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呂禮詩:共軍如攻台/升級攔截飛彈能力讓台灣撐更久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呂禮詩:共軍如攻台/升級攔截飛彈能力讓台灣撐更久

 2017-12-30 16:30
中國戰機與航母遼寧號「繞島巡航」威脅台灣安全。圖片/Courtesy Photo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中國戰機與航母遼寧號「繞島巡航」威脅台灣安全。圖片/Courtesy Photo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本週推出的最新一期《亞洲週刊》(Asia Weekly),刊登台灣軍事專家呂禮詩的一篇專文,名為「台灣空防危機迫在眉睫」。這位退休的海軍艦長提出預警指出,台灣空防以及總體防衛能力,如果未能立即重新評估,並且進行必要升級,那麼連神佛都保護不了台灣。

他指出,國軍面對解放軍空中兵力「繞島巡航」困擾,次數急增,成為台灣空防最沉重挑戰,此一情況顯得相當危急。如果國軍不願正視空防的戰力罅隙,甚至推諉責任或錯置資源,台海軍力失衡只會更加嚴重。

專文引述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的統計資料指出,2013年日本自衛隊戰機為了因應中國戰機威脅,所發動的緊急起飛次數達413次;到了2016年,其緊急起飛次數上升至851次。中國空軍擴大演習,對台灣的威脅並不亞於日本。打從2017年1月開始,解放軍空軍抵達台灣東海岸上空的次數總共達16次;相較於2016年則只有4次。

呂禮詩認為,解放軍對台持續繞島巡航企圖心,終極目標意在穿透台灣的防衛領空。台灣空防最沉重的挑戰,除了已兵臨(台灣)防空識別區的各式戰機,解放軍的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的戰力,更是不能輕忽

曾有英國媒體形容台灣是「插滿導彈的小島」,專文則認為縱使其威力、性能俱足,然而其數量顯然仍遠遠不及實際所需。目前,國軍的飛彈防禦能力,是以200枚愛國者二型(MIM-104D),以及444枚愛國者三型(MIM-104F)防空飛彈所建構而成。依照美軍準則律定,若防禦的對象為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或駐紮部隊的港口、機場,為確保接戰效能,攔截一枚彈道或巡弋飛彈,必須發射4枚愛國者飛彈。如此一來,總計的644枚愛國者二/三型飛彈,只能接戰161個來襲目標,僅佔解放軍部署總數二千枚各式飛彈的8.05%;就算改以「射擊—觀測—再射擊」(shoot-look-shoot)兩枚飛彈接戰,也只能摧毀322枚來襲目標,攔截率也只能微幅提升至16.1%。即使加上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性能與愛國者類同的天弓二/三型防空飛彈,仍無法有效的反制解放軍的飛彈威脅。

(中國東風-5型(DF-5B)洲際彈道飛彈。2015年9月3日出現於北京閱兵現場。圖片取自/ Wikimedia Commons)

與國防部的看法明顯分歧之處,呂禮詩強調,台灣的防空自保能力明顯不足;他並批評國防單位多年來仰賴美國保護台灣的「搭便車」的便宜行事。難道,面對中國迎面而來,日愈上升的威脅陣仗,台灣不應力求防衛升級嗎?

台灣國防部長馮世寬,曾以「拒絕涉入大國的戰爭或幫其他國家作戰」為由,反對部署「薩德」終端高空防禦飛彈(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台灣方面只不斷向美國表達購買F-35戰機的意願;殊不知戰機再先進,也要能先撐過來自彈道及巡弋飛彈的飽和攻擊,才有升空迎敵的機會,否則也是枉然。飛彈防禦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日前接受媒體專訪,特別提到了國防預算編列不足而依賴美軍的「搭便車症候群」現象,且強調美國總統川普對這個問題頗為在意;事實上,今年3月間美國政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Global Taiwan Institute)和國家亞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聯合舉辦的「美台政策未來」研討會中,也有類似的討論。台灣空防的危機,解放軍知之甚詳,所以將「遠海訓練」擴大延伸為「繞島巡航」,意圖造成人心的惴惴不安;台灣國軍應正視自身「空防能力嚴重不足」的戰力罅隙,速速加以彌補,才能因應中共武統之際,「保台」戰役能夠撐得久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