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不符合科學或是不足,缺德也。超過科學能力,是編織美夢,也是缺德。
現代網路發達,「科學」的成果是普遍存放各地,容易被搜尋到的。而且正反雙方激戰後,「科學檢驗」是可以下結論的。
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失德」科學的模糊地帶,其決議是不科學的呢?令我困惑!
經過兩年的思考,我終於弄清楚其中原故。這個原故,造成了(1)否定溫室效應的美國環保署主管近日下台,(2)核四廢了,而風電場標售了、(3)台灣沒有經濟人才,以致「全進」中國、(4)自動駕駛汽車肇事、(5)以及更多案例。
這個原故的名稱,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但是不容易準確地用一文字簡詞訂之。比較接近的現代語言,或可簡稱為「全彩科技」、「全彩思維」、「全彩決策」,符合多元化的概念,決策有容他性,而其自由度卻有範圍內的選擇,一手好牌不是全黑桃A或是全紅心A。
以核四為例,它有核廢料、核外洩、及政商勾結等問題。但是,停建或是廢除之後,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嗎?取而代之火力發電,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問題,風力發電有不穩定問題。這個「正反雙方」激辯後,大家都知道這些問題,也成為選舉中關注的焦點。
但是將辯論輸贏,直接轉成政策決議,這是錯了,因為不符合科學,也是缺德。辯論規則上,任一單方立論方法,都可不符合科學之普遍性原則。某方的論述勝利,只是「比較有理有據」,不能就拿來當作「全盤否定另一方」而訂下結論。這樣,不符合「科學否定原則」,直接拿來當「政策」,當然是缺德的行為。
台灣的能源政策可以歸納成為一個簡單的公式。核能電廠一時間或必須是其中選項之一,否則缺電則工商業和生活受巨大影響。但要儘快替代此一風險率低但風險值高,和善後成本鉅大的發電,尤其地狹人稠的台灣。
離岸風電只是乾淨能源之一,比重必須精算。除了「看天」供電穩定性的技術問題要解決之外,例如,在淡旺季之間,引進高效能儲電系統,或轉成「水利位能」。「離岸風電」的執行策略,還有兩個危機。可以讓人所乘。(1)這種「租大面積國土」的事,必須國家自己做。應該要從台北市巨蛋等大案,學到教訓,已經有許多BOT,最終都靠國家另外出錢搞定,或是中途廢棄。(2)這樣的綠能計劃必須「國家級的戰略思維」,敵國可以用非常低「頭期款」合法地佔用,試想,我們簽了一個風場,「近岸」都是屬他的,到時候,他就慢慢來,什2025無核家園,根本不是他的目標。一年復一年的拖,我們就垮了。
在這個能源組合公式中,並不是「鋼性」的關係式,而是要加入「避險」、「波動」、及「互替」等功能。而其中可以考慮幾個火力發電廠和先進儲能系統,拿來當「備載救援」之用。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