過這麼多年了,大概被白蟻啃食掉了。」

三妹:「我記得是第一名要上台致詞,所以我上去就說今天我不是啦,我就不能講話了,所以就下台了。我還記得萬丹中學校長的兒子,他是小學五年級時,才來萬丹國小讀書的。起先,學校決定他沒有資格,後來大概是因為他爸爸是萬丹中學的校長,學校就決定說,我跟這位同學考試一次,結果我也考贏了。按照慣例第一名要致答詞,所以學校叫我準備,我也準備了。可是鄉下的中學校長有來頭,無法無天,臨時又變卦了,學校最後還是決定我第二名。結果那天畢業典禮,只有我有準備講辭,我上台就講按照慣例第一名的要講話,我已不是第一名,所以我不能講話,我下台的時候,好像是哭著下來的。」

四妹:「我記得萬丹中學校長的兒子,沒錯。那妳只講二姊幫妳準備的那篇致答詞嗎?那時我才一年級,沒有代表在校生歡送畢業生。聽說六年級女生都哭了,那一定是譲人覺得委屈、憤怒、不甘願的感覺。我記得妳們那屆考上屏女的只有妳一個。回憶一下以前的事,可以分憂解悶。」

去年《誠義》在台北國賓飯店新書發表會中,看到陳維昭在序文裡提到「侯夫人大哥王泰澤先生則是我旅美研究期間最密切的好友。」當年是陳維昭小兒外科 1979 年連體嬰手術成功不久以後的日子,三、四十年前沒有今日討伐得沸沸騰騰的「插管」醜聞,當時我們在美國談論的是,他的研究實驗數據和英文論文寫作。妹婿也是台大人,對母校社會科學院遷建工程,捐贈鋼材資助極大,剛好是在陳維昭校長任內。三方台大人分別的關係,應是如此而已。我一月三日才告訴友人說,我妹妹侯王淑昭是東鋼執行長,非常能幹。五天後震驚痛惜,她已經不在人間,幸留精神長存、音容宛在。

淑昭生前在內,相夫教子;在外,守護東和。盡寫在這兩本書中:
一、《理性與感性的談話》侯王淑昭 著  東和鋼鐵出版  2012
二、《誠義 — 侯貞雄與台灣鋼鐵產業七十年》劉德明 監修  傅瑋瓊 撰稿 天下文化  2017

半世紀來,侯、王姻緣投合,在母土台灣共昌鋼鐵事業,外加《春之文化基金會》每年活躍的藝文活動,使三妹在學界,贏得多項殊榮,是「企業贊助藝術」的典範。我們也要感謝《春之文化基金會》幾年來資助我們在美國辛城大學松年學院主持的〈台灣歷史〉課。禮薄情厚,使老美學員不用繳費就可上課,傳為美談。

往後的紀念,今年東鋼年曆〈認識台灣原住民〉十足台灣歷史主題,給我一個聯想: 設立【東和侯王淑昭文史藝術紀念講座】,很可年復一年,表揚志業長昭,三妹天國受之,實至名歸。 (二〇一九年一月十七日寫於美國俄州辛辛那提)

作者簡介:

作者王泰澤為化學博士,旅美退休教授,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美國木雕協會會員。著有《母語踏腳行 — Taiwanese Language: An Acoustical Journey》(前衛 2004)。合作者張喜久為微生物學碩士,家庭主婦。夫妻現職:OLLI at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松年學院〈台灣歷史〉共同主持人。共同譯作《恫嚇下的民主進展》(前衛 2007;原著作者 Bruce Herschensohn)。夫妻閒餘,專事寫作、雕塑、彩玻璃。座右銘:人事紛爭難解,全錯在忽略起始簡易頭一步;決不公器私用,決不違背程序正義。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