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讓水資源在台灣循環永續的前瞻基礎建設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讓水資源在台灣循環永續的前瞻基礎建設

循環經濟體系下的水資源建設

 2017-06-15 19:11
水資源將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經濟戰略物資之一,我們的水環境建設,有沒有「前瞻」到這一點呢?圖為曾文水庫/取自經濟部水利署
水資源將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經濟戰略物資之一,我們的水環境建設,有沒有「前瞻」到這一點呢?圖為曾文水庫/取自經濟部水利署

近日傾盆而下的梅雨風暴,讓國人對於新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中的「水環境建設」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期待。也再次凸顯了此次前瞻基礎建設對於國家生活環境改造的重要。

過去的短線思考:將水盡快排出去

當前,許多對於前瞻基礎建設的批判,特別是在水環境建設的批評,大多集中在基於過往經驗,進而要求政府不應只集中在「治水」,以及過度的「水泥化」。這樣的批評,正是過去歷屆政府在面對台灣的「水資源」課題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當前水利體系內,在解構台灣的水環境課題時,多半認為台灣因為自然地形關係,中央山脈等山系南北走向又高聳,導致各河川溪流短小湍急,在面臨大量雨勢時,無法收受瞬間龐大水量,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可以快速排水的系統,讓上游大量的雨水,能以最快的速度排放至大海。也因為這樣一個課題的分析結構,造成台灣長期以來的治水工程,成為大量的水泥工程。

另一方面,自1970年代都市快速興起與擴張的過程中,對於都市的地下管線與公共建設的不足,導致都市內的雨水與污水排水系統不足,因此,過去在都市環境中原本存在的河川、水圳等水系統,就成為都市發展過程中,生活污水排放與承受雨水的排水溝了!這種因為都市計畫體系中,公共建設的失敗所導致的水患問題,也讓後來的政府在都市水利問題上,不斷被迫以短線防洪的思考來面對水環境的課題。

自上個世紀末以降,全球暖化等劇烈氣候變遷產生對人類生活的衝擊,讓許多有識之士在本世紀伊始,就提出了不一樣的環境設計與規劃理念,希望以「循環」的概念,讓水資源得以不斷的在生態系內循環,以確保水資源不虞匱乏。同時,水資源的使用,也不應單單只著眼在「防洪抗旱」這樣的策略。在劇烈的氣候變遷下,水在本世紀將會成為如同石油一般珍貴的資源。如何有效循環且智慧的使用與分配水資源,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課題。

現在的全面思考:將水循環再利用

前瞻基礎建設接納了許多學者專家過去的建議,以流域為整體規劃建設的範疇,而不再只是個別與單點式的水利建設。透過整體流域空間的思考,展開對於水與周邊環境的整體規劃,如此,包括水庫集水區的治理,並且在《國土計畫法》的規範下,妥善保護集水區的生態環境;以系統性治理方式,加速提升都會區及人口聚集地區之縣市管河川及排水防洪能力,加強雨水下水道建設。讓整體都市防洪設計,有一個明確的系統,而不必要讓生活污水阻塞了雨水下水道系統的排洪功能。

這裡帶到了一個重要的水循環的建設。在台灣過去的水資源管理上,一向就是以「工業用水」、「民生用水」、「農業用水」三大區塊來進行水資源的調配。而在早期威權時代,工業發展的用水優先最高,其次是民生用水,最後則是農業用水。也因為這樣的使用權規劃,使得我們的水循環一直沒有辦法成為國家經建與都市發展計畫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水資源的匱乏、都市人口的激增,以及劇烈氣候的變遷,許多國家開始深入思考水資源的循環使用。於是,如何有效的處理民生污水,透過適當的方式,讓它可以循環使用,提供工業適當的用水,避免工業用水排擠到民生與農業用水,變成許多國家關注的焦點。

依據水利署網站的資料顯示,台灣一年平均約210萬噸的用水量,有71%使用在灌溉、養殖和禽畜的農業用水,9%用於工業區的工業用水,20%提供一般大眾日常生活用水。換言之,如果我們可以有效回收一般大眾的民生用水,並將其再生,就應該可以有效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為工業所用,工業用水就不需要排擠農業用水。原本為了提供農業用水的集集攔河堰等不當的工程,就可以全面性的檢討。進一步,就可以有效降低濁水溪流域周邊,越來越嚴重的沙塵暴。

在此次前瞻基礎建設中,我們有看到再生水廠的規劃與建設。但是,這樣的建設與規劃,必須與都市的污水下水道系統,與污水廠等相關設施,一併規劃處理,透過整個都市民生用水的循環再生,提供工業發展所必要的水資源,卻又不需要從農業生產環境中去搶水,這樣的水循環體系,才能發揮進一步的功能。

最後,則是農業用水的部分。當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包含稻米及其他雜糧)為32%左右。其中,為了確保稻米的生產,我們國家自加入WTO以來,已經公糧收購耗費了1,868.1億,而堆積在倉庫的公糧也超過70萬公噸了。與此同時,台灣每一年雜糧進口量高達800萬公噸。這樣龐大的進口數量,以及相對的稻米補貼,對於台灣的農業與國家支出,都形成沈重的負擔。因此,透過水利建設,重新分配農業耕作與用水的機制,鼓勵農民種植需水較少的雜糧作物,配合農委會的「大榖倉」計畫,才能真正的將許多珍貴的水資源,有效的保留在土壤之中。

水資源建設,攸關國家整體產業結構的調整

總之,水資源是本世紀最珍貴的生產與生活資源。如何透過循環經濟的思考,將水資源循環使用,已是國家建設的基本理念。進而透過水資源的調配,重新調整國家的產業結構、都市建設與農業發展的方向。水環境的建設應該藉由此次以「流域」為整體規劃建設的思考,首先邀請流域內的公民團體,參與相關課題的探討與分析,將河川體系與水環境的的課題,全面性的透過與公民團體的激盪,抓到問題的重點;接著,才是透過這些課題分析與對策的提出,進行更細部的規劃;之後才是進行與民眾的公聽過程,讓水環境的建設資訊可以充分公開流通。

而國家更應該將水資源視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戰略物資,透過都市基礎建設的完備,讓雨水下水道與污水下水道全面建設與分離,達到水資源的有效使用與回收,促成再生水的產業發展。這些再生水的處理,即可有效提供工業充分的用水,也可以避免工業與農業爭水。而農業體系則可透過水環境建設,重新定位本土農業發展的策略與方向,在「大榖倉」計畫的支持下,逐步降低對於地下水的抽取,並以更環境友善的方式,生產台灣所需要的雜糧作物,降低對於國際進口的需求,也改變台灣對於公糧補貼的資源損耗。

因此,水資源建設不僅僅只是一項「防洪抗旱」的水利工程,而是重新定義台灣水資源循環體系、創立新的水資源產業、改變都市水利公共建設、重塑台灣農業和產業結構的重要建設。這項建設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決策官員與執行者,是否看到水循環的重要性,並且積極透過參與式規劃的方式,引進不同的公民團體的討論,通過整體性的建設思維,讓台灣在本世紀水資源的爭奪戰中,可以確保安穩的經濟資源優勢。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