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味】頂級伴手禮:作為貢品的台灣水果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味】頂級伴手禮:作為貢品的台灣水果

 2018-02-17 10:13
《番社采風圖》中描繪的台灣西瓜、番蒜(芒果)、茄子、楊桃、荔枝。(臺史博館藏號2011.002.0002)
《番社采風圖》中描繪的台灣西瓜、番蒜(芒果)、茄子、楊桃、荔枝。(臺史博館藏號2011.002.0002)

今日台灣,許多土產、水果與工藝品,常標榜著曾為清宮貢品、受日本天皇鍾愛,或是總統致贈外賓首選等等,作為促進買氣的招牌標語。基於人們對宮廷、皇族的想像,「貢品」彷彿是頂級珍品的認證標章,很能引發消費者的好奇,然而若要追究其來由,往往不可考矣。本文挑選幾則史料可徵的貢品,來談談「貢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也作為不同時代台灣代表性土產的參照。

進貢傷腦筋

清代進獻貢品,可分為重要年節、皇帝壽誕等定期的例貢,以及不定期的臨時性進貢,並非什麼等級的官員都可以上呈。除了親王、郡王、貝勒等皇親貴族,有資格進獻的只有中央大員、地方封疆大吏、織造、鹽政、關差等掌握地方財貨情報的官員,以及退休大臣、衍聖公(一種由孔子嫡系裔孫世襲的封號)等。臣子挑選貢品時莫不期望正中下懷,在皇上心中留個好印象。

五花八門的貢品簡分為兩大類:「土貢」是地方特產的進貢,植栽、鳥獸、果物、文房四寶等;另外如金銀玉器、古玩書畫、洋貨等,則屬於「非土貢」。不過,皇帝並不會對貢品照單全收,幸運一點的貢品雖然獲准送至御前,也不一定能討得歡心,被批為「甚是平常,不必再進」、「俗巧之物」、「無用之物」都有可能。可想而知,選貢品是項極傷腦力與荷包的事業,大臣轄下的官員與人民,都不免為了籌措貢品疲於奔命。

隆冬獻西瓜

台灣在1887年以前屬於福建省範圍,福建巡撫、總督看中南方島嶼的花樹、鮮果相對於中原物產的稀有性,不定期進獻台灣土產的次數頗多。台灣的西瓜在300年前就已為貢品,送至北京供皇帝享用,最早的紀錄是康熙52年(1713年),閩浙總督范時崇在奏摺中向皇帝報告,他每年進貢的西瓜都是從台灣選購的,因此可以推測更早就已開始進貢西瓜。

台灣的西瓜跟中國西瓜在4月種植、6月成熟不同,大約在芝麻收割後才種,於冬季成熟,因此清代的台灣人多在元旦前後吃西瓜。要進貢的西瓜,得先安然度過黑水溝,再從福建北上1、2千公里才能到達北京。

同一年(1713年),擔任福建巡撫的滿洲正黃旗人覺羅滿保取得了御賜的西瓜籽,分送給福建省轄下的漳州、泉州與台灣種植。這些御賜瓜籽的品種皆為榆次瓜種,源自山西省,有白皮、綠皮兩種。每年春節都妥為挑選成果送入宮中,再領回該年待播種的御賜瓜籽,逐漸成為慣例。

其實康熙一開始只是想看看這些瓜籽在台灣種不種得起來,結果覺羅滿保每年都將成果作為貢品,康熙根本沒特別想吃,康熙57年批示:「台灣西瓜無用之物,八十個即足矣。」隔年又說,「這個不必再進。」

到了雍正的時代,下令台灣的西瓜只要進貢以御賜瓜籽種植的西瓜即可,本土種就不必了;乾隆時,規定每年只送10顆即可,比康熙年間曾納貢的80顆已大大減少。

不愛芒果愛蕃薯的康熙皇帝

在康熙57年送西瓜被說「無用」的覺羅滿保,並沒有失志,隔年他再接再厲——西瓜不行,進貢芒果總成了吧!此時他已升官,身份是閩浙總督。

芒果,清代稱為番檨(ㄕㄜ)或番蒜,初代巡台御史黃叔璥在他1722年寫的《台海使槎錄》中說,檨長得跟豬腰子(腎)差不多大,葉子尖長,五月時成熟,味道甜甜香香的,頗juicy,曬乾之後用糖加工,可以放比較久;台灣人把它當蔬菜來吃,可以加醬油或鹽。而且芒果是中南部專屬的物產,彰化以北就看不到了。

回到我們的進貢主題,熟悉芒果的人都知道,芒果不耐放,一旦熟透很快就會發黑腐爛,作為貢品比西瓜更令人提心吊膽。覺羅滿保在進呈前將親自試吃的結果寫在奏摺中:「新鮮芒果頗甜、微酸,還算美味,不過不能久放;用蜂蜜浸泡與鹽漬的版本,比較能保存,但滋味沒有新鮮芒果好。」此外,他也準備了與新鮮芒果味道比較接近的乾芒果條,一起上呈。如此細膩的覺羅滿保,這次很可惜,隔日康熙皇帝的是這樣批的:「知道了。因番檨從來未見之物,故要看看,看來很是無用之物,再也不必送來。」


《番社采風圖》中描繪的台灣番茄(蕃薯或地瓜)、葫蘆、灣豆(荷蘭豆)、番柿(毛柿)與香員。(臺史博館藏號2011.002.0002.0003)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難道都沒有皇帝看得上眼的物產嗎?其實有。

進貢芒果的前一年,覺羅滿保也進了一批台灣農產,包括剛採收的蕃薯6桶及生熟蕃薯乾8箱。硃批:「這好」。蕃薯作為台灣米穀歉收時的一大糧食來源,家家和米煮粥,也會拿來釀酒、製成蕃薯粉等,對常民來說不可或缺。本次也有進貢的6箱蕃薯粉,康熙回說「每年冬天送4箱就夠了」。其餘的物產則命運多舛,西瓜醬、龍眼膏以及台灣西瓜,都遭批「無用」。

原住民與台灣土狗

還有一次,覺羅滿保不知怎麼的靈機一動,在巡察浙江巡到一半的時候,命手下武將李岩到台灣找幾個以善跑聞名的平埔「麻達」(青少年)。李岩果然送來10名當時屬於「北路諸羅番」的原住民,覺羅滿保從中挑出7位,據說在台灣每天可跑200里,不過這些少年郎身在異地似乎有些怯弱,不怎麼說話,他們攜帶的鏢槍是用竹子拴製,在覺羅滿保眼裡相當粗糙。此趟也送了台灣土狗4隻,「跑得不快,但咬物尚有力」。康熙似乎還算有些興趣,批:「試試吧。」同意送來宮中看看。


《番社采風圖》中描繪大甲、後壟、中港、竹塹、霄裡等社的平埔原住民,在秋末冬初圍獵捕鹿的情形,圖中可見兩黑一黃共3隻獵犬。(臺史博館藏號2011.002.0002)

愛吃文旦的不是嘉慶君

直到今日仍是中秋採買首選的麻豆文旦,盛傳是身為乾隆朝儲君嘉慶遊台時品嚐,驚為上品,登基後特別下旨入貢。當然,嘉慶皇帝並沒有來過台灣,不過這一系列《嘉慶君遊台灣》的故事在中南部流傳已久,結合台灣物產與風土的冒險遊歷故事,加上剷奸除惡的劇情,深受民眾喜愛,無形中也推廣了麻豆文旦、林杞埔(竹山)地瓜、將軍虱目魚等故事中嘉慶君品嚐過的美食。

台灣的文旦,在清代確實曾作為貢品進呈,留有文獻的同樣也是覺羅滿保的奏摺,在康熙52年(1713年)11月6日,進貢的果類包含:文旦6桶、紅柑6桶、中蜜柑6桶、盧柑6桶、香柑2桶、青果2桶以及橘餅2桶,但不能確定當時文旦的產地為何處。

麻豆產的文旦,在道光年間逐漸出名,屢出現於文人的采風紀錄中。如道光27年(1847年)來台待了8個多月的丁紹儀,在他的《東瀛識略》寫到:「近又有麻豆柚,獨嘉義縣屬麻豆堡有之,大不逾甌柑,板青蒂尖,摘後月餘乃可食,味甘芳,核細如黍。」;到了光緒初年,何作詩云:「競傳麻豆勝平和,秋日園林柚子多。」意思就是,聽說麻豆柚子的盛名,已經勝過柚子的著名產地漳州平和縣了。


(左圖)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有數次進貢文旦的紀錄,(右圖)明治昭憲皇后據說很喜愛麻豆文旦。

麻豆文旦正式作為皇室貢品,可追溯到日治初期。明治40年(1907年)的《台灣日日新報》有這樣一則報導:明治天皇的皇后昭憲皇后,十分喜愛國產的水果,也常鼓勵水果種植;而台灣本島鹽水港廳麻豆庄的特產文旦,讓皇后讚譽有加,過去台灣總督每年都會進貢數百顆。原本今年9月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已經進貢了一次文旦,10月底又趁著上京的機會,帶了1千顆文旦準備給皇后。明治44年(1911年)8月中旬,即使是正在進行「五年理蕃計畫」的佐久間總督,仍不忘採辦麻豆文旦準備進貢。

本文摘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觀‧臺灣》第32期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