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連假,筆者走在淡水老街,遠遠看到一對新手父母,推著一對雙胞胎寶寶;寶寶們穿著一致,推車上的迷你風扇與玩具擺設對稱,引得周圍經過的路人陣陣驚呼:「好可愛啊!」後來,雙胞胎的其中一個寶寶睡醒哭鬧,便聽到媽媽邊哄孩子邊說:「你看大家都在看你,哥哥很乖,你要跟哥哥一樣才是好孩子!」這句話引起筆者的反思。
雙多胞胎的手足一起出生成長,難免常常受到比較、形成競爭。雙多胞胎的父母是否有注意到這些議題?這樣的競爭議題與一般單胞胎家庭有何不同?我們有什麼資源能夠協助這些家庭,進而促進雙多胞胎親子的心理健康?
那麼,心理學怎麼看?
在心理學與兒童發展領域中,有許多著名學說,建立對於人類行為與發展的階段通則。階段論中有名的心理學家,像是艾瑞克森(Eric H.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在目前的社會工作、幼兒教育與兒童發展領域廣為利用。 艾瑞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具有八大階段,像是一場一生的闖關遊戲,每個階段都有各自要發展的任務(developmental task);這些發展階段彼此連續累積,前一個階段的議題解決會影響下個階段的發展,因此有「發展順利」與「發展障礙」的差異。像是0-1歲的嬰幼兒要發展「信任/不信任」,形容這個年齡的寶寶對於新環境的焦慮程度,就是艾瑞克森對於人類發展的經典論述。
但是這樣的論述如果放到雙多胞胎孩子的身上,還會是一樣的面貌嗎?如果再深探,雙多胞胎的孩子與擁有許多手足的孩子,發展階段會有怎樣的不同?
戴上雙胞胎眼鏡:雙多胞胎孩子有獨特的發展歷程
前幾週的文章,我們曾提到要「戴上雙胞胎眼鏡」,具備這樣的視角,再來檢視社會政策與立法。然而,需要這樣眼鏡的不只是社會福利政策,身為政策基礎的理論學科也需要這樣的覺察。
根據張玨老師的研究指出,雙胞胎孩子在發展狀態上與一般孩子有些微差異。孩子在襁褓時期,「全都分開睡」還是「都與父母一起睡」,便可能對於孩子的安定感有所影響,雙胞胎有機會一起睡,安全感較大。到了學齡時期,父母可能為了「公平」而讓孩子們所有的玩具一人一份,卻少了讓孩子學習分享、輪流玩的協調機會。兩人都一起行動,在外彼此為伴、認為兩人具有「心電感應」,回家後彼此競爭,往正向而言,可以有多元體認,學習彼此有所不同,可以輪流做主或分享,但是若父母過度介入爭執與批評,卻會可能影響彼此的信心與自主性發展。
等到上學時期,兩人的近身競爭更是深刻。兩人要同班嗎?兩人若是同班,當然免不了父母之間的比較,或是同學認為兩人「是一體」,過多的比較與否定,也會造成一方的退縮或過度自滿,他們的人際與學習過程的議題比比皆是。若是分班,有雙倍的友伴,課業也能交流,但是卻苦了父母,要奔波兩個班級,雙份家長會費等。
雙胞胎的競爭更不是走出校園就結束,筆者的身邊就有到了中年時期依然在比較的雙胞胎的例子。兩姊妹直到高中前都同校或同班,兩人還讀了同一個科系,一生相伴,兩人更是一生相拌嘴!在之前,更有聽說過其他的雙胞胎手足競爭到形同陌路,成績較差的永遠背負比較的壓力,性格變得自卑退縮。當然,也有相處得非常愉快的例子,雙胞胎相互合作、相親相愛、相互支持。但在這樣的家庭中也可以發現其他的議題,像是雙胞胎其中一方離家、成立新的家庭,另一人難以適應釋懷,或是出生序的排行會影響家長和孩子自己的期待,龍鳳胎承擔了家長對男女性別化期待等等。在強調集體文化傳統的華人社會,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但是關於這方面的在地化研究關懷與成果,卻非常少見。
獨一無二的雙胞胎:兩個獨立個體
雙胞胎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在對於雙胞胎有「兩人全然相同」的錯覺時,應該將個體的獨立性還給雙胞胎。雙胞胎從具象的用品到抽象的關係,都應建議家長與雙胞胎能建構不同生涯發展藍圖(例如:雙胞胎不同班,甚至轉到其他學校都是可行的,這方面則也需教育與心理單位協助)。如果要打個比方,雙胞胎的關係更像是左右手,型態相似,但各自獨立發展,擁有各自角色與功能,彼此分享、合作,自然人生閱歷能夠加倍豐美!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