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台灣法界前輩、228事件受難者林連宗律師的傳記《光與灰燼——林連宗與他的時代》後,有許多觸動。林連宗先生為台中一中第四屆畢業校友。書中提到林獻堂、林烈堂兩位先生與諸多先賢奉獻興學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
20世紀初,台灣人想在台灣辦一所屬於台灣人的學校談何容易?要花錢、花大錢。要地方、大地方;要打通關節、總督特許;還要突破日本統治者對台灣人的種種歧視。
林獻堂先生在1913年發起台灣中學校設置請願運動。他把媽媽八十大壽收到的祝禮金捐出,還貼上不少三少爺自己的家私。林烈堂先生則捐出一萬五千坪的土地作為校地。當時錢不夠,這些阿舍爺們須低頭向人募款,找到200多人一起集資捐獻。過程中還忍受日本人的冷言冷語,說什麼台灣人就是愛錢、怕死、自私自利。這等民族萬萬不懂急公好義,犧牲小我、成就大公的情操!
拼死辦學豪氣干雲
先賢們很不服氣,決心拼死也要辦一所台灣人的學校給日本人瞧瞧。台中一中就在1915年創立,當年度首屆招收一百名學生。
17年後的昭和七年,學校創立紀念碑被豎立起來。碑文第一句:「吾台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 這話何等豪氣、何等驕傲,卻也蘊含多少辛酸血淚!那是台灣人不服輸,絕不漏氣的精神。 這精神令日本人折服,也讓台中一中成為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唯一一所非以日本人為多數的第一中學。
由這段歷史可知,當前辦教育者若無先賢的見識、氣魄與堅持,是辦不出好學校的。辦學者若無將學校視為社會公器、文明之根、人才之本的覺悟,辦出的不過是一所豢養奴才的學校。差別只是作誰的奴才罷了!林連宗律師是台中一中校友,他是台灣最優秀的律師以及制憲國大代表,是受人景仰的民意領袖。在228事件發生後,成為陳儀第一個點名逮捕殺害的對象。林律師就在1947年3月10日這天被憲兵軍官與便衣帶走,從此一去無回。
歷經百多年的滄桑,如今台灣人已經可以選出自己的總統,建立自己的政府。 可是台灣人是否還有當年前輩們的胸襟見識,願意為提升台灣人的文明素質、社會公義與民族信心,捐資疏財、拋棄私見我執以成就大公大義? 當前台灣有許多學校,政治人物也爭先辦學。只是,人若少了當年霧峰林家兄弟的遠見、氣度與無私之心。辦校不過是成就自己,興學只為競逐短利!不免令人感嘆:「台中一中之後,吾人尚有他校否?」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