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要幸福】在食安的幸福中悼念林碧霞博士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要幸福】在食安的幸福中悼念林碧霞博士

2015-09-26 17:45
遇見問題,迅速找出解決問題的林碧霞,一直是「共同購買合作社運動」的支柱。(照片綠籐提供)
遇見問題,迅速找出解決問題的林碧霞,一直是「共同購買合作社運動」的支柱。(照片綠籐提供)

鄭正勇、林碧霞、倪正柱、謝麗芬這兩對來自於台灣大學和中興大學園藝的夫妻檔,他們常常穿梭於台灣各地,無時不刻展現對台灣農民、農業、農地、農產惜如親生,終生關心未停止,他們口快性格直爽也如農人,一片素心一直是無私奉獻。不意在長期勞累之下謝麗芬、倪正柱因病和意外離開塵世,而林碧霞博士本月竟然也離開了我們,令人不勝噓唏。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社員有幸確保食安,是從「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消費品質委員會」裏茁壯,並開枝散葉成立「共同購買中心」開端。組織體因台灣法令而步步維艱,也因為經驗不足摸索8年,歷經「永和潭墘社區合作社」、「生活者公司」、「台北縣理貨勞動合作社」、「綠主張公司」,從地方社團和公司型態的種種演變,最後正式籌組成立全國性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這樣的「共同購買合作社運動」足足走過20年。

20年間兩個民間組織草創都是同一批人,因為台灣的環境和食安一個樣子,不斷向下沈淪,當中不少人身兼兩個社團幹部至今,有些人身心俱疲而無以為繼。草創籌組的核心幹部之所以損兵折將,因為台灣這樣的合作社正在摸索,又逢食安動盪、入社者陡增,有些新進社員價值觀念不清楚,不知過去歷史而有所曲解,諸多衝突令資深前輩備耗費心神受委屈,這樣不生病也難。


二位低調的農業專家,連穿衣服也一樣的謝麗芬和林碧霞~在台中攜手進農村(陳來紅提供)

深入探索理解這種無奈和寃錯,真的是歷史性的必然嗎?真的只是價值觀念的錯亂嗎?還是左派、右派分不清楚的內耗?這當中有對「合作經濟」和「資本經濟」的欠缺深入研究,對「非營利」和「做生意」的本質混淆不清,林碧霞博士大力推動的「硝酸塩減量運動」,漫長而艱難不易全面性認知。

幸好,思辯正在進行,向上提升亦如台灣國家一樣時有拉扯,可貴的是民主進步的「社內分權化」正在運動中,「20年來我們據實以告」的傳統仍未失去,堅持不懈的理想依舊在,擴散在台灣各地的種子,已落地生根深耕在地。


一群主婦的青春在此流逝,在台灣的合作社運動史上,有些人甚至於以生命寫下獨立自主的詩篇。(取材自綠主張月刊)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在林碧霞、謝麗芬的園藝專業背景下,農糧產品的安全得以把關嚴謹。組織合作社20年過程,也獲得合作經濟學者孫炳焱教授和王武昌教授帶領後進持續支持,合作經濟學界並視為亞洲的珍貴例子,並且視為台灣合作社界的當代典範。這一切有賴農糧專業的林碧霞博士和謝麗芬等人所帶領一群主婦和其背後的配偶和家人及同事,如鄭正勇教授,倪正柱教授等人都這樣支持20年了。

萬般不捨,沈重的告別,我們仍然要明白,走出學院的知識,深入民間的經驗豐富,成就了我們食安的幸福,念茲在茲期待「良食」平價普及的理想雖未造就,剩下來的任務,我們依舊需要鄭正勇教授這樣的學者陪伴一起走。

哀傷中我們體認著⋯⋯ 林碧霞繼謝麗芬、倪正柱之後,在盛年的時刻離開,他們的精神己開出合作主義的花朵。碧霞璀璨一生,己經紮實活過,我們不捨的向她告別中,當謹記她所有犧牲奉獻過的一切。碧霞窮其一生低調深耕惜農如命,我們和農友都謝謝這樣的造就,今天雖然僅保障六萬個家庭的食安幸福,但是所有作為卻深深影響台灣農業的。


倪正柱教授的高徒農業專家吳麗春説:老師總是埋頭苦幹不愛拍照。感謝畫家洪江坡在灣寶留下深耕基層的身影。

碧霞任務己完成,享受生產陪伴的農友,安心於食安幸福的我們,深深感恩,謝謝你們!在痛失英才早逝的哀傷中,也請從台大退休的鄭正勇教授,為台灣農業、為了我們請一定要保重!

提醒進入社團的新人:改革是傳承中,謹記社團的歴史,並友善溝通,誠懇對話,一起精進,彼此智慧有所累積。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