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解決台灣政治上的糾結 有賴文化的和解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解決台灣政治上的糾結 有賴文化的和解

 2022-01-17 14:10
台灣住民價值觀、道德觀的衝突, 及政治上的省籍糾結, 只能從教育及文化手段來求得和解。示意圖/擷自總統府flickr、網路,民報合成
台灣住民價值觀、道德觀的衝突, 及政治上的省籍糾結, 只能從教育及文化手段來求得和解。示意圖/擷自總統府flickr、網路,民報合成

驚爆的消息

驚聞前立委龐建國於2022.1.11(星期一)墜樓身亡,享壽六十八歲。據了解,龐建國2.22.1.11清晨4:30am在群組連發三次「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龐遺書也提及不公不義,讓親友悲痛不已。

龐建國的簡歷

各方媒體對於龐建國的個人經歷近日有些報導,我在此簡要引述。

龐先生早年接受新黨徵召當選台北市議員,後來改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再獲連任,2000年總統大選,龐棄黃(新黨)投橘(親民黨),2001年以親民黨身分當選台北北市立委。2004年競選立法委員連任失利後,就到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任教,並擔任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技經濟組顧問。2004年第十一任台灣總統大選,他成為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連宋敗選後,他於2006年加入國民黨。馬政府執政時,龐建國擔任海基會副秘書長,並曾經擔任兩岸談判代表,不過,他因失言風波遭抨擊而退出第一線工作,轉往文化大學任教。

綜觀他的政治歷程,先以新黨、無黨籍、親民黨、最後無奈的加入國民黨⋯⋯,在泛藍陣營中渡過其政治生涯,充分反映出他生長及生活時代的現實與無奈,中國派與台灣本土派精英之間,互不往來,也隔隔不入。在「知識藍」與「知識綠」之間,溝渠分明,誰也不想越界,這又是一件「悲哀極了!」的事。

朋友的感嘆

龐建國墜樓身亡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及小小的震撼。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說,龐飽受大腸癌所苦,又對當前國家社會與國民黨感到失望,令人意外、遺憾。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達沉痛且不捨,對於龐建國生前諍言,「我們聽到了,也記住了」。

趙少康感嘆說,龐建國具有學者個性,絕對不是消極憂鬱的人,一定是失望、絕望到極點,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趙少康也說,雖然台灣政治充滿不公不義,讓龐建國憤恨不平,但自己堅信「不信正義喚不回,不容正義盡成灰」,只要活著,就要盡一切努力,創造時勢,扭轉乾坤。

1980年代初期,周陽山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與比較社會主義,龐建國也到美國長春藤聯盟布朗大學念社會學和發展理論,由於兩校都在美國的東北部,兩人時相往來,自然而然的建立了往後回到台灣彼此學術研究的革命友情。

因此, 周陽山於2022年1月13日在報章上寫了一篇追念龐教授的文章〈龐建國教授的最後一堂課〉,在文章中周教授這樣說 :

「這兩天,許多朋友都對他的故去感到震驚與不捨,有人認為他是因病痛折磨而厭世;也有人強調他是以死相諫,在一連串的公投、選舉和罷免之後,痛惜台灣社會的道德沉淪、政界的是非不分和價值崩潰,乃毅然決然求去!我不願多所臆測,只想追憶他在人生最後階段的心路歷程,並彰顯龐教授的學術志業與人格風範。」

周教授不失為一位正直的知識份子,他繼續從學者的角度來發揚故友的治學理念。周教授如此描述: 「我記下上述的點點滴滴,為的是留下歷史紀錄,同時見證40多年不變的信念與友誼;藉以紀念這位潛心中山思想與國家發展而矢志不移、躬行實踐的學者政治家,他確已留下不朽的典型!」。

從以上幾個少數人的回應可以看到,媒體引述及報紙報導的長官及朋友也只限於泛藍陣營的少數幾個人。

回憶蔣經國的路線 : 反共、革新、保台

前總統蔣經國於1988年1月13日卒於任上,2022.1.13是逝世34周年紀念日。據媒體報導,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於2022.1.13(星期四)下午二時與中國青年救國團、復興崗文教基金會,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走過璀璨 懷念經國先生音樂會」。退輔會於2022.1.13指出,為了尊重藍營的記憶及感情,這是尋求藍綠和解,內部團結的一環,就是紀念蔣經國意義,而蔣經國路線就是「反共、革新、保台」,在紀念之餘,朝野人士特別是國民黨人應該省思學習,對此,退輔會主委馮世寬進一步指出,因為國民黨現在是不是有做這些事情(反共),「我已經不知道了」,但是國民黨高層應在此時,好好想一下如何帶領國民黨。退輔會進一步說,蔣經國是「寧靜革命」的先行者,這也是李登輝前總統一直自稱是經國學校學生的原因。

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4週年紀念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月13日一早就到桃園市大溪區頭寮陵寢獻花致敬。朱立倫受訪媒體訪問表示,「台灣的民主政治不能讓民進黨一黨獨大、一黨專政。……,民進黨今天做的,只是要摧毀在野黨,這是不對、也不厚道的。」哀哉,哀哉!做為一個政黨的主席卻即興抓狂的說了沒有客觀事實證明的鬼話,如何能夠領導一個在野黨呢?以後在野制衡的力量就會輪到「民眾黨或時代力量」的手裡了,一點也不意外,指日可待。

我的觀察與看法 : 目前國民黨堅持奉行的「親中共抑台灣」的政策及思維是無法得到廣大台灣中間選民及淺藍的支持,如果KMT領導階層的核心路線不改,最後只有走上新黨化、邊緣化, 漸漸的從台灣的民主政治舞台消失,這絕非台灣民主政治之福。


退輔會日前舉辦「走過璀璨 懷念經國先生音樂會」,指出要紀念蔣經國的精神,就是「反共、革新、保台」。擷自網路影片

庶民家庭的小故事

龐建國個人悲痛的結束他寶貴的生命,激發起我另外的聯想。這件事讓我回想過去幾十年發生在台灣及世界各城市的一些庶民小家庭的有趣故事,我在此文披露給讀者分享。

話說蔣介石率領一批軍民由中國「轉進」到台灣島,開啟了台灣島歷史的新頁。反攻大陸的口號「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響遍天邊。歷經第二代到達現在的第三代末期,仍然有一群人不能放下心結,在台灣好好定下心來,安居樂業,道理何在? 無它,「心理不平衡,自作自受,受苦受難,自己虐待自己。」

我有時跟自己家中成年的孩子説,「萬一有一天,我們從台灣撒退到大洋中的某一個島嶼,佔領它,還要求島上的人一起來枕戈待旦、反攻台灣、收復台灣,情何以堪! 是否既不實際而又很可笑呢?

但是從過去蔣介石政權國民政府於1949年退守在台灣,一直到1988蔣經國逝世之間,當年的統治者就日以繼夜不停的告訴民眾:反攻大陸,解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

我一位馬來西亞的朋友說,他的祖先阿公從中國閩南移居此地,已有三代,學習馬來語、英語,在家又學漢文。即使如此,但是他們在馬來西亞的所有家人都也早已融入馬來西亞了。

我在加拿大的多年摯友,在大學時候認識一位在台灣長大的中國女孩,進而結婚生小孩。有一次,我們兩家夫婦在加國某城市見面請吃飯,中國太太溫和的問我們説,「聽說台灣人民大多數人是農民!?」令我們夫婦感到非常驚訝!原來她在老家或在台灣外省族群的生活圈裡,早已被灌輸「台灣人民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一群農民。」相較之下,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裡,他們已經被教育成「中國外省族群是高等的統治精英階層。」

我太太告訴我一個故事,她在大學的一位男同學娶了一個外省籍的女子,每逢選舉,太太就要求她先生家人一定要投國民黨的票,這位先生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回嗆太太說 :「你家投國民黨,我的家人可以投民進黨!」看來這位台灣男子也頗有骨氣,無它, 因為他是某個國立大學鼎鼎有名的生技大牌教授呀。

我自己認識的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更有趣,他娶了一位外省第二代的小姐,每到選舉日子來到, 她就吵著要丈夫投國民黨,甚至鬧情緒而出走幾天。我這位朋友只能自己忍氣吞聲,想辦法避開被從受天上掉下來的小石頭擊中頭部。

我台南一中的學長,他家住府城台南鹽水鎮,大學畢業後,他不留在台大醫院,直接到美國留學深造,在異鄉娶了一位中國來美的女孩。結婚後,這位台灣同鄉漸漸的疏遠了原來的台灣同鄉及同學。

我的一位遠親的小家庭,本來是住在台北市101附近的信義路上的大廈,他們夫妻為了孩子上學考量,搬家到博愛特區仁愛路的一棟大樓。有一天適逢假日他們有空跟我們閒聊說,同棟大樓某樓層住了一對年輕夫婦,沒想到過不久,這對年輕夫婦離婚了。女方(音樂老師)是中國女人,男方是台灣人(物理老師),在樓梯間的角落,他們偶爾會聽到這對年輕夫婦的吵架聲(永遠是女人的聲音大過男人),離婚後,男人離開此大樓,女人留在原來的樓房,看來男人是被趕走、掃地出門。

由以上這幾個活生生的例子看來,可以發現到「有些少數中國女子」的個性確實是非常的剛硬, 而台灣男子相對的較為懦弱、善良,這都是雙方過去所受的制式教育的必然結果。台灣人民不論是部長、教授、企業界巨人、販夫走卒、中央或地方民意代表、家庭主婦、男男女女,均享有高度的自由。如果過度強調自己的獨特性,反而容易構築個人與其他人之間的一道鴻溝,進而互不來往。台灣政治生態的省籍意識衝突情結,其來有自。 

我認為,在野黨批評執政黨「不公不義」,這在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裡,司空見慣,不過足為奇。龐建國生前簡單的一句話陳述,事實上也無法得到統計學上有意義(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的結論, 誠屬可惜。周陽山教授個人對龐教授的追念文(2022.1.13)之中,也不敢對此句話多作臆測。周陽山教授真的保有他知識份子客觀分析、獨立判斷的風範,誠屬難得,令我敬佩。

國民黨只是台灣諸多政黨之一,它本身的存亡,事實上他人不足掛齒。但是無論如何,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總需要有一個堅強的在野黨來加以制衡。

結語

台灣人們在生活上價值觀、道德觀的衝突, 及政治上的省籍糾結, 最後只能期待從教育及文化手段來求得和解。這一天如果能夠早日到來, 就是「島嶼曙光」的降臨,天佑台灣!

我們都不是最完美的人,但我們都要全力去參與具有正能量的人生體驗及政治、文化活動!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