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尋找感動,來看《太陽的孩子》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尋找感動,來看《太陽的孩子》

2015-10-10 11:00
《太陽的孩子》是探索土地的本土電影,它也許沒有《海角七號》或《總鋪師》的處處驚奇和逗趣,也沒有一些大師級電影的憂傷和深沉,它就是令人感動,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回味無窮。(圖/電影劇照)
《太陽的孩子》是探索土地的本土電影,它也許沒有《海角七號》或《總鋪師》的處處驚奇和逗趣,也沒有一些大師級電影的憂傷和深沉,它就是令人感動,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回味無窮。(圖/電影劇照)

《太陽的孩子》是探索土地的本土電影,它也許沒有《海角七號》或《總鋪師》的處處驚奇和逗趣,也沒有一些大師級電影的憂傷和深沉,它就是令人感動,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回味無窮。

「在上映前我去看了兩次,一次在台北電影節、一次在媒體試片會,兩場放映,我在觀影期間都聽到了前後左右的人抽著鼻涕聲。但最扯的是我不敢相信自己在看第二次的時候竟然還比第一次看時更早掉淚,而它明明是一部既不花俏也不算激情的溫柔電影。」(摘自「雀雀看電影」網站)

的確,《太陽的孩子》這部電影既不花俏也不激情,甚至你可以挑出一籮框缺點。可是,它好看、感人,讓你一再回味。一群愛台灣的憨女人、憨協會,集資包場,你以為,會不會又是叫好不叫座那種?有深深的愛,卻沒拍好電影?其實不然,在電影院中,每個場景都緊扣住觀眾的感官。眼睛看著的:湛藍的海洋,激起水花的海水拍打著岩礁;陽光下金黃的稻田,飽滿的稻穗透過近鏡頭映入眼簾,美喔!耳朵聽著的:阿美族耆老以母語敘說的蒼涼、一首首阿美族的原音歌謠、經過改編的感人配樂,還有那首叫你聽了不能不掉淚的主題曲《不要放棄》(Aka pisawad 阿美族語 - Youtube影片)

這部由鄭有傑和勒嘎‧舒米共同導演的劇情片,取材自勒嘎的母親舒米‧如妮推動水梯田溼地復育的真實經歷。上場的幾乎都是素人演員,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原住民,有阿美族、排灣族等。女主角 Panay 由阿洛‧卡力亭‧巴奇辣飾演,阿洛早期叫林佩蓉,2004年恢復阿美族名字。她原是歌手、節目主持人,演起這位在都市電視台工作的單親媽媽,卻游刃有餘。Panay 將兩個學齡子女留在後山,由老父照顧,因為父親生病返鄉,而促使她為復育家鄉稻田而努力。飾演姊弟 Nakaw 和 Sera 的吳燕姿和林嘉均,天真活潑,有著生活在山林間的無邪的笑容,如同導演所形容的「無雜質的笑容」;飾阿公 Kaco 的許金財,73歲,說一口流暢的族語,演來得心應手。他們令你驚艷、瞠目,第一次演戲,喔喔喔!

《太陽的孩子》是探索土地的本土電影,它也許沒有《海角七號》或《總鋪師》的處處驚奇和逗趣,也沒有一些大師級電影的憂傷和深沉,它就是令人感動,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回味無窮。

電影放映時,不時爆出笑聲,幽默逗趣之點穿插其中。而這裡那裡總是有令人會心一笑、而又發人深省的話語,例如,Panay:「我常參加國語演講比賽,獲得了『部落之光』的榮譽。我非常努力,『部落之光』是我努力忘掉自己是原住民得來的。」是的,「努力忘掉自己是原住民得來的榮譽」,聽了多辛酸呀!小男孩對媽媽 Panay 說,他許願阿公的病不要好,Panay 驚訝生氣,大聲問為什麼。他說,「這樣媽媽就會留下來」。童言童語,敘說了多少父母離鄉工作,隔代教養的孩子心聲。還有好多好多大家關心的話題在這部電影中:「找回自己的名字」、「山與海的孩子」、「在山海間我是真正的、存在的」……。

你若在忙碌的生活中渾渾噩噩,想要尋找一些感動,來去看電影《太陽的孩子》吧!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