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約時報》6月7日,發表一篇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美國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組織心理學教授的一篇專文。這篇專欄文章,內容摘自格蘭特教授的新書《原創:不墨守成規才能改變世界》(Originals: How Non-Conformists Move the World)。
這將是我人生裡最大型的一場表演,第一次在TED會議(即包括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技術、娛樂、設計、文化等多元化主題的國際會議之簡稱),站上講台(或表演台)亮相,之前我已經扔掉了7個版本的草稿。為了尋找一個新的方向,我向同事和朋友徵詢了意見,關於什麼最重要的事?我問到的第一個人說道:「要做你自己」。接下來其它6個人,也給出同樣建議。
我們處在一個講求真實的年代,「做自己」成了我們在生活、愛情和職場中,接收到的最典型建議。「真實」一詞,意味著消除你內心堅信的東西,和你向外界彰顯行為之間的差距。就像休斯頓大學研究教授布勒內·布朗(Brené Brown)所定義的,真實是「暴露真我之類的一種選擇。」
我們想過種種真實的人生面貌,嫁給真實可信的伴侶,為真實可信的老闆工作,選出一位真實可信的總統。在大學畢業演講中,「真實面對自己」是最常見的重大主題之一(排在「開闊視野」後面,「永不放棄」前面)。
幾年前,美國著名電視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曾如此開玩笑地說道:(先前)我當然不知道做真實的自己,可以讓一個人像我(現在)一樣變得如此富有;如果我知道的話,更早以前我就試著去做了。
然而,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做自己」實際上是一種糟糕建議。
「完全忠於自我」後果挺嚇人
容我此刻直言:沒有人想看到你真正的自我。每個人都各自擁有,人生歷程裡面,重大的思想和感情;然而這些私密領域,最好讓它留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10年前,作家A·J·雅各(A. J. Jacobs)花了幾周時間試著保持自己的「完全真實」。他對一位編輯說,如果他自己處於單身狀態,就會設法和她上床。他告訴自己的保姆,如果妻子與自己分手,他會很樂意和她約會。他告訴一個朋友5歲女兒說,她手裡的甲蟲不是睡著,而是己經死掉。他告訴他的岳父岳母,他們的談話很乏味。就此,你可以想像他的實驗,會得什麼(可怕)結果?
「欺騙讓世界運轉」,這位作家總結道:「沒有了謊言,婚姻會破裂,員工會被解雇,自我會崩塌,政府會垮臺。」
個人追求多大程度真實,取決於一種被稱為自我鑑察(self-monitoring)的人格特質。如果1個人,有很高的自我鑑察度,就會持續審視周圍環境,尋找社交人際提醒,進行自我的相應調整。因為人們討厭社交上的尷尬,會想避免冒犯任何人。
如果1位自我鑑察度比較低的人,往往傾向聽從內心指引,而不管周圍環境如何。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結果顯示,當一盤牛排擺在眼前,擁有高自我鑑察度的人會先(謹慎)品嘗一下,然後決定是否再撒上椒鹽;至於,自我鑑察度較低者,則會直接先撒上鹽巴。如同心理學家布萊恩·利特爾(Brian Little)所解釋的,「這就好像自我鑑察度低的人,十分清楚(自信於)自己的鹹淡口味。」
自我鑑察度低的人可能會指責,鑑察度高的人「見風轉舵」、虛偽。這類看法並沒錯,一些初步研究顯示,自我鑑察度低往往婚姻更幸福,離婚率更低。對於浪漫伴侶而言,表裡如一可能會帶來更真誠的親密關係(除非你像A·J·雅各那般(無禮-譯註))。
強調做自己,職場上並不討好
生活其它方面,(低鑑察度)的太過真實往往會讓人付出代價。自我鑑察度高的人升遷更快,可以獲得更高地位,部分原因基於他們更關心自己的聲譽。儘管這似乎獎勵了自我吹捧的詐欺者,但這些自我鑑察度高者,的確花了更多時間弄清楚他人需求,並伸出援手。針對2.3萬多名員工,進行的136種綜合研究分析顯示,自我鑑察度較高的人,獲得的評價,往往遠遠高於低鑑察度者,也更有可能晉升為領導階層。
有趣的是,「女性的自我鑑察度,常常低於男性。」這或許因為她們面對著「更多文化壓力」,較傾向於尋找「表達自身感受的出口。」不幸的是,這可能會讓她們因而被看成性格脆弱,或行事不專業的風險。當辛西婭·達納赫(Cynthia Danaher)被提拔為惠普(Hewlett-Packard)旗下某公司總經理的時候,她向手下的5300名員工宣佈:這是一項「可怕的」職位,我需要你們的協助。她很真實,於是她的團隊,從一開始就對她失去了信心。一些研究者甚至表示,低自我鑑察度,可能對女性的生涯發展有害。
不過,就連自我鑑察度高的人,也有可能因為信奉「真實自己」而吃盡苦頭。因為他們相信:一個真實的自我的存在,是建構個性基石,它是我們的信念和能力的綜合體。不過,正如心理學者卡羅爾·徳韋克(Carol Dweck)長期以來試圖證明的一項結論:「全然相信一個堅固的自我,會對成長造成干擾。」(過於自信、固執己見)
一旦認為能力是固定的,當他們遭遇失敗時,就會萌生放棄念頭;如果1位經理人認為才幹是固定的,他們就無法好好培訓員工發掘其潛能。當我們想要改進為人處事技巧,一種清晰而又堅定的自我觀感,相當於指南針作用,可以幫助我們做出選擇,朝著既定目標邁進。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組織行為學教授埃米尼亞·伊巴拉 (Herminia Ibarra)也從另一層面指出:「當我們想要改善為人際關係技巧,此時過於死板的自我概念,又會成為妨礙前進的絆腳石。”
與其追尋真實自我,不如「翻轉自我」
如果說我們竭力追尋的目標,並非真實的自我所想要的,那麼又該怎麼辦?文學批評家昂內爾·特里林(Lionel Trilling),數十年前就提出誠懇建議:並非由內而外改變,而是進行「由外向內」重新對自我進行改造。
伊巴拉博士( Dr. Ibarra)對顧問和投資銀行家團體,進行研究發現,自我鑑察度高的人,比他們那些率性真實的同行,更願意嘗試不同的領導風格。他們會留意觀察組織內部的高層領導者,模仿其言行舉止,並不斷練習,直到這些改變成自己的「第二天性」。雖然這並不真實,但他們誠懇付諸施行;結果卻發揮出改變效能。
「從堅持真實自我,到誠懇尋求自我的改變翻轉」,對千禧世代(泛指1980- 2000年出生的Y世代)而言,可能特別重要。世代差異是被嚴重誇大了;實質的重大差別,應取決於年齡和成熟程度,而非出生在哪個年代。然而,另一項頗為可靠的研究結果顯示,年輕一代可能不那麼在意「社會認同」;卻寧願突顯高舉「真實自我」的表達。
心理學家格蘭特指出,作為一位內向者,我初入職場時非常害怕公開發言,所以,我早年的真實自我,並不想嘗試發表TED演講。然而,對於分享知識的滿懷熱情,讓我在隨後的10年內,學著像利特爾博士(Brian Little)說的那樣,從事與性格不符的事情。也讓我決心,讓自己改變為,一個能在聚光燈下揮灑自如的人。
這種辦法在我身上奏效。下次再聽到有人提出「做你自己」口號,請讓他們趕緊打住。因為沒有人想聽你腦子裡的每個真實想法。大家只希望你能「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