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花東發病率最高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花東發病率最高

 2018-03-28 18:24
恙蟲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圖/王志偉翻攝
恙蟲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圖/王志偉翻攝

根據疾管署疫情資料,今年截至 3月21日止全國共67起恙蟲病案例,其中20起案例來自台東,其次為花蓮12例,顯見花東兩縣是全國恙蟲病發病率最高的地方,由於恙蟲會以野鼠當宿主,遷徙後寄居在草地中,衛生局提醒民眾掃墓後需沐浴更衣以防染病。

衛福部疾管署疫情中心資料顯示,恙蟲病通報例,目前緩慢上升中,根據以往經驗恙蟲病通報病例在4、5月持續上升,到6、7月達到高峰;不過今年截至3月25日,國內共計67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個案感染地以台東縣20例最多,花蓮縣則有12例,花東兩縣已是恙蟲好發區域,而當地醫療院所也因恙蟲病好發,見到患者身上如被火燙過的焦痂馬上就能辨識。

花東兩縣衛生局今天齊聲呼籲,民眾掃墓祭祖或相偕至山區活動,可能會接觸到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掃墓時應穿著長袖衣褲、長靴、手套等保護性衣物,紮緊袖口、褲管口,把襯衣紮入褲腰內和塗抹驅蟲劑,以避免恙蟲叮咬,作好自我防護措施,降低感染恙蟲病的機會。

花蓮縣衛生局長李宏滿表示,恙蟲病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特有的地方性疾病,會經帶有病原體之恙蟎(恙蟲)叮咬而感染,恙蟲喜歡停留於草叢中,伺機落入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因此行走於草叢中遭恙蟲叮咬而罹患恙蟲病的機會較高。

通常在被具傳染性恙蟲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eschar),潛伏期通常為9至12天,之後伴隨有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約發燒1週後,在軀幹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恙蟲病若未經妥適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成。

恙蟎之動物宿主以鼠類為主,因恙蟲的習性特殊,其黏附於宿主身上後,並不會馬上叮咬,經過12至24小時爬行活動,俟找到理想的部位後才會叮咬人,也不會人傳人,因此,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即可減少感染的機會。返家後立刻更衣、洗澡,特別是重要部位如腋窩、腰部、鼠蹊部等皮膚柔軟部位要加強清潔。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