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評論網國際版》(The International News Lens)9月8日一篇分析報導,名為「官方指責粗鄙台灣人,應為陸客來台遞減負責」(Official Blames ‘Rude’ Taiwanese for Drop in Chinese Tourism)。該文內容指出,9月12日,台灣觀光業者將有上萬人走上街頭,要求蔡英文總統,協助台灣萎靡的觀光產業。中華民國旅遊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認為,陸客減少來台的主因,並非台灣不承認「九二共識」,引發中共對新政府祭出懲罰,而是台灣網友在網路,用污衊語言嘲諷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導致陸客不願來台灣。
陸委會本週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從520蔡英文就職總統至今,陸客來臺數量減少22%。另外,交通部長賀陳旦於8月31日公布的預估數據,今年陸客來臺人數,將比2015年的418萬人,減少約60萬人。
中華民國旅館協會秘書尤敏華指出,全臺各地旅館的住房率,今年約減少5成。觀光巴士全國聯合會秘書長張天財表示,因為陸客團減少,全臺1.6萬輛觀光巴士,其中8成處於休息狀態。
中華民國旅遊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下週一的抗議活動,並非訴求蔡英文總統應該接受「九二共識」;事實上,台灣人對陸客不禮貌,才是中國人不來台灣的主要原因。他說:我們必須停止對中國人發出污衊謾罵語言,特別是在網路上。
負責吸引陸客來台,統籌觀光政策的政務委員張景森,本週也在臉書提出呼籲,懇求台灣網友,停止對中國人發表詆毀、嘲弄言論。張景森的「中國觀光客是台灣最需要的朋友」觀點認為,批評陸客只會讓中國人,對台灣更加反感;這類憎惡一旦擴散開來,就會危害台灣。縱使一些不喜歡北京政權的網友們,也應把中國人民與中國政權區分開來。諷刺的是,今年4月間,張曾在臉書發文,嘲笑聲援文林苑王家反都更的學運文青「真可憐」(譯註:因王家抗爭後拿到5間房子),張景深這類嘲弄公民運動的偏褊看法,連蔡英文也提出批評,指其有違新政府向來重視的公民人權價值。一些過去例證顯示,張政務委員的一些發言論調,向來就頗富爭議性。
《富比士》(Forbes )報導指出,今年1-6月間,由中國前往澳門、香港的遊客數量減少7%。當然,如依照上述的簡化論述,可順理成章認為,因為港澳網友對大陸客,欠缺網路禮誼,導致他們減少前往港澳地區的旅遊意願。不過,這種「禮貌說」,卻無法解釋,為何對中國客同樣反感的日本,同期赴日的陸客數量,並無退潮現象。
台灣網友污衊中國人,實為假議題
不論任何原因,導致陸客來台數量減少;相當值得關注的是,一些重要事件的確讓台灣人對中國客產生反感。例如,1.北京一再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2.在福建佈署1600顆導彈瞄準台灣;3.處心積慮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其它重大事件還包括戴立忍 、周子瑜,以及近幾年來多位台灣人赴港簽入境未獲許可。另外,也有許多例子顯示,中國網友以及年輕團體(如共青團),每每透過網路,對台灣人發動惡毒攻詰。
這篇分析報導,認為陸客來台人數減少的大趨勢,源自於中國人「旅遊目的地」的改變,而非台灣網友對待陸客,網路禮節不佳所致。
台灣外籍英語學者特登(Michael Turton)在其部落客網站,找出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前7個月的陸客來台人數達239.96萬人;2016年前7個月的陸客來台人數則上升為240.95萬人。特登認為,依照數據會說話觀點,「陸客減少」一事可能只是個假議題。
《天下雜誌》8月31日專題報導,也提出一些值得觀察現象:蔡英文總統當選後,大陸方面策略性緊縮赴台「旅遊團簽」,讓位於觀光產業鏈上的飯店、藝品店、遊覽車業者苦哈哈。僅管團客減少,但來台陸客總人次卻出現成長,即「自由行比例增加中」;即意味著這些自由行陸客的消費與住宿,多集中在北部地區,而非遍及全台各地的觀光景點。陸客來台人數增加,為何卻讓旅遊業者頻叫苦?天下雜誌認為,原來問題癥結,不在患寡,而是患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