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論】音樂史的重建將填補歷史的斷層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論】音樂史的重建將填補歷史的斷層

─重建台灣音樂史系列(7)

 2017-12-05 14:51
原住民祭祀歌舞的表演化。圖/顏綠芬提供
原住民祭祀歌舞的表演化。圖/顏綠芬提供

台灣音樂的研究,起步相當晚,從日治時期零星的資料和敘述,一直到1980年之前,除了極少數專修民族音樂學的學者(如呂炳川博士)外,多半是音樂教育家(如張福興、呂泉生、張炫文、顏文雄、李哲洋)、作曲家(如史惟亮、許常惠)、歌者、民俗學者兼做的田調、研究和書寫。之後,有國外留學回國任職的音樂學者,國內也漸漸有專業音樂學者的培養。目前,有主修音樂學獲碩博士學位者,應有數百位之多(確實數字尚有待調查研究)。年輕一輩碩士級者多半在音樂教育線上或文化行政工作上,只有少數繼續堅持在研究領域中。博士級的有的研究西方古典音樂,有的研究東亞、東南亞、西藏、中國等世界音樂。而研究台灣本土音樂者則以投入傳統音樂的居多,研究對象很多是瀕臨衰微的傳統音樂,如原住民音樂、閩南移民民歌、客家移民音樂、南管、北管、歌仔戲等傳統民歌與戲曲。這些傳統音樂多來自民間,有的沒有傳譜,有的傳譜只是概要,文獻稀少,必須藉大量田野調查、錄影錄音、蒐集資料、分析研究,三十年來,已經累積相當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不管是歷時性或共時性的面向,研究仍嫌不足,例如本土樂器的運用、發聲與型制研究、20世紀興起的流行歌各時期的風格、西方古典音樂文化傳入後的影響與發展、當代藝術音樂創作之面向等,還有許多研究空間。要建構台灣音樂史的書寫,事實上存在著無數的課題需要解決。

台灣由於經過數次的殖民或殖民式的統治,歷史(書寫的歷史)的內容與觀點是片面的、斷裂的。以1945-1975出生的民眾為例,所受的歷史教育中,1895-1945年的台灣歷史幾乎是空白的,課本裡,從清朝到中華民國,我們知道五四運動、軍閥割據,大家把抗日歌曲唱的激動昂揚,卻看不到家裡的長輩是處於日本一方,也不知道中華民國建國時,不包含台灣的事實;既不知道歌仔戲成為大戲劇種的時間是在1920年代的日治時期,或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紅到東南亞的精彩;更不知道的是皇民化時期,禁唱的歌曲包含原住民歌謠、台語歌、客語歌,而布袋戲、歌仔戲必須改以日語才能演出。

重建台灣音樂史,讓被壓抑的原住民音樂復育,讓被埋沒的作曲家被看見,讓他們的曲子重新被演唱、被演奏。在山林環繞、祖靈庇護下的原住民祭典歌謠是多麼的莊嚴與動人,歌仔戲前身本地歌仔、客家撮把戲的現身演出,重現了農村社會的幽默逗趣,流行歌曲如《河邊春夢》唱出了保守時代台灣青年對愛情的嚮往與苦悶。而牧師鋼琴家陳泗治1939年的鋼琴曲《台灣素描》重現了鄉土的純真、自然,前輩作曲家郭芝苑的傳記透露了政權移轉後知識份子的無奈與悲哀。

我們還有太多事情要做,音樂的歷史不是只有文字敘述,歌曲的研究不僅僅在歌詞反映社會,樂器的運用、樂曲的結構形式、演唱的風格、美學的發展為何、傳統音樂如何影響創作、科技媒體如何豐富創作,其他如台灣的合唱音樂史為何?藝術歌曲發展史如何?歌劇、音樂劇的前瞻如何?個別作品的研究與詮釋、傑出作曲家的作品出版、全集編纂......,我們有好多好多研究需要投入。

音樂是人類喜怒哀樂的情感經過心智和精神淬練所呈現出來的表徵,透過音樂,可以抒發情緒、愉悅人心、撫慰哀愁,甚至有教化、團結、勸善的功能。而音樂型態、內容更是反映了時代氛圍,社會、經濟的背景。台灣音樂史的重建,讓音樂的活傳統重現與再詮釋,將填補過去數十年台灣歷史的斷裂。音樂家(演出者)、創作者、研究者、教育者、握有資源的政府官員,還有歷史長流中的每一個個體,我們都分別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法置之度外!


台灣第一部神劇:陳泗治的《神之羔羊》 。圖/顏綠芬提供

【作者簡介】

顏綠芬,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Ph. D.),先後主修歷史音樂學、民族音樂學,輔修文化人類學。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曾擔任音樂系系主任、教務長、師資培育中心主任、通識教育委員會主委等。曾獲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獎,亦曾擔任國家文藝獎、金曲獎、金鼎獎評審,以及教育研究院高中音樂課本審定委員會主委、大學評鑑委員、文資局審議委員、教育部本土教育委員,目前仍受聘為藝術教育委員、課綱審議大會委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台北市政府顧問等。

重要著作有《音樂欣賞》、《音樂評論》、《不固定樂思》、《台灣的音樂》、《台灣的真情樂章- 郭芝苑》、《張炫文的土地之戀》等,主編《台灣當代作曲家》、《台灣音樂百科辭書》〈當代篇〉等。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