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生涯六十年之路
(一)關於解構與建構的認識與責任
我漫長學術生涯是多在破解「中國」(世界中心地,非指現代國家)霸權專制文化思想,雖自小關心台灣,至壯年始兼研習本土文史,之後則投入台灣文化思想研究與台灣主體理論的建構與實踐,而仍然始終不斷批判「中國」封建民族主義的擴張主義。
台灣要成為正常國家,能長治久安,不只是有主權,正名立憲,還要有自己立國的台灣文化、台灣精神。台灣晚近才進入「中國」文化圈而被套牢,與韓國、越南正好相反。漢字、儒教及其藝文之美,緜延不絕,是「中國」漢文化的精華,卻是天朝武力征服後,同化、滅絕四方民族與文化的利器,今日歐洲約50國,東亞大陸幾乎只有一國,可尋原委。
原南島文化的台灣,已被深層的清洗,雖百餘來有日本及現代思潮的浸潤,「中國」文化始終牽引著台灣人思維、信仰。台灣人走向自己的民主自由之路,就是在建構主體性過程中,吸納東西多元文化,共組主體性的台灣文化,當然漢字語文藝術已是其中重要的元素。台灣沒有「去中國化」的問題,台灣與古「中國」無關,也不屬於中國這個現代國家。
台灣民主運動中,而有「台灣主體性」的命題,是因為原本只有「中國」主體性的相對性而生的,而台灣主體性文化又如何建構?其實都是與「中國」的辯證關係。台灣要擺脫霸權思想、封建倫理的束縛,要去解構。要拆穿「博大精深」「中華民族」等魔咒要去破解。没有破舊,難以立新。
具體說建構台灣主體性,就是解構「中國」文化主體性的工作。台灣深研「中國」學術思想而又能破之者,屈指可數,尤其本土政黨政府鮮能著眼於台灣文化思想的形塑,亦無識於根深蒂固的「中國」政治思想。今日台人猶存有被殖民的性格,又多受「中國」文化、宗教、民俗…情結的羈絆,特別是民間信仰是被統戰的重災區,挾媽祖的親中角頭可以獲得選票。在中國共黨及其在台內應,利誘煽情,發動認知作戰,圖粉碎台人心防。台灣人卻乏憂患意識,不分敵我,或以為本土政黨己可長久執政,殊不知台灣還有3分之1的人,自認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政大選舉中心),這正是中國俎上之肉。我們看地方鄉鎮縣市的選舉,可推本土政黨還是危機重重,如何使絕大多數都覺醒認同是純台灣人,具有國民意識,這是建立台灣主体性文化思想的艱鉅大工程,那麼就要徹底研究「中國」文化及其在台灣的影響,並如何轉化本土之道。
三十年來台灣民主化的歷程,忽略了這重要園地的耕耘。政府和人民唯有能致力於台灣文化思想的改造,及國民意識、台灣精神的建構之經營和教育,以全面解構「中國」文化主體性,台灣人的認同,才能跨越量變產生質變。
我在職務上長期是國文系的教授,雖然我創設了台灣研究所,中國學術研究的著作,畢竟多於台灣研究。過半人生多在破解大中國文化,也期能推立台灣文化與精神,在這個食古難化中國人文領域之異類,我為台灣擔負一己的責任。
(二)「中國」文化的解構
漢學研究的困頓與突破
我出寒家,從小起受識古文、曾為左翼台灣文協的木匠的老爸影響,看家藏《阿Q正傳》等,開始讀章回小說,高中我略能作詩填詞,喜歡自由逍遙的《莊子》,大學攻讀國文系,焚膏繼晷,初定文史根柢,曾得教育部論文比賽第一名,以至進理念違和感的研究所。也以學科考第一名有幸留任師大講師。
當時系多傳統思想的外省優越教授,菜鳥的我,矢志在學術上爭取一片天空,認真教學,而勤於研究論述,擇非主流孔儒華夏帝王之學,而挖掘庶民思想與生活,填補學術的空白。曾寫〈上古食物〉投《師大學報》被退,言是「思想有問題」,改投當時最高水準的《大陸雜誌》獲得刋登,其後陸續錄用〈莊子「種有幾」新解〉等等,又以先秦最早反儒的農民運動思想〈農家研究〉得到當時少有人申請的國科會的獎金。使我受得到鼓勵、信心。同時繼續我長期崇尚自然的道家研究,以《列子研究》升副教授,亦受系壓制一年,再三年寫空前最精細的《列子讀本》。以至批孔《莊子》著作甚多,其中〈莊子盜論〉〈莊子書中的孔子〉…深探古代批孔者如何看孔子,這是台灣學者或未能及見的。
不斷原創論文批判统治者種族主義階級倫理、夷夏之防、漢儒的公羊「大一統」「專討」「專討」……形成二千年天朝「中華思想」,「中國」天子理所當然的擁有天下。
美麗島事件,面臨判死。激發我寫「非湯武、薄周孔」反司馬家禮教被殺的嵇康作升教授的論文,通過後仍被師大人二調查局賞某擱置一年,同時出版《嵇康研究與年譜》,大學有成為教本。後赴日,為京都大學「招聘教授」研究兼教莊子。在京大發現先秦諸子是異國異族異語的思想,同用漢字的書籍。返台繼續論述,而又另開主張「直筆實錄」,批孔子父子互隱,又尊重多民族史的唐代思想史家劉知幾的《史通》,典故晦澀,駢儷難讀,是我開台灣空前絕後的一門課,出版《莊子史論》和《史通通論》。
作者所出版的兩本著作《莊子史論》和《史通通論》。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我倡稱從莊子、王充、嵇康、劉知幾、李贄、黃宗羲……反封建傳統專制孔孟……朱熹、王守仁(原住民的大屠夫)主流派的反主流自由思潮,亦是反對台灣蔣家儒化洗腦高中必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我教過國文系必修《四書》,正是上課批判的教材,而曾被學生打小報告。今天百年反孔的中共,早己回歸與中國封建孔儒合流了。
我長期國科會得獎助,常為國科會評審,校外國外有發表論文,被選任《師大學報》編審委員多年,1992年為執行編輯,獲教部優良學報獎。次年又任一級單位的主管。被視為台獨異端的我終於能夠站立發言台,做獨立的台灣人。我抽絲剝繭,引經據典,嚴謹的學術去解構「中國」、「中華」,「華夏」、「黃帝家族」、「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無人回挑,只中媒多謾罵,如莊「小丑」。最重要是出版《中國民族主義與文化霸權》論文集。
其後不久,2013年蔡英文主席與賴錫三等三位教授座談,賴向小英說「國民黨文化復興運動」和「民進黨重建台灣主體性」都是「意識形態的危機」。還說:「如莊萬壽教授對中華文化大一統與國族圖騰的批判,有他真誠的關懷和道理在,但將中華文化完全等同於只有專制與威權,這就過於單一和簡化。」(見《鹿耕論壇》)在談論中,向還未當總統的蔡主席獨提到我。須知「中國」歷代王朝的王權是統攝文化的,包括科舉制文……,漢文化基本上乃統治結構的工具,尤其今日中國共產黨。台灣並沒有脱離漢字文化圈,但稱「中華」實無異於「中國」。最重要的是若沒有台灣主體性,將置自由民主和主權於何處?中文系的菁英,是否有更高的價值超越孺慕之情?
二、開拓校園到校外的本土文化
(一)經營學生「人文學社」社團
戒嚴年代,我迫切的使命感,期待對更多學生有所啟發。1980年我擔任師大唯一具有學術、文化性的「人文學社」「指導老師」達25年,協助社生崇尚自由民主,關懷、研習台灣社會文化,他們先後曾請李鴻禧、李敖、彭明敏等演講。野百合學運,使師大沒有缺席,其後無役不與,迄今猶是師大前衛性的學生社團。
作者於1980年起擔任師大唯一具有學術、文化性的「人文學社」「指導老師」達25年。圖/作者提供
(二)師大校務改革的參與
同時,因國文系是大系,多名校務會議代表,我在學術派、本土派支持下,長期多為校務會議代表常提突破性、前瞻性的而被否決的提案。1992年政府將重訂大學法,師大廢公費。我提議改為綜合大學,校名繼承日本台北高校,改名「台北大學」。教育學院代表譁然,群起攻我。如今,師大實已是綜合大學。同年,參與發起師大校長自選拒官派運動,我是工作小組之一,師大終於自選的校長。後我不斷提案,如反教師的近親繁殖、建「師大博物館」。1995年「延長師大校史」銜接高校1922年。我都是研究案召集人,皆未成。經23年,2018學校方終自提案通過延長校史。最敏感的1995年5月,我一人在常設會提「遷移蔣像」案通過,6月僥倖校務會通過。但多任校長不敢執行。悠悠12年,才重現原有古早的水池。
2007年12月作者(後排左3)與史明(前排中)等人到台師大,要求拆除蔣介石銅像。圖/作者提供
(三)台灣文教學術的推手:台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1993年8月起,任「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五年,全面性的推展校園到校外的本土文化活動與教學、研究,開台灣的大學校園本土文化風氣之先河。
1.擴增「人文進修班」的本土課程,新聘許多校外名學者、作家任教。長期受台北縣、台北市教育局之託,辦「教師班」開十多種台灣史地文學文化的課程,縣市教師選課研修。每半年有千餘人學員,拓展本土文教,影響甚大。
2.設立「人文講席」,延攬聲望著作的作家藝術家駐校,短期講學。李喬、柏楊、鍾肇政、廖瓊枝、李天祿……,無不吸引人潮,座無虛席。
1983年台灣師大人文學社宜蘭行合影。圖/作者提供
3.創辦「台灣文化國際會議」、形塑「台灣學」
唯有台灣文化國際化,才能立「台灣學」1994年12月第一屆,包括張光直副院長共有五十八篇論文,兩天各五會場,與會者千人次,台灣文化空前絕後的國際盛會。後由台灣文系接辦,到今2021年9月辦第十二屆,己二十七年,是最早最久的台灣文化國際會議,樹立了「台灣學」國際化的典範。
4.推動國際學術合作,编《台灣文學書目》總召集人。協同日本塚本照和等,收兩萬詞條,乃台灣文學國際合作之濫觴。
5.創編台灣主體性的第一本亦唯一本的台灣百科全書《台灣文化事典》,130學者撰寫1400詞條,120萬字。
6.舉辦「台灣原住民文化座談會」校內外原住民研究者參與,每月一次,近3年20多場。出版《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
人文中心出版《台灣文化事典》、《 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圖/作者提供
7.製作全台高中輔助教學「台灣文化錄影帶」。省教育廳委託從1994年起三年製作二十七部錄影帶,送到台灣公私立高中,使高中生了解台灣,台灣文化能深入學校系統。
8.師大校園台灣文化藝術的推廣
鼓勵師大學生研究台灣文化,每年辦徵文比賽,設立「台灣人文獎」,作品集為《台灣人文》。並把布袋、歌仔魁儡、皮猴戲……歷史性的引入師大校園公演。獎助學組織本土社團,如「師大歌仔戲社」。
我師大戲台徛久,台灣人已經不是新婦仔。(待續)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