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當天,台灣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正式入主總統府,同時台灣第一位醫學系統出身的副總統陳建仁也正式就職。他們都畢業於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成為繼李登輝與連戰、陳水扁與呂秀蓮、馬英九與吳敦義之後,第四個台大包辦的正副總統搭檔。
蔡、陳這兩位總統府的新鮮人,當年的大學生活如何?他們的同班同學,後來的發展如何?令人好奇。這一點,要將時光推到40年以前,就從他們當大學新鮮人的那一刻說起。
蔡英文的大學同學
上圖是1974年7月的大學榜單,距今已有42年歷史。當年18歲的蔡英文,從中山女中畢業後,考進台大法學院法律系的法學組(上圖第3橫排第3人)。當時法律系分法學、司法兩組,都錄取60名。這兩組在基本法律教育之外,發展出不同的課程重點:司法組增加審檢實務科目,畢業生多人當了法官、檢察官;法學組則在大陸法(中華民國的法系)之外,加開英美法課程,畢業生多人當了律師。像蔡英文就擁有美國和中華民國的律師資格。
蔡英文這一班(法學組)有好幾位律師:陳家駿(第3橫排左6,以下都以橫排為準)是國內最早研究電腦相關智慧財產權的律師,和著名人權律師、曾任台權會長的邱晃泉(第4排左2),以及深耕台中法律界(消費爭議領域)的楊盤江律師(第5排左3),都被媒體點名曾經「追」過蔡英文。梁穗昌(第3排左3)是江國慶案原審的辯護律師,牛湄湄(第4排左4)曾是《自立晚報》李永得、徐璐赴大陸案的辯護律師,現加入「台灣失智症協會」,投入長照工作。
也有幾位長期在檢審單位任職,如阮世賢(第1排左1)、林占青(第2排右4)、許仲瑩(第3排右6)等。莊秀銘(第4排左5)則是當了多年檢察官和法官之後,改行當律師,也因常上節目,成為「名嘴」律師。沈方維(第5排左6)在最高法院當法官,並在台大法律學院任教。
也有幾位走入政界。例如張王浩(第4排右3)畢業後考入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之後跟隨馬英九,先後在國民黨組發會、國安會、海基會待過,是馬英九的文膽和重要幕僚。高鳳仙(第4排右6)是現任監察委員,為「台灣防暴聯盟」創會理事長,曾起草「防暴三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
此外,陳連順(第1排左3)是知名的法律學作家,尤長於商事法,如票據法、公司法。他在大學廣泛涉獵文學、電影、藝術,因而對法律的體驗和詮釋別有心得。一些法律人撰文解釋法條,都是詰屈聱牙,生硬難懂,他就是有本事寫得通俗易懂,頗受好評。鄧克銘(第5排左5)與專研中國哲學思想的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鄧克銘,同名同姓同年進台大。如果是同一人,那他知識歷程的轉折算是相當大了。另外,已故的裘曼如(第1排右3)是民進黨前立委朱高正的妻子,夫妻是為法律系前後期的學生。
以上是蔡英文這一班(法律系法學組)的動態。另一班(法律系司法組)也有幾位知名人物,包括後來擔任大法官的陳新民和湯德宗、後來擔任富邦金董事長的蔡明忠等。蔡英文的法律系學長,往上一屆還有呂榮海、張正修等;往下一屆還有邱太三、陳瑞仁等。由於人才濟濟,超過本文篇幅之外,就不多著墨了。
蔡英文在大學的生活,媒體有不少追蹤。簡言之,就是獨立性強,甚至獨來獨往;但是和同學相處不錯,有些在畢業後仍有長期聯絡。相形之下,陳建仁的「同窗緣」就比較特別了,他的同學比蔡英文多,但從大一到現在都有在聯絡的,應該比蔡英文少。
陳建仁與保釣時代
上圖是1969年8月的大學榜單。當年18歲的陳建仁,從建國中學畢業後,考進台大農學院森林系的森林經營組(該組第5橫排左)。森林系有4組,這一屆共錄取58人。陳建仁是森林經營組的15名錄取者之一。
他的同組同學,曾慶鐘(1排左)後來任職農復會(農委會前身)、經建會、美國在台協會(AIT),並在淡大教書。楊秋霖(2排左)是山林的鍾情者,放棄醫科而選擇台大森林系,之後在林務局長期服務,提倡生態旅遊,並出版多本相關書籍。閻立平(4排中),大二轉植病系,後來當東海大學農學院院長。
其他組的同學,多人進入林業單位服務,如育林組的鄭素蘭(屏東林管處,1排中)、林國銓(林業試驗所,1排左)和森林工業組的葉賢良(嘉義林管處,5排右1)。森林植物組的王淑美和蕭瓊琇走學術路線,分別任教台大和嘉義農專;同組的陳明哲後來留學奧地利,回國後任新聞局科長、漢光文化總編輯,近年致力創作舞台劇,生涯豐富。
不過這些同學,和陳建仁的長期互動較少,因為陳在大二時就轉到台大動物系;1973年畢業後,又考取台大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整個學術轉折,是從「植物」到「動物」再到「人物」,逐漸變成我們今天所認識的陳建仁。
陳建仁曾任台大登山社社長,並在大二時與同學創辦台大慈幼會(又稱慈幼社)。他在一篇回憶文章提到,他的大學時代可以說一半給了登山社,一半給了慈幼會,只剩10%給動物系。他在登山社時,去孤兒院照顧孤兒,對孩子稱為「樂樂營」,但因為活動辦下來都累得要死,所以這些大學生會戲稱為「累累營」。在慈幼會時,他和同學勤跑台北市各孤兒院,幫他們補習、抓頭蝨、下麵、做水餃,當然還有郊遊爬山。也是在慈幼會中,他認識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羅鳳蘋。
1970年,陳建仁大二時,發生保釣運動。大學生受保釣影響,開始有所行動,但這些行動因省籍而有微妙差異。基本上,示威抗議者以外省籍學生為主,這些外省第二代仍懷抱大中國的思想或「鄉愁」,對「領土」爭議比較敏感。本省籍學生缺乏這種「鄉愁」,但更反省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而且認為實踐社會責任的地方就是台灣。例如陳建仁就在大三(1971)組成「百萬小時服務軍」,號召同學到城鄉各地從事社會服務。這是保釣運動的研究中,比較被忽略的面向。
(關於這一點,也可參考這篇〈江炯聰,看看假象〉,江是台大管理學院教授,當年和陳建仁、施顏祥等人一同創辦慈幼社)
林全的同舟共濟社
和蔡英文、陳建仁是總統府的新鮮人不同,林全並不是行政院的新鮮人,他曾任行政院主計長和財政部長。上圖是1970年8月的大學榜單。當年19歲的林全,從左營高中畢業後,考進輔大商學院經濟系(第1排右10)。他的大學同學,有多位都在財經要津。如呂鴻聲(1排右4)是第一金融管理顧問董事長,滕光中(3排左9)是光寶集團執行長,黃其島(3排右10)是中央造幣廠廠長,何瑞芳(4排左1)是台北國稅局局長,羅仕清(5排右3)是巨城購物中心總經理等。不過他們與林全的關係,可能不如政大財政研究所的同學來得密切。後者是林全攻讀的碩士班,同班同學如許虞哲、丁克華,分別出任新政府的財政部長、金管會主委。
和陳建仁一樣,林全也在大二時創辦社會服務性質的社團「同舟共濟社」,為新莊國中的學生做課後輔導,並開啟他一連串的學習旅程。創辦之初,為了找辦公室四處碰壁,後來在張宇恭神父的協助下,才覓得神學院的一間空教室讓社團使用。林全現仍為同舟社的名譽理事長。
蔡英文、陳建仁和林全都在讀完大學或碩士班之後出國留學,都在1980年代回國,也都在大學教書,再「學而優則仕」,轉入政治領域。這時他們的舞台就大了,大到這篇「大學考古」的文章,也就在此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